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九课《家乡美》教案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492563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九课《家乡美》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九课《家乡美》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九课《家乡美》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九课《家乡美》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九课《家乡美》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九课《家乡美》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九课《家乡美》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九课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九课家乡美家乡美教案教案第九 家乡美 (三时) 单元教学目标: 1、 “黄土高坡”、 “洞庭鱼米”、 “”、 “水”、 “阳光”、 “全都认识我”,因为我们爱家爱乡爱祖国。让我们以火热的激情体验歌颂家乡美,并自豪地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赞美自己的家乡。 2、认识高音“2、3 ”。用已掌握的从低音到高音十三个音列及各单纯音符时值的组合,自由创作 4 至 8 小节自己的歌。 教材分析: 1、歌曲黄土高坡 “黄土高坡”,泛指包括陕西、西、宁夏、甘肃等省在内的荒凉的黄土高原地带。在那里少见青绿水,少有高楼大厦,放眼望去但见漫漫黄土,低矮的窑洞。大风

2、骤起,裹挟着沙尘漫天飞舞。但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依然爱着他们的家乡,爱着这片土地。他们怀着这份永不磨灭的爱,顽强地和恶劣的自然条斗争,用滴单位滴汗水浇灌土地,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家园。歌曲黄土高坡就是表现了黄土地上的儿女们对家乡所怀的执著的爱。 歌曲的歌词通俗、质朴、非常口语化。旋律具有歌唱和叙事的特点,由于吸取了陕北民歌的音乐素材,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歌曲为徵调式。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 2、歌曲洞庭鱼米乡 洞庭湖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那里,千里平原,土地肥沃。广袤的田野上金灿灿的谷穗随风摆动;水天一色的湖面上百舸扬帆,张网捕鱼。好一幅水乡美景!农民们喜上眉梢,乐在心中

3、,怎让人不放声歌唱? 歌曲作者曾在湖区工作,凭借亲身的感受,运用渔歌的音乐素材,历经 3 年才完成这首歌曲。歌曲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歌唱者运用民间的高腔唱法,以声表情,以情带声,感情并茂。这一切都使歌曲充满了浓烈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表现了深远的意境。 全曲分三段。 第一段是速度较慢的歌,音调高亢,跌宕起伏,开阔优美,好像是远眺湖区百里全貌,富于诗意。 第二段是速度稍快的号子,仿佛置身于船队、田园的劳动场面,朝气蓬勃,热气腾腾。 第三段回到第一段歌,歌声渐渐隐去,白帆远影的湖光景色,湖区人民的纯朴乡情,尽在歌声之中 3、歌曲乡下的阳光每一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把家乡看作为最美的地方。家乡的一草一

4、木,水水,家父老乡 亲,都会令人刻骨铭心,永难忘怀。听,孩子们不正在夸耀自己家乡的阳光吗?在那充满稚气的歌声里,散发着浓浓的乡情。歌曲由引子和三个乐段组成。 4、歌曲里的孩子心爱 这是一首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歌曲,它表达了里的孩子热爱家乡真挚的情感。 歌曲的曲调较多地运用了切分节奏和旋律的三、四度跳进,使得曲调欢快流畅,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歌词的质朴的语言,不仅使人闻到了泥土的芬香,也让人感受到里孩子对家乡日新月异的景象所表达的喜悦和热爱之情。歌曲的第 9、10 两小节节奏略紧凑,使得曲调更为欢快跳跃,富于动感,与前面舒展流畅的旋律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它既保持了旋律的流畅,又是欢乐情绪的真实表现。紧

5、接着音乐的情绪又转为热情而舒展,第 12、13 小节间的四度跳进把曲调推向高音区并形成高潮。眼望家乡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把里的孩子爱家乡的欢乐喜悦的情感得以充分的抒发。 、歌曲全都认识我 这是一首曲调明快具有浓郁的民歌风特点的创作歌曲。歌曲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表达了农村的孩子们热爱家乡纯朴真挚的情感。歌曲为 3/4 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开始的二个乐句每句由小节构成。以清新流畅的旋律,通过对“青坡、小草、茶林、小黄牛”等描绘,融咏物、写景、抒情于一体。特别在“认识我”处运用了两个四分休止符,唱出了孩子们对家乡的水水赞美之情。紧接着第三乐句的五度大跳使情绪推向高潮,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区,使这

6、一情绪得以进一步地抒发。最后乐句在曲调上运用了模进的方法,并多次重复“全都认识我”这一主题歌词,酣畅地表达了农村孩子对家乡眷恋的情感和深切的情意。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表演全都认识我 。 感受歌曲明快的曲调和浓郁的民歌风特点,体验孩子对家乡眷恋之情。 2、聆听乡下的阳乐 ,从充满稚气的歌声里感受歌曲散发的浓浓的乡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歌曲体验对家乡情感的表达。 教学重难点:感受全都认识我的三拍子韵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学生随全都认识我进教室 ,师生问好。 (二)聆听乡下的阳光 1、你的家住哪儿?师:我们大部分同学住在乡村,你能说一说你住的乡村吗?(生回答后揭题)今天我们一

7、起听一首歌曲乡下的阳光 ) 2、初听歌曲乡下的阳光 。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感情? 3、出示歌词,让学生看着词再听一遍。讨论问题:(1)“乡下的阳光好”好在哪里? (2)它的演唱形式你能说说吗? (三)表演全都认识我 1、由于从小在家乡长大,所以有特殊的亲切感,因此草、树、牛、水全都认识我。好像你家养的猫、狗认识主人一样。 2、聆听教师范唱 ,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调。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一次曲调。(2)分组分句学唱曲调。全曲分成四大句:第 1小节;第 610 小节;第 1116 小节;第 1720 小节;第 1116 小节;第1720 小节。其中第二句最难。以学生自认为主,教师分配为辅

