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想象,展翅高飞——论高考记叙文选材升格之道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5522399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想想象,展翅高飞——论高考记叙文选材升格之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联想想象,展翅高飞——论高考记叙文选材升格之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联想想象,展翅高飞——论高考记叙文选材升格之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联想想象,展翅高飞——论高考记叙文选材升格之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联想想象,展翅高飞——论高考记叙文选材升格之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想想象,展翅高飞——论高考记叙文选材升格之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实 战 攻 略 a 头 战 圾 嵴 想想象 , 、 , C 论高考记叙 文选材升格之道 供稿 李杭媛 北大附中 自2 0 1 5年北京卷大作文 限定文体开 始 , 记叙 文逐渐 占据 了北京高考作文的半壁江 山。 纵观往年不限文体的考场作文,议论文和抒情 性哲理散文几乎一统天下, 而最具“ 文学性 ” 的 记叙文在长期被 “ 冷落” 后重 出江湖 , 这种趋势 应在作文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记叙文说到底是叙事, 叙事 即讲故事。 要讲 一个好故事 , 题材的选择和处理是基础。 题材的 角度是否新颖独到,怎样将平淡的事情通过叙 事波折化 , 如何赋予常见素材有深度 的立意 , 决 定了故事的

2、趣味、 视野和意义。 台湾作家兼教育 家 王鼎 钩 先生 一语 道 出 写作题 材 的三 大 来 源观察、想象和体验。从对人生和 自然的 “ 观察” 可 以“ 得到那 已经存在、 已经发生的事 ” , “ 想象” 则 “ 不但能使作家得到那可能发生的事 , 也使作家得到许多根本不可能的事” 。 所以, “ 描 写 不可能的事 , 使它有文学价值 , 是作家对人 类的特别贡献,文学对人类生活 的调剂作用 因 此充分发挥 , 对人的启示也更深” 。或许可以这 么说 ,记叙文这种超越现实生活藩篱的 “ 文学 性” , 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联想与想象。如何做 到选材立意新颖深刻、 谋篇布局波澜起伏 ,

3、记叙 文给学生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学生在现 实的庸常中可以借助联想的眼睛、 想象的翅膀, 飞得 更高 、 更远 。 近两年高考北京卷的记叙文题 目不难 题者都在现实与虚构之间找到了一个 连接点 。 2 0 1 5年高考北京卷记叙文题 目 在 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从古至今有 无数 英雄 人物 : 岳 飞 、 林则徐 、 邓世 昌 、 赵 一 曼 、 张 自忠 、 黄继光 、 邓稼 先他 们 为 了祖 国 , 为 了正 义, 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 他们也 不乏儿女情长, 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 人 钦敬 , 是一代 又一代 华夏儿女 的榜样 、 请 以 “ 假如我

4、与心 中的英雄生活一 天” 为 题 , 写一篇 记叙 文 要 求: 自选一位 中华英雄 , 展 开想象, 叙述 你和他( 她 ) 在 一起 的故事 , 写 出英雄人物 的风 貌和你的情感 、 再看 2 0 1 6年高考北京卷记叙文题 目: 书签, 与 书相伴 , 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 一枚神奇的书签, 它能与你交流, 还能助你 实现 读 书的愿望 你与 它之 间会发 生什 么故事 呢 ? 请展 开想 象, 以“ 神奇的书签” 为题 , 写一篇 记 叙 文 无论是 “ 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 , 还 是“ 神奇 的书签” , “ 假如 ” “ 神奇 ” 都需要奇思 妙想 , 而“ 英雄

5、” 和“ 书签” 又都有现实依据 。以前 者 为例 , 一 方面 , 如 果 没 有对 生活 的观 察 、 对 现 实问题的思考和平时的阅读积累 ,脱离现实的 想象容 易流于胡编乱造。不了解何为“ 英雄” , 不 熟谙英雄人物的立体面貌 , 或是把英雄写扁平、 写变味, 或是编成架空穿越文。另一 方面 , 不敢 想、 不愿 想、 不能想 , 又容易将 “ 英雄 ” 写成千人 一面的苍白符号 ,或是复述文本 ,或是记流水 账。怎样调动联想和想象对素材进行合理 的虚 构 , 又能立足于题 目体现对人生百态 的感悟 、 对 现实问题的思考, 这是记叙文选材升格的关键。 嚣 隧 j远 联想 , 渊 动

