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原理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489377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与生活》原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哲学与生活》原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哲学与生活》原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哲学与生活》原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哲学与生活》原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与生活》原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与生活》原理总结(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哲学与生活主要原理归纳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辩证辩证唯物主唯物主义义【 【包括包括辩证辩证唯物唯物论论、唯物、唯物辩证辩证法和法和辩证辩证唯物主唯物主 义认识论义认识论三个三个组组成部分成部分】 】(一(一三十)三十) 辩证辩证唯物唯物论论(一(一七)七)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辨证唯物论) 1、世界观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 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 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要求:这一世界观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与时 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构成党的思想

2、路线) 。 3、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 义(教条主义) 、经验主义。 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 存在的事物出发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 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断解放思想,与

3、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要求 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 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 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 思想。【运用举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 的提升。福州市旅游局根据这一变化,充分利用福州拥有悠久的历史人 文资源和温泉、海岸线、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努力打造精品线路,

4、 不断推出“自驾游、亲子游、农家乐”等新的旅游项目,凭借“文化品牌、 休闲品牌、生态品牌、温泉品牌”的打造开创福州旅游的新局面。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福州市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的? 【参考答案】立足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开发旅游线路和2项目,开创福州旅游的新局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适应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努力打造精品线路,做到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 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 努力打造文化、休闲、生态、温泉品牌,做到了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充分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区别:解放思想 就是使思想

5、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事求是就是做事 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 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 依据。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 性,富于创造性。联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 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它们是统 一的。二、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辨证唯物论)1、世界观内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人能够 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 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

6、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 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 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树立正确的 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 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运用举例】 “神舟七号”实现了中国航天员出舱太空行走。在此基 础上,我国计划于 2009 年到 2012 年,完成发射目标飞行器,同时实现 飞

7、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从“意识的作用”角度指出上述材料蕴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 创造性。我国计划于 2009 年到 2012 年,完成发射目标飞行器,同时实3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体现了这一点。说明了世界上没有不可 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人类有勇气去探索未知的无限世界。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1、世界观内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 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 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物发展起促

8、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 ,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3、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 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运用举例 1】从苏丹红、高致癌毒大米、添加漂白剂的面粉、敌敌 畏泡火腿事件,再到今天的三鹿毒奶粉事件,数不胜数的食品安全事件 让老百姓提心吊胆。针对“三鹿”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全国人大常委 会

9、对食品安全法草案做了八处修改,以从法律制度上预防和处置这类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食 品安全法。 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修订食品安全法的 哲学依据。 【参考答案】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对食品安全法的修订是针对“三鹿”等食品安全事件作出的。意 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修订和通过食品安全法,为预防和处 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运用举例 2】 “世界给我 l6 天,我给世界 5000 年”2008 年奥运会 的熊熊圣火在北京燃烧 l6 天,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 5000 年的 灿烂文化,为历

10、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涵。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 【参考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坚持一 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立足国情,了解奥运、了解文化、了解历史。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 造性,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在展现内容上,对传统文化要进行4选择,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现方式上,大胆创意、精心 策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展示方案,并以此为指导,周密组织,科学实施。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辨证唯物论)1、世界观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 然的稳定的联系

1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 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 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2、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必须 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 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

12、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 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错误倾向: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或认为规律可以创造 和消灭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 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 。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1、世界观内容: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 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 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简而言之, 即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

13、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 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 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 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 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形而上学错误。六、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 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方法论要求: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5

14、3、错误倾向: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 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 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七、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 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 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 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 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方法论要求: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 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 的重要条件】 ,

15、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错误倾向: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既要反对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 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 诡辩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八十一)八、实践的含义及特征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 本的含义: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 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 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九、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世界观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

16、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认识对实践 具有反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具有反作用。真理、科学理论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 对于人们的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人们的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首先要重视参加实践,在实践要重视参加实践,在实践 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要重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要重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总之,要6做到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运用举例】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对农村经济组织形式进行 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原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