8、。 分组后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四句的学生组。 (3)分组接唱曲调。相互纠正错误之处,教师要指导、要学生唱出每小节的强拍,标。表扬唱得好的小组。(4)分组交换学唱乐句,直至全班学生都能唱全曲。4、学唱歌曲:(1)填上歌词(注意三拍子的强拍要唱好)。(2)讨论用什么情感演唱这首歌曲?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要讲而且要唱几句表达。(3)教师归纳学生的意见:用亲切地自豪地情绪演唱。、推荐与自荐相结合,请个别学生独唱。(每人一段,或二人唱一段)评出最佳独唱奖。6、分组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7、完整地表演歌曲。领唱、齐唱用打击乐伴奏。 (四)教学小结。布置后作业: 后收集唱唱、画画、说

9、说自己家乡的资料,在下节交流。 从自己的家乡切入本的学习,以他们亲身体验点燃他们爱家乡的感情。 说说演唱形式是复习人声的分类 教师的范唱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最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艺术,通过分组合作,不仅能发挥集体的智慧,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画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进一步体验歌曲的韵律。 歌曲的感情处理和歌曲的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给学生的再度创作一个自由的空间。 布置后,把音乐上的学习延伸到外,让音乐融入学生的生活。 第二时 教学目标: 1、表演里的孩子心爱 ,感受歌曲孩子热爱家乡真挚的情感。 2、认识高音“2、3 ”。用“3”十三个音及各单纯音

10、符的组合,自由创作 4 至 6 小节自己的歌。 教学重点:表演里的孩子心爱 教学难点: 1、学习自己创编简短乐曲。 2、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学生随全都认识我进教室 ,师生问好。 (二)表演里的孩子爱 1、人们对自己的家乡有说不尽的眷恋之情,因为这里有养育自己的土地。我们学一学另一首爱家乡的歌里的孩子心爱 2、听教师范唱。设问:为什么里的孩子心爱?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学唱第一乐段。 (1)朗读歌词。设问:可分为几句?(四句) (2)分句跟唱歌词(2 小节一句),严格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试着跟琴唱连起唱第一乐段,及时纠正存在不足。 跟琴默唱曲调,找一找有没有

11、不认识的音, (引出“2 3”的认识) 师讲解:高音的音符“d”用“ 1”表示,同样方法,高音的“re 、i”也是在音符上面加上高音点即可:“ 2 3”。它的手势也是“re、i”的高一层的位置(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出示“3”的音阶图,边做手势边跟琴唱一唱。 4、学唱第二乐段: (1) 听唱曲调,分句学唱。(2)填入歌词。 、完整地唱好全歌。 6、分组讨论演唱形式:齐唱、领唱、对唱、分组唱、分男女声部唱 7、分组表演,评出最佳方案,给予表扬。 8、创作活动:用“-3”十三个音及各单纯音符时植的组合,自由创作 4 至 6 小节自己的歌。 题后,分组活动,学生们相互可交流,创作的曲调可以 唱,

12、也可以奏,相互试唱试奏、修改。 每组选送作品,唱唱、奏奏,集体评议,以鼓励为主。 (三)教学小结 由于歌曲的节奏旋律较难,用听唱法先唱歌词再唱歌谱。 在学歌曲中认识音,犹如把词语放入的语境中理解一样。 给学生的创作一个自由的空间,集体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创造思的涌现。 第三时 教学目标: 1、聆听黄土高坡 、 洞庭鱼米 ,感受同是赞美家乡的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 2、综合艺术活动。唱唱 画画 说说自己的家乡,赞美自己的家乡。教学重重点:感受同是赞美家乡的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 教学准备:AL,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学生随乡下的阳光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聆听黄土高坡 、 洞庭

13、鱼米乡 。 1、引入:我们生活在江南,你有没有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我国黄土高原?出示地图,找一找黄土高坡的位置(在我国西北) 2、在黄土高坡背景音乐下,展示 AL 中的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的图片: (1)漫漫黄土,低矮的窑洞。 (2)沙尘漫漫飞舞。 (3)人们在劳动。 3、师:是啊,虽然黄土高原自然条恶劣,但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依然热爱他们的家乡,热爱他们的这一片土地,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歌黄土高坡 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4、刚才我们到了黄土高坡,现在我们一起去有“鱼米之乡”的洞庭湖吧。一起在地图上找一找洞庭湖的位置。 (在我国中南) (播放洞庭湖区秀丽风景和人们张网捕鱼的图片。 (同时播放洞

14、庭鱼米乡背景音乐。 ) 、师:好一首水乡美景,人们怎能不喜上眉梢,放声歌唱呢?让我们一起欣赏洞庭鱼米乡 。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6、两首歌曲比较听赏,讨论两首歌曲风格有什么不同。 (西北粗犷,豪放; 中南抒情,细腻。) 7、找一找本上的图形谱,唱一唱歌曲第一句。 (三)综合艺术活动: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 1、师:人人都爱自己的家乡,我们小朋友也一样,上节让大家寻找与家乡有关的资料,现在,让我们赞美自己的家乡。 2、可个人准备,也可分组合作, 个人按特长能唱则唱,能演则演,能画则画,能说则说。 3、展示,集体评一评哪个节目好。 (四)教学小节。 图片和地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和创作背景,更好的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 情景交融,图画与音乐交织在一起,学生的感情自然而然被激发了。 对家乡的赞美,既是学科综合的艺术活动,又是本主题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