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字塔原理一些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519514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金字塔原理一些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金字塔原理一些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金字塔原理一些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金字塔原理一些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金字塔原理一些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金字塔原理一些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金字塔原理一些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金字塔原理一些总结关于金字塔原理一些总结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在写作时,要先有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的理由一层一层的展开, 人们要想知道结论的理由就要往下看。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或多或少的使用着金字塔原理, 只不过我们使用的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引用。读了这本书后,感觉以前很多是是而非的问题都找 到了答案,使人茅舍顿开。比如: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书中就提到,在发言或写文章时,将要点归 纳成三条是最让人容易记住的。现在看来此论点的出处就是金字塔原理中所引用的米勒的“神 奇的数字七”中所阐述的:“人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 7 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容易记住 的是 3 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

2、一个项目,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出现需处理项目增加到 45 个 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纳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 。这个理论在现实中是非常实用的,自 从我懂得了这一理论后,每当在写材料时都尽量将要点归纳到不超过 5 点,效果还是不错的。就写作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的经历,学生时代的作文,工作中的各种总结,参加不 同会议的发言,甚至与同事好友的聊天等都有组织语言的过程,如何使你的发言精彩,使与会者记 住你的讲话内容,完全在于个人的口才和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否清晰,也就是金字塔原理 所告诉我们的“自上而下”结构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读此书并不是读完就完了的,掩卷深思,如 何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才是我

3、们所要达到的目的。 金字塔原理中“自上而下”的文章结构,告诉我们的是,如何通过对事项的表述,使读 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书面文章要有“金字塔结构” ,最顶部就是文章想表达的 思想,最底层的就是由句子组成的段落,每个段落只包含一个思想,几个段落形成一个章节,若干 个章节就形成一篇文章。文章中的思想表达,应符合以下规则:1、文章结构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下一层次思 想的概括;2、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范畴;3、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组织思想的四种逻辑顺序:1、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时间顺序(第一、第 二、第三) ;3、结构顺序(波士顿、纽约

4、、华盛顿) ;4 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 。 如果思想的组织方式是演绎推理,那么这些思想的逻辑顺序就是论证顺序;如果思想按因果 关系组织,那么就是时间顺序;如果是对现有结论进行评论,那就是结构顺序;如果按类别组织思 想,就是重要性顺序。所以说,写出条理清楚的文章的关键,实际上就是在开始写作前,先将你的 思想放入“金字塔结构”,然后按照以上规则进行检验。文章的标题也很重要。标题及小标题能够 突出文章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是所要表述内容的总括,通过标题可以使读者迅速找到关于某一问题 的详细结论。再说说序言。序言是使读者在 30 妙内了解你的全部思路或主题思想的纲,文章的其余部分都 只是为了解释

5、或支持你已提出的观点。序言部分是采用讲故事的悬念效果,将读者引入某种熟悉的 “情境” ,说明发生的“冲突” ,并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然后再对该疑问作出回答。要想吸引读者, 只有使其在感受到强烈的吸引力时,才会有阅读的兴趣,专注于你所提供的信息。所以说,文章的 序言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 文书写作中的金字塔原理文书写作中的金字塔原理美国巴巴拉明托女士所著的金字塔原理 ,介绍了一种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笔者认为,原理中 所介绍的理论和方法对写作尤其是文书写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对该书关于写作部分章节认真学习、 反复理解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对文书写作的体会和了解,特对原理中

6、的有关要点进行了归纳、整理和 提炼。现交流如下,供大家参考。一、金字塔原理的概述(一)金字塔原理的基本内容金字塔原理认为,文章中以正确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思想(即为要表达的内容)应该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所 有思想分别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但互相关联,并且由一个总的主题思想统领。 根据金字塔原理,如果文章较长,在写作时就应该列出关键句的若干要点,然后为每一个要点起一个小标题。 一个小标题应代表一个思想层次。在较短的文章中,可以将关键句或关键句的要点作为段落的主题句。在实际写 作中,金字塔的各分支层次不一定相同,但最好大致平衡。(二)金字塔原理的重要意义1增强文章的逻辑性。运用金字塔原理进行写作,可使

7、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2容易使读者理解文章。对读者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再了解次要的、 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对用金字塔原理组织的文章,读者通过不断地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 ,很容易 理解文章中的所有思想。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就是文章首先表达的主要思想将使读者对这样表述产生某种疑问, 而主要思想的下一个层次上的思想将对此问题作出回答。按此“对话”顺序,读者先从金字塔的最顶部开始了解, 再沿各个分支向下展开,直至了解文章的所有思想。 (三)金字塔原理的适用范围金字塔原理适用于任何需要条理清晰的文章。换句话说,要想使文章条理清晰,就可

8、运用金字塔原理。条理 清晰的文章必须能够准确、清晰地表现同一主题下的思想组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笔者认为,金字塔原理最适用 于应用文的写作,如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规划、工作要点、发言稿(提纲) 、方案论证报告,决定、意见、 通知、报告、通报、会议纪要等。也适合于长篇通讯、内容较多的论文等。但是,金字塔原理并不可能适用所有体裁的文章,如散文、诗歌、小说及大多数新闻报道等并不直接适用; 也不可能解决写作中的一切问题。然而,不管适用也好,不适用也好,直接适用也罢,间接适用也罢,金字塔原 理至少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写作中的逻辑性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二、金字塔原理的规则(一)文章的主题思想具有单一性

