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思考题参考(修改后)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520586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思考题参考(修改后)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思考题参考(修改后)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思考题参考(修改后)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思考题参考(修改后)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思考题参考(修改后)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思考题参考(修改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思考题参考(修改后)(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绪绪 论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法国思想家雅克一、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马克思的幽灵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的欧洲,其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也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分不开的。 1.1.历史背景。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

2、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 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 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2.阶级基础。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 化,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同时,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3.自然科学前提。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

3、、生物进化论和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4.4.理论来源。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合理内核” ,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基本内核” ,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方面,19 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4、特别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的经济根源作了初步的分析,他们的理论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基础。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对未来社会的作了天才猜测,为启发工人阶级觉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 19 世纪中叶时代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顺应了时代的紧迫需要,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创立新的世界观的任务,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伟大的认识工具。(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 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

5、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 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 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 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

6、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影响。- 2 -二、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二、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列宁指出列宁指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

7、)同革命性结合起来,结合起来,。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

8、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 15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第一问:第一问:如何评价:这种观点不正确。阶级性是具体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否相容的问题关键取决于所指称的阶级是否有自己的私利,从而制约这个阶级对

9、科学的态度。 一般来说,一个阶级有自己的私利,当科学的运用有可能危害他的私利时,这时阶级性和科学性往往是不相容的。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阶级性往往与科学性不相容,道理就在于这里。 而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私利,他的阶级性与科学性是相容的。第二问:第二问:从以下几点来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首先,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第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其次,马克思主义又具有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革命的阶级,它没有自己

10、的私利,因而敢于坚持科学发展真理,无产阶级革命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三、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三、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 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坚持中才能发展,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坚持。(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掌握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

11、本的原则。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要努力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因此,要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3 -方法。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二)把马

12、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第一章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

13、,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一) 、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 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 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

14、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 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 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 而 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 正 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

15、, 一切从实际出发, 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教材 P26-27、P29)二、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二、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人类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分析,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思想不仅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而且进一步说明了实践在人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第一、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从人类生存的前提来看,正是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动物是在消极地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人则是在

16、利用积极地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4 -第二、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 、 “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和提升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系统。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物质世界的社会性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们正是在实践中创造和产生了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本质和人类历史等全部社会关系。第四、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第五、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原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