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531990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复习资料- 1 -1-6 章综合练习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群体差异:群体差异:群体差异是指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定的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2.感觉运动统合:感觉运动统合:简称感统,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且做出正确的反应决策,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 有效地运作的过程。3.多动症:多动症:多动症,即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儿童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这种障碍发生时,常伴有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情绪障碍及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

2、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4.空间知觉: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空间知觉有问题的孩子在相近拼音、汉字区分上容易混淆,写字左右颠倒,数字混淆。可以将观察儿童是否有这些现象,以及给予对指测验、口令指示等作为日常检测的方法。5.森田疗法:森田疗法:要求患儿对症状“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而不要压抑采取不怕、不理和不对抗的态度使症状逐渐从意识中淡化以致消失。6.儿童焦虑症:儿童焦虑症:是在儿童时期无明显原因下发生的发作性紧张莫名恐惧与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是一种较常见的情绪障碍。焦虑经常表现为主观的焦虑体验、外在的不安行为和生理反应等

3、,常与恐怖、强迫等症状同时出现。根据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分离性焦虑、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考试焦虑等。儿童焦虑症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要手段。应探明原因,改变环境,采用适宜的心理治疗手段,如支持、认知的心理治疗;进行放松训练。 7.儿童恐怖症:儿童恐怖症:是一种神经症性的情绪障碍,往往因为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过度的、持续的、不适宜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儿童恐怖症的形式有特殊恐惧、学校恐怖症、社交恐惧和选择性缄默等。对儿童恐怖症的辅导主要包括:系统脱敏法、支持性心理疗法等。8.儿童退缩:儿童退缩:是指儿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过分胆怯、孤独,不敢去陌生环境,不愿与小朋友一

4、起玩等等。过分恋物,躲避人群或生人,不合群,言语少,对新环境不适应,极为害怕,自卑胆小,自信心不强。 简答题简答题 1.简述问题儿童和儿童发简述问题儿童和儿童发展问题两个概念的异同。展问题两个概念的异同。 答:答:一、不同点:不同点: 首先定义不同问题儿童是指生理、心理发展异常和品德行为上有严重缺陷的儿童。儿童发展问题是指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 其次儿童发展问题是一个满怀期望与发展期待的概念。这种问题有被克服、被矫正的可能性给教育者和社会无限期望。 相同相同点:点:儿童发展问题在研究内容上与问题儿童有相同之处。2.简述儿童感统失调的表现。简述儿童感统失调的表现。感统失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

5、个方面:1、身体运动协调障碍。2、结构和恐惧知觉障碍。3、身体平衡功能障碍。4、听知觉问题及语言障碍。5、触觉防御障碍。3.简述儿童多动症的家庭治疗。简述儿童多动症的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指帮助家庭成员正确认识多动症的性质,树立治疗信心,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儿童多动症进行矫正的一种方法。家庭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疾病性质,协调家庭关系。2、规矩应简单,要求应明确。3、对过多的精力给予引导。4、奖罚分明。5、订立合理的作息制度。6、发现儿童的特长和爱好。4.如何进行听觉理解能力的日常检测和评如何进行听觉理解能力的日常检测和评价?价? 听觉理解能力差

6、的儿童:在平常生活中显得比较木讷,对大人发出的指令反应迟钝甚至充耳不闻,需要成人重复指令甚至需要成人的直接带领。这样的儿童在幼儿园里往往听不懂教师的上课内容,教师发出指令后他们常常先看看别人怎么行动自己再动,反应较慢,有时还需要教师单独提醒。当教师讲故事时,这类儿童听不懂故事的大意,当被要求对两个以上句子进行概括时,缺乏想象力,当回答教师关于故事内容的提问时,缺乏归纳总结能力。有些儿童虽然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具备了听课能力,但对教师讲课内容却听而不闻。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复习资料- 2 -5.简述儿童焦虑症的辅导策略。简述儿童焦虑症的辅导策略。 查明病因,解除负面因素,如父母过高的期望,加强

7、挫折教育等,进行心理治疗,可采用认知疗法,建立正确的观念,进行放松训练。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作为老师应如何对待幼儿结合实际,谈谈作为老师应如何对待幼儿园中的弱听儿童?园中的弱听儿童?答:答:1 1、平等对待:、平等对待:在对待弱听儿童的态度上,教师不能过多地保护他们,不能让他们依赖教师去争取与普通儿童交往的机会。过分的保护会引起普通儿童的反感,这会成为两类儿童建立和谐关系的障碍。教师应该一视同仁对两者一律要求不能因为弱听儿童的缺陷而姑息迁就他们。要教育她们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把自己视为集体的平等成员积极地接纳周围的每一个人,乐观、开朗一些。同时还要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和

8、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交往手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针对弱听儿童的具体情况,适当地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和帮助。 2 2、座位安排教师可以对弱听儿童的、座位安排教师可以对弱听儿童的座位进行定期调换。座位进行定期调换。座位应便于他们看和听教师的讲课,最好让他们位于离教师 23 米的距离。如果她们的眼睛和教师的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则最有利于看话。因此前几排靠边的位置比较适合他们。若教室内只有一边开窗户,就只能让他们坐到靠窗户一边的位置上。另外课堂中分组讨论或课外活动中的分组游戏,教师可有意识地变换弱听儿童的组别。 3 3、培养、培养弱听儿童的看话能力。弱听儿童的看话能力。教师在教

