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真题-答问题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513087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年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真题-答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近年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真题-答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近年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真题-答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近年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真题-答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近年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真题-答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年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真题-答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年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真题-答问题(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长期的艰巨过程。儒学范围内的实事求是主要指治学态度和方法, 但当时也没有得到大 多数学者的共识。 因为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和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实事求是,不断地解 决新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道理上承认实事求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实际行动中也坚持实事求 是。 2.简述意识的本质。简述意识的本质。答: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反映客观物质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

2、的统一 。3.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答:1 级极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一是不同地块的土地肥力程度的差别。具有不同肥力的土地,首先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其面积又是有限的。由于 肥力的差异,在同等投资的情况下,其产量和收益也会出现差异,肥力较高的土地因其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而获得 超额利润。二是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的差别。即指距市场远近的差别。即使土地肥力相同、产量相同的地块,由于距市场远 近不同,其运费和收益也会出现差异。由于距市场较近的地块运费较少,因而可获得超额利润。 2 级极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每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

3、必然有所不同,产生超额利润, 转化为地租,即为极差地租 2差地租与级差地租,虽然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 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在二者的关系上,级差地租要以级差地租为前提和基础4.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答:垄断利润的源泉,归根到底仍然是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垄断利润主 要 是通过四条途径获得的: (1)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掠夺非垄断企业占有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和其他商品生产者所创造 的一部分价值; (3)加强对国外劳动人民的剥削; (4)通过资产

4、阶级国家干预经济如军事订货、实行财政补贴、减免税款等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组织的再分配。 垄断利润不仅体现了垄断资本剥削和压迫国内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经济关系,而且还体现了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 本利润分配关系 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1.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2.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3.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6 6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 的感觉所

5、复写、摄影、反映。 ” (3 分) (如果答“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也给 3 分。 ) (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 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 观的局限性。 (3 分) 7 7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 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

6、、知觉和表现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2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 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为: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

7、识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识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 而且是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表达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 如果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无法进行抽象和概括。 8 8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答: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意义在 于: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 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8、(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根据,正确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9 9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 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1010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

9、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 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

10、要一个 长期艰苦的过程。 11.11.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1)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2) 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的从 各个方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其次,必须抓住事物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避免对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 倒置的倾向。 12.1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答案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答案.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1、 13.13.简要说明简要说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第一,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产生。我们知道,科学早已经证明,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那么,是什么东西使 人和猿区别开来的呢?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猿变成人的一个外部条件。早在二、三百万年前,地球上气候变冷,森林大 大减少,这就使类人猿不能象以前那样靠大自然提供的食物和条件生活了。地理环境的变化迫使类人猿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这是猿变成人的一个外部条件,显然不是人的本质。类人猿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 创造自然界不能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要战胜自然界,创造物质生活资料,单靠个体的力量是不行

12、的,必须结成一 定的关系。这种结成一定关系去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就是劳动。由此可知,正是由于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 能进行劳动,类人猿才变成人,人才和猿区别开来。劳动是人的活动,劳动把人和猿区别开来,但不是人的本质。决3定劳动的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一产生就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人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说,人的本质是 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和发展。人类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解决衣食住 行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劳动,也就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结成怎样的社会关系,人们就 怎样劳动创造,人们也就怎样存在和发展。我们还知道,人和动物的另

13、一个重要区别,是人的目的意识性。人的目的 意识性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那么,人的目的意识性也就是由人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社会的产物,现代人和未来人的意识仍然是社会的产物,所以说,不仅劳动创造性,而且目的意识性,都是由于人们 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具有的。由此可知,人类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形成而存在和发展的,每个人都是作为一定社 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和发展的,因此,人的本质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 14.1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价值本质上都不是物,而是被物所掩盖着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商品

14、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各个 商品生产者在抽象劳动的层面上进行等量劳动相交换。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 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商品与货币的矛盾,都是商品经济中的内在矛盾,这些矛盾都来源于私人劳动与 社会劳动这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来自于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分属于不同所有制(其最初表现形式就是私有制)。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商品 生产者的劳动首先是私人劳动,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被社会所承认。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成为简单商

15、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它是商品经济中各种内在矛盾和相应 的一系列经济范畴产生的根源;它贯穿于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这一矛盾能否解决,决定着商品生产 者的命运。15.15.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2、根源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3、当这一矛盾发展到尖锐的程度,致使商品大量积压,从而使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时,就会导致经 济危机的爆发。1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

16、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的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与它 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一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 和归属 17.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 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 (l)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 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 接近,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3)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承认认识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原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