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492483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地学原理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思考题:1旅游地学:旅游地学: 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规划、开发、改造与保护工作服 务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2岩层与地层:岩层与地层: 野外看见的成层岩石称为岩层。当岩层涉及其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称为地层。 3剥蚀作用:剥蚀作用: 剥蚀作用是组成地壳的物质受到风力、地面流水、地下水、冰川、湖泊、海洋、生物等各种外 动力地质作用的破坏和搬运的总称。 4溶蚀作用:溶蚀作用: 溶蚀作用是水流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的以化学作用为主要特征,并伴随有机械作用的地质作用。 5风化作用: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

2、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 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 6气旋与反气旋:气旋与反气旋: 大气的漩涡状运动,称为气旋。在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下,大气会形成以低气压区为中心的沿 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气旋和以高气压为中心的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反气旋。 7食物链与营养级:食物链与营养级: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通过食物为纽带形成的锁链关系。营养级是指处于食 物 链同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8沉积岩: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各种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 的岩石。 9变质岩:变质岩:变质岩是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

3、体的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 结 构构造发生改变再造而形成的岩石。 10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由地质动力引起的,促使组成地壳的物质成分、构成和表面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通称为地质作用。 11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在地表环境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作用,使地壳的岩石或者矿物在原地分解和破坏,称风化作用。 12磨蚀作用:磨蚀作用:磨蚀作用是指在风砂流动过程中所携带砂粒对地表岩石的冲击、磨擦及其使岩石发生破坏的作 用。 13. 海蚀作用海蚀作用:由海水运动的动能,海水的溶解作用和海洋生物的活动等因素引起的对海岸及海底岩石的破坏 作用称为海蚀作用。 14. 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指岩石

4、在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其在矿物组分和岩石结 构构造方面发生变化的作用。 15. 图腾图腾:图腾是指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作本氏族的标 志。 16. 聚落:聚落:人类在长期的与自然磨合的过程中,总是以群相聚,并且集中地居住在某一区域,从而形成村 落,或者称作聚落。 17.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 因 素组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18.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自然生态单元的许

5、多种生物的总 体。 19.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20. 环城游憩带:环城游憩带:环城游憩带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 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 地带。 21. 菜系:菜系:菜系也称“帮菜”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 过 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

6、 22. 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分为几大板块?其名称是什么?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分为几大板块?其名称是什么?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它们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 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 23. 恐龙生活于哪一个地质时代,其最终灭绝的大约时间为何时?其灭绝有哪些假说?恐龙生活于哪一个地质时代,其最终灭绝的大约时间为何时?其灭绝有哪些假说? 恐龙生活于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最终灭绝于 6500 万年前。关于恐龙灭绝之谜 有 许多假说,包括小行星撞击地球说、火山爆发说、洪水死亡说、气候变化说、恐龙蛋被其他动 物吃光说等。 24. 海陆风、山谷风和峡谷风是如何形成的?

7、海陆风、山谷风和峡谷风是如何形成的?白天陆地增温快于海洋,气压相应降低,底层空气从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夜间陆地冷 却快于海洋,气压相对较高,底层空气从陆地流向海面,形成“陆风”。白天,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山谷上空的空气增温强烈,空气不断从谷底顺坡上升,形成“谷 风”; 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冷却快,顺坡面下注到谷底,形成“山风” 。 空气由开阔地区流入峡谷口时,由于受地形的颈束作用而形成强风,称为“峡谷风” 。 25. 什么是什么是“锋锋”?“锋锋”有几种形态?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有几种形态?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冷暖气团相遇时,在两者的交界地带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带,称作“锋”。锋有冷锋、暖锋和

8、准静止锋三种形态,如果是冷气团向暖气团推进,称为冷锋;反之,称为暖锋;如果冷暖气团相 持不下,称为准静止锋。 26. 什么是造陆运动和造山运动?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什么是造陆运动和造山运动?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造陆运动也称为升降运动,是一种波及面较广泛、相对比较缓慢的地壳运动,常表现为波状运 动特点,主要引起海洋和陆地的变化,地势高低的改变,层状岩石平缓弯曲等。造山运动也称 为水平运动,是地壳受到水平挤压拉伸平移或者旋转,使层状岩石呈带状发生褶皱隆起形成山 脉,所以也称作造山运动。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地震、火山喷发、岩层发生断裂和褶皱、岩石的变质等。 27. 瀑布是如何