6、 素牛 才, 丰美叙 一 _ _ 在学习运用联想与想象进行记叙文选材升 格前 ,首先要 了解这两个概念 的内涵和关 系。 “ 联想 ” 是指“ 由某人或某事 物而 想起其他相 关 的人或事物 ,由于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概念 的思维过程” 。 换言之 , 联想是一种思考过程 , 根 据事物之间的联 系, 由此想到彼 。诗歌中的比、 兴、 托物言志, 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 通感, 其实都是一种联想的思维活动。 联想的方式 , 从 时间上看 , 有纵向联 想 ; 从空 间上看 , 有横 向联 想。 纵 向联想即由眼前的事物引起对曾经接触 过 的另一事物的追忆 ,其实也就是记叙文 中常 用的倒叙和

7、插叙。例如 , 写以“ 遇见” 为题的记叙 文, 有同学这样构思 : 出门遇见了一只 白底三色 猫 , 便联想到了自己曾经养过的一只三色猫 , 于 是回忆起与猫相伴的快 乐时光,继而 想起这只 三色猫 时常会与自己的猫一起玩耍。文章结尾 处又回到现在时 , 交代 了家猫已经走失, 而“ 我” 不愿意面对伤痛 , 于是选择遗忘。可是这只猫却 时常跑到家门口来 , 多少次的视而不见后 , “ 我” 终于与它“ 相遇” , 向它走去。文章从生活小事中 选材 , 却透着 对生命 的观察 、 反思和珍视 , 温情 满溢。小作者巧妙运用联想, 由眼前的猫想到过 去 自己养的猫 , 从而引出“ 学会珍惜每一

8、次的遇 见” 这一深刻 主题。巧妙运用纵 向联 想, 可以在 时间坐标中自由穿梭而不显唐突。倒叙、 插叙的 使用可 以让原 本平直 的线性叙事更具流动性 , 也 更富于 变 化。 横向联想是指在空间上相近或相对立的事 物 , 可 以互相 引起联想。譬如 , 由“ 床前 明月光” 想到和皎洁月光相似 的“ 地上霜 ” , 由“ 杨柳弱袅 袅” 想到“ 十五女儿腰 ” , 这些都是将两个有着相 似性的事物联想在一起。其实, 无论是纵向联想 还是横 向联想 , 联想点无非两种 : 相关性( 包括 相似和 因果关系 ) 及对立性。上文示例中 , 野猫 j 攻略 和家猫在毛色、品种上的相似性引发了作者的

9、 联想, 二者既在时空上相伴, 又有一定的因果关 系。由对立性引发的联想也很多, 以 2 0 1 7年北 京市海淀区期 中考试记叙文题 目“ 唤醒” 为例 , 有学生写春节期间路遇乞丐 ,先铺垫了高楼大 厦灯火通明、 四处张灯结彩的喜庆、 热 闹氛围 , 又细致描写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乞丐 ,乞丐 拉奏的二胡声在商场的音乐声和匆匆走过的人 群喧闹声的映衬下 , 显得越发孤单, 但他依然旁 若无人地拉着 ,好像沉醉在与音乐 的对话 中。 “ 我” 由眼前的乞丐联想到 自己, 由他的不幸、 落 魄、 困窘却依 然坚持生活 , 想到自己衣食优渥却 浑噩度 日: 由他对困境 的态度 、 对音乐的专注想

10、 到 自己的不上进、 不努力。于是 , 街边的乞丐“ 唤 醒” 了“ 我” 对 自己的反思。这篇文章的构思有些 “ 朱门酒 肉臭, 路有; 东死骨” 的意味 , 生发联想 的 触点就是苦难与快乐、努力与不努力之间的对 立性。 总之 , 记叙文之妙在于如何讲一个好故事 , 如何把故事讲好。前者在于选材 ,后者在于叙 事 , 而叙事之妙离不开巧妙的情节设计。纵向联 想可以将单线条的叙事复杂化 , 在过去、 现在乃 至未来之间切换 自如, 增强叙事的波澜和纵深。 横向联想可以让故事在空间上 自由 “ 转场” , 实 现人、 物、 场景 的 自由调度 , 丰 富描写对象与故 事 内涵 。 一 l l鬣