9、学工作中应该注意培养弱听儿童的看话能力,只要讲课人嘴里发出声音,讲课人就不能背向弱听儿童。教师讲话时位置很重要,不能背对着光源跟弱听儿童讲话。另外教师也不能边说边走动、边板书边说话或者摇头扭头。 4 4、注意讲课语言和语速。、注意讲课语言和语速。教师应注意讲课时的语言要抑扬顿挫、风趣幽默。这样的声音刺激能容易引起弱听儿童的注意而且有助于弱听儿童选择重点来听。为了方便弱听儿童看话,教师说话的速度和发音动作的幅度要更加依照教学水平和语言材料的性质而定。对低年级的弱听儿童说话时语速要适当放慢,发音时的口型要自然而清楚。对熟悉的生活常用词语,教师可以说的快些。对于不熟悉的新教材,教师可以说的慢些,必要

10、时适当重复。5 5、多使、多使用直观教学法。用直观教学法。教师应尽量多用直观教学法,尤其是教具直观、实物直观、模型直观。教师在讲到某一物体时,要指出它、走近它、触摸它或实际的操作它。充分地利用教具。教师也要适当地把视觉因素和听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交际手段教学。 6 6、预防弱听儿童、预防弱听儿童疲劳听力问题疲劳听力问题。弱听儿童比普通儿童更容易疲劳,教师要注意学习时间的分配和学习内容的协调。 除此之外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弱听儿童在听不懂时提出疑问,请求教师重复不懂的内容。另外教师一定要控制好纪律。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 某位大班幼儿有这样的行为表现:“平常在家时与家人有说有笑,行为举止正常,但是在

11、社交环境或集体生活中却表现异常,如见生人时害羞,不敢与人交往,不主动与其他孩子说话、玩耍,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回答老师问题时声音像蚊子叫,回避集体活动,胆怯退缩,表情淡漠。” 请问:他可能有哪种情绪问题?应该采取请问:他可能有哪种情绪问题?应该采取哪些对应的辅导策略?哪些对应的辅导策略?答:答:1、他可能属于儿童退缩。、他可能属于儿童退缩。儿童退缩是指儿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得过分胆怯、孤独,不敢去陌生环境,不愿与小朋友一起玩,等等。2、可采取的辅导策略有以下几种:、可采取的辅导策略有以下几种:(1)注意教育和改善环境。满足儿童心理需要。教师对幼儿应富有爱心,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注意满足他们安

12、全感和自尊心的需要。改善教育机构环境。首先,教师要观察和了解退缩儿童的生活习性及家庭背景,以找出儿童退缩的原因。其次,教师要更多地关注退缩儿童,鼓励他们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再次,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交换意见,适时指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已有行为退缩表现的儿童,家长及教师应耐心引导,鼓励他们与同伴交往、游戏。家庭、幼儿园和学校相互配合。例如,上述案例中的儿童在家行为举止正常,那可以考虑退缩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是教师方面的问题,这时,也应通过家长会等形式,认真听取家长建议,不断改进幼儿园的工作,以缓解退缩儿童的压力。(2)模仿法。可以通过图片、录像等来帮助儿童模仿学习良好的行为。还可以实际参与社交

13、活动。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复习资料- 3 -7-12 章综合练习章综合练习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1.隔离法。隔离法。 是惩罚法的一种。当儿童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暂停儿童正在进行的活动将儿童从受到强化的环境带到一个不受正强化的环境,并让儿童在那里待上特定的时间以此来消除他们的不良行为。 2.2.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一种不自主的强迫性现象,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症” ,有时也简称为“网瘾”或“网痴” 。简单地说就是对以网络为载体的内容及形式发生过度迷恋而超出一般尺度,进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状态。 3.3.成就动机。成就动机。就是由成就需要转化而来的一种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

14、工作愿意去做而且能达到完美程度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4.4.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是指按照人类文化传统作为一个男性或女性应当表现出来的行为和特性,以及对其他人所展示的男性气概或女性特征。 5.5.性别标志。性别标志。是指直接与两性差异相联系的体格、服饰特质、性格、语言和外显行为等表现特征。 6.6.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为成见效应,是社会知觉的另一种偏见,是指人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印象。 7.7.自我控制自我控制 是自我意识的下位概念,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知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

15、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8.8.处境不利处境不利. . 是指个体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困难和不利境地的生存和发展状态。 简答题简答题 1.简述儿童期的三个反抗简述儿童期的三个反抗期。期。答:第一个反抗期:2-3 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无论什么事情都用“不”来反抗,许多事情要自己来做,很难“对付” 。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也易发生争吵。其实这是一个自发性正在顺利发展的儿童的正常表现。 第二个反抗期:8 岁左右,跟大人顶嘴。这个时期儿童的反抗常常是以跟大人“顶嘴”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并且显得理由十足。这表现了儿童的“

16、自我意识”正在顺利发展,并开始具有批评大人的能力。 第三个反抗期:青春期情绪摇摆不定。这是儿童确立自我的关键时期,也称为儿童精神上的“断乳期” 。这个时期儿童的情绪常常“左右摇摆” ,是心理上容易出问题的阶段。 2.简述对儿童攻击与破坏简述对儿童攻击与破坏行为的辅导策略。行为的辅导策略。答:1、道德观念的培养 2、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 3、对儿童日常环境进行适当控制 4、控制愤怒的训练 5、行为后果的处理(1)具体分析(2)隔离法(3)惩罚法与强化法3.简述预防儿童说谎的策略。简述预防儿童说谎的策略。答:1 1、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1)反省自己检讨管教(2)查明原因,加强沟通(3)坚持真理,不迁就也不粗暴。2 2、前事的操纵。前事的操纵。下达命令时要控制和修改行为的前事,下达命令必须基于目前情况切实的需要,而不是大人随心所欲地颐指气使。3 3、采取必要、采取必要的行为改变技术。的行为改变技术。 (1)消退法(2)隔离法(3)代币法 4.简述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简述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三个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