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知识体系及经典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492521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知识体系及经典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知识体系及经典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知识体系及经典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知识体系及经典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知识体系及经典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知识体系及经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知识体系及经典(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唯物论与认识论部分)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唯物论与认识论部分)一、知识体系:一、知识体系:唯物论部分:唯物论部分: 1、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是物质的 (1)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2、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物质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物质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起源:起源: 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认识世界(2)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 生理基础:生理基础: (3)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内容:内容: 能动的改造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认识论部分

2、认识论部分 定义:定义: 真理的定义、最基本属性:真理的定义、最基本属性:(1)实践)实践 特征:特征: (2)真理)真理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二、唯物论部分二、唯物论部分(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 1、自然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

3、要以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为前提,尊重自 然规律,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客观性)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客观性)原理:人类社会社会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即: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 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 生的。(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物质的世界是绝对运绝对运 动动和相对静止相对静止的统一 、原理内容:、原理内容: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4、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 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意识 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C、人 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 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意 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 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 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 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1、要坚持一切从实

5、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 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夸大意识功能的唯意志 论。主观主义表现为经验主义、教条主义。 、运用举例、运用举例: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一定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各 地发展经济也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企业生产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进行 (以市场为导向)。为什么要“以德治国”(诚信);为什么要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科技创新)(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

6、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 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 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

7、性在认识 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 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 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实际条件和发挥 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运用举例、运用举例:经济发展中要自觉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价值规律等;我国入 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神舟五号”;探月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基因工程;天气预报;人工降雨等。5 5、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 上不存在脱离

8、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反对: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 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6 6、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 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 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方法论:既要用运动、

9、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 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 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相对主 义和诡辩论。三、认识论部分三、认识论部分(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原理内容:(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实践是认识的来 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 论及真理对于人们

10、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和谬误对人们的 实践活动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1)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及方法论(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 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11、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及方法论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 实践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 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辨证唯物主义(辨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辨证唯

12、物主 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认识发展规律 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方法论基础。四、例题:四、例题: 1、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 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 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中 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决策。 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答:意识对物质

13、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意识。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树立正确的意识。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 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指导作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指导作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社会 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 “世界给我 l6 天,我给世界 5000 年”2008 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在北京燃烧 l6 天,北 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 5000 年的灿烂文化,为历史悠

14、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 中华文化内涵。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 答:(答:(1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 立足国情,了解奥运、了解文化、了解历史。立足国情,了解奥运、了解文化、了解历史。 (2 2)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 在展现内容上,对传统文化要进行选择,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现方式上,在展

15、现内容上,对传统文化要进行选择,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现方式上, 大胆创意、精心策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展示方案,并以此为指导,周密组织,科学实施。大胆创意、精心策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展示方案,并以此为指导,周密组织,科学实施。 3、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 亿吨地表 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 50 年代的 34000 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 4490 平方公里。材料二 2008 年 9 月 26 日,中国航天员顺利实现太空行走。此外,在 2009 年至 2012 年, 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答:(答:(1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 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材料一中由于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材料一中由于大规模开发北大荒, 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就体现了这一点。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就体现了这一点。 (2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原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