11、开慧缘 , 蠲 , 生意 , _ _ _ 相比于“ 联想” 立足于客观存在的事物, 由此 及彼想开去, “ 想象” 更强调创意、 虚构, 更具创造 性。“ 联想” 想到即可 , 比较实, “ 想象” 则需要主观 创作、 虚构形象, 更丰富、 自由。当然 , 二者不是完 全孤立的, 有时文章需要由联想触发想象。 仍 以作文题 “ 遇见 ” 为例 , 有 同学 由在博物 馆 “ 遇见” 一幅墨兰画联想到在后院墙边遇见的 一株兰花。文章第一段小作者这样描 写“ 遇见” 的场面 : “ 说是遇见, 是 因为我觉得我们有缘 , 在 。 L 作文逐讯 肴 实 战 攻 略 博物馆众多或宏大或精致的艺术品中,

12、偏就这 一幅淡雅朴素的墨兰吸引了我的注意。画中的 墨兰构图简洁, 单画了稀疏的几片叶子 , 舒展着 柔软 的腰肢 , 中间零星点缀着几朵小花。 最令人 心动的是花的姿态, 无土无根 , 像是飘在空中。 周围的观赏者都 围聚在五彩缤纷 的艺术品前 , 唯有这幅无土无根的墨兰,在幽暗的灯光下更 显孤单的傲气。我不由得想到在后院遏到的那 株兰花 , 带着凌寒独自开的幽香与孤独 , 让人心 生同情。 ” 后文小作者又写道在一本书上看到了 这幅画的作者的故事 , 方知画上的题诗是“ 未有 画前开鼻孔 , 满天浮动古馨香 ” 。原来此画作者 名为郑所南 , 南宋人。 宋亡后 , 他坚决不肯仕元, 终生只画

13、无根之兰。小作者想象着画家在家国 破碎下作画的心情 , 终于明白了 : “ 是我错 了, 这 样的兰花 , 怎会需要我的同情 I” 这篇记叙文写 了“ 我” 与兰的三次“ 遇见” : 遇见画中的兰、 园中 的兰、 画兰之人 , 由眼前实景触动 回忆 , 又从书 中的相遇引发了对历史的想象 , 从同情到敬佩、 赞赏, 情感一波三折, 联想与想象的灵活运用使 文章自由穿梭于时空之间 , 调度 自如 , 立意层层 深 入。 另一位同学的视角更为新颖、 大胆, 构思了 一篇童话类小小说( 见“ 学生佳作” ) 。文章以一 棵深山老林里 的古树作 为第一人称叙 事者 , 从 树 的视 角写一棵孤独 的树

14、 渴望 看看外面 的世 界 , 终于有一天 , 它“ 遇见 ” 了一个人。就在作者 细腻地描写 了古树感受到人温存的爱抚、注 目 的眼光后 , 情节突转 , 这个人拿出 了一把锯子 , 原来是古树与伐木工人的“ 遇见” 。 可接下来 , 就 在古树做好被砍伐的准备 ,想象着能看到外面 的世界时 ,却听到伐木工人口 南喃 自语 : “ 我第一 陷入 节 的 胆 想 其实 ,不止行文过程中对于素材的陌生化 处理、叙事结构的巧妙设计需要运用联想和想 象,在审题立意时更需要大胆地展开合理 的联 想、 想象 , 选择一个更为新颖、 巧妙的角度或题 材 , 将题 目的内涵挖掘得更深、 更透。叙事视角、 描

15、写对象、素材立意的选择都要敢于展开想象 的翅膀 , 才能在选材、 构思和立意上更胜一筹。 _ 圈实战训练 l 请以“ 遇见” 为题 目, 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7 f ) I 1 字。不要套作 , 不得抄袭。 鞫写作点拨 I I “ 遇见 ” 这个题 目看似简单 , 实际上并不好 写, 原因在于题 目的开放性和主题的生活化。 首先, 以一个词为题 目, 没有其他 限定 , 也 没有任何提示语。这既给学生提供 了广 阔的想 象空间, 也增大了选材立意 的构思难度。“ 遇见” 这个词 , 可看作动 词, 亦可看作名词 ; 可以是一 次相 遇 , 也 可 以是一场 遇 见 。 但无 论是 遇 见 的动 作还是场面 , “ 遇见” 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