9、形成的?瀑布是如何形成的?在河流纵剖面上,若软硬岩石之间出现缓坡段与陡坡段的突然转折,软质岩石下蚀快于硬质岩 石, 陡坎不断加大,流水落差随之加大,形成跌水现象,即形成瀑布。 28. 牛轭湖是怎么形成的?牛轭湖是怎么形成的? 在水流进入弯曲河段时,因受惯性离心力影响,主流向凹岸偏移,弯顶附近受强烈冲蚀,而凸 岸 则接受沉积,河床益加弯曲。在洪水期,水量突增,水流冲溃曲颈,产生截弯取直,被遗弃的 弯 曲河道演变成牛轭湖。 29. 什么是冰川?其形成需具备什么条件?什么是冰川?其形成需具备什么条件? 积雪层在较长时间的压力等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形成可塑性的冰川冰。冰川冰在 其自身的压力和

10、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或者一定的谷道缓慢流动,就形成了冰川。 冰川的形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年平均气温在 0以下,大气降水比较丰富,雪的积累量大于其消融量。 适合冰雪大量堆积的场所,并具备一定坡度,利于冰川流动。 30. 什么是地震,地震的原因?什么是地震,地震的原因? 地震作用是地球内力集中释放的突发性事件。地震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是地球岩石圈内某些部 分在内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从开始破裂处释放出能量,并有一部分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 在地球内传播,传到之处就震动起来。 31. 城市位置的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城市位置的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城市位置的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当地的地

11、学条件地理环境、地貌特征、水文条件、气 候条件、植被发育状况以及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储藏量及品位等自然因素。 32. 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有哪些?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有哪些?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有石器制作方法的差别,磨制石器的使用,陶器制造 的开始,农业的出现,居民村落的普及,氏族制度的形成等。 33. 为什么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民族比中国南方地区多?为什么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民族比中国南方地区多? 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地域辽阔,地理环境简单,或平原、或沙漠、或草原,古代部落容易磨合、沟通和同化,所以民族相对比较单一,汉族成为华夏最大的民族。中国南方地区地

12、理环境复杂,地貌单元多种多样,山地丘陵与其间的水系交错,地理隔离严重,生活空间狭小,古代部落之 间的交流受到限制,所以少数民族比较多。 34. 什么是民俗,民俗是如何形成的?什么是民俗,民俗是如何形成的?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其 地理、地貌、植被、气候、水文条件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修养生息中, 逐 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在居住、衣着、饮食、劳动、婚嫁、交际、商业交往、节庆活 动、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形成了各自的民俗。 35. 人类早期建筑有何主要特点?人类早期建筑有何主要特点? 人类早期建筑的主

13、要特点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生活、防止灾害、防潮防冷、利于安全 等。 36. 什么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什么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生态环境主要 考虑如下因素:生态平衡现状、生态系列特征、生态群落特征、生态因素水平等。 37. 生态系统评估包括哪些内容?生态系统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生态系统评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生物群落现状。 生态系统各类生物的适应能力和生态平衡关系。 生物群落对地理环境的适应能力。 38旅游地形象设计的要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14、旅游地形象设计的要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旅游地形象设计的要素可以划分为理念识别设计、视觉识别设计、行为识别设计和其他感知识 别设计四大部分。 39. 我国有哪八大菜系?影响菜系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我国有哪八大菜系?影响菜系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我国的八大菜系为鲁菜、川菜、苏菜、粤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影响菜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物产和风俗习惯:如北方多牛羊,人们常以牛羊肉入菜;南方多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 各地气候差异:各地因气候差异而形成不同的口味,北方气候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 主; 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 各地

15、烹饪方法不同:烹饪方法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菜肴特色。如山东菜和北京菜擅长爆、炒、烤、熘等;江苏菜擅长蒸、炖、焖、煨等;四川菜擅长烤、煸炒等;广东菜擅长烤、焗、 炒、 炸等。 悠久的历史传承:经历代名厨传承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系。各种地方菜系代表了各 地 色、香、味、形俱佳的传统特色烹饪技艺。 40. 气象、天气、气候有何区别?气象、天气、气候有何区别?气象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 象;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气候是对某一地区气象要素进行长期统 计为特征的天气状况的综合表现。 41. 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性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6、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性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性影响: 大规模地把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严重干扰和损害了生物圈的正常运转。如 农业开发和城市化等。 大量取用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如森林砍伐、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等。 向生物圈中超量输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废物,严重污染和毒害了生物圈的物理环境 和生物组分。如施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工业三废和城市三废的排放等。 42. 旅游地形象设计有何特点?旅游地形象设计有何特点? 旅游地形象设计的特点有: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旅游地形象设计既建立在客观资源的基础上,又为旅游者描绘出 一 个主观的旅游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 多种因素的综合:旅游地形象是多种形象要素的综合体。因而旅游地形象设计必须反映旅 游地的整体特征。 旅游地形象的差异性:有差异才具有生命力,才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旅游地形象设计的突 出特点就是要与众不同。 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原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