9、金字塔原理认为,每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思想,这个主题思想位于金字塔结构的顶部。文章中的其它思想 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并由主题思想统领。按照这一规则,如果在写作中发现有两个(多个)并列的主题思想,主要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经过分析, 如果发现这两个(多个)主题思想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则将它们概括为更高一个抽象层次的主题思想。另一种是 如果这两个(多个)主题思想不存在内在的相关性,则保留所要的主题思想,舍去其它不相关的思想。(二)各种思想之间相互关联 在金字塔结构中,各种思想之间必须相互关联。换言之,所有思想都要找到归属,找到恰当的位置;在一篇 文章中,不应该存在孤立于金字塔结构之外的思想。当然,

10、文章及其重要部分的序言(第一段或前几段) 、工作报 告的结束语、表彰通知(决定、通报)的后一段话等除外。思想之间的联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关联,另一 种是间接关联。1直接关联。直接关联可以是纵向的即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是对其下一个层次上的思想的概括或总 结,而这一层次上的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个层次的思想的解释和支持;也可以是横向的即多个思想由于属 于同一范畴(具有某种类似的属性或共同组成一个推导式) ,而被并列组织在一起。2间接关联。间接关联可以是纵向的隔层次的联系,也可以是横向的通过其上一(几)层进行联系。(三)同一组思想具有某种逻辑关系所有列入同一组的思想都必须具有某种逻辑关系。演绎推

11、理和归纳推理是两种不同的逻辑推理方式,也是建 立思想逻辑关系仅有的两种模式。 1.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内涵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是由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 引出结论的论述形式(三段论) 。演绎推理应符合“第二个思想是对第一个思想的主语或谓语做出评述”这一基本 条件。在写作时,以演绎的顺序发展的思想并不一定要以演绎的顺序表达出来。因此,在写作中使用演绎推理来 论述并不多。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则是将一组事实或思想归结为同一类,并对其相似性做出表述(或推理)的论述形 式。在进行归纳推理时,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的词。这个词必须是一个复数名

12、词,因为: (1)所有表示一类事物的词都是名词;(2)该组思想中必定有一个以上该类思想。能否找到这样一个概括性的 复数名词,是归纳分组是否恰当的重要依据。2.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比较演绎推理比归纳推理更容易实现。通常人们在思维时会更多地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因为人们的倾向是按照 思维发展的顺序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思维发展的顺序通常都是演绎的顺序。但在应用于写作时演绎推理却显得比 较笨拙。在大多数情况下,你都可以将以演绎推理发展的思想用归纳推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归纳推理比演绎推理 难得多,因为归纳推理更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在较高层次上,使用归纳推理比使用演绎推理更容易使读者接受, 因为归纳推理更容易被人

13、理解。如果可以选择,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使用归纳推理而非演绎推理。较高层次的思 想用归纳推理表述;较低层次的思想可用演绎推理表述,也可用归纳推理表述。应该尽量将演绎推理放在金字塔 结构中较低的层次上,在某个段落中使用演绎法是非常适当的,读者也很容易理解。在应用文的写作中,归纳推 理的应用比演绎推理的应用要广泛得多。因此,归纳推理是应重点了解和掌握的一种方法。(四)同一组思想按逻辑顺序组织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也就是说,必须有明确的理由说明为什么把第二个思想放在第二位, 而不是放在第一位或第三位。1演绎关系的顺序。演绎关系的思想按照演绎顺序(论证顺序)进行组织。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

14、提、结 论。2归纳关系的顺序。归纳关系思想的逻辑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三种。这三种逻辑顺序 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但每一组归纳关系的思想都必须至少存在一种逻辑顺序,并按照这一(些) 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时间顺序。如果一组思想按因果关系组织,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时间顺序(也称因果顺序) 。对这组思想 的分析活动就是发现因果关系。结构顺序。如果一组思想是对某种现有结构进行评论,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结构顺序。对这组思想的分 析活动就是化整为零。 用结构顺序组织的思想各部分应符合两项要求: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所有部分完全穷尽。 程度顺序。如果一组思想是按类别进行组织,那么其逻辑顺

15、序就是程度顺序(也称重要性顺序或比较顺 序) 。对这组思想的分析活动就是归纳总结。具体写作时,根据这些思想具有某种共性的不同程度,按照从重要到 次要的顺序将其组织起来,依次排列。(五)同一组标题采用同样的语法形式由于每一组都属同一类的思想观点,为了强调这种同一性,每个标题的措辞应尽量采用同样(或接近)的语 法形式。需要强调的是,所指的同一性只是存在于同一组中各小节思想观点之间,而不是在不同组的各小节之间。这一条规则不容易做到,这也是归纳推理较难的原因之一。根据这条规则,如果第一节的标题是动宾结构,那么 第二节的标题也应是动宾结构;如果第一节的标题是主谓结构,那么第二节的标题也应是主谓结构;如果

16、第一节 的标题是偏正结构,那么第二节的标题也应是偏正结构;如果第一节的标题是联合结构,那么第二节的标题也应 是联合结构;如果第一节的标题中第一个词是动词,其他各节标题的第一个词也应该是动词;如果第一小节的标 题中第一个词是介词,其它各小节标题的第一词也应该是介词。依此类推。(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061 基地)论典型经验材料写作的基本规律论典型经验材料写作的基本规律典型经验材料是党政军机关为了表彰先进、传播事迹、交流和推广各种经验所写的文字材料。这类材料的写 作是各类机关、团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体之一,其材料质量高低,是衡量一级政治机关写作实力强弱的重要标 志。但在部队调查了解中发现,师团机关和基层中,一些干部的文字能力较弱,只能应付要求较低的一般文字材 料,对于要求较高的典型经验这样的大材料,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这与当前急需用典型经验来推动军事斗争准备 向纵深发展的时代需要很不相称,如何帮助政工干部攻克典型经验材料写作的瓶颈,促进政工干部岗位写作水平 向纵深发展,研究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规律,帮助初学者掌握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原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