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4.4 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484869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必修一4.4 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4.4 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4.4 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4.4 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4.4 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一4.4 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一4.4 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4.4平衡条件的应用平衡条件的应用教案教案一. 教学内容: 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掌握求解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 1.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现实生活中,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随处可见, 站着的人在重力和地面支持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平衡状态,这叫 静态平衡;跳伞运动员在降落过程中,当其匀速降落时,他所受的 重力与降落伞的拉力及空气阻力平衡,这是动态平衡。 有时,物体就整体而言并不处于平衡状态,但它可以在某一方 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如在海面上加速行驶的快艇,在水平方向做变 速运动,可是它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浮力这一对平衡力作用, 因此它在竖直方

2、向上处于平衡状态。 2. 依平衡条件列方程可对任一方向也可在某一方向 (1)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因此物体在任一方向上的合力都为零。 (2)如果物体只是在某一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则该方向上合 力为零,因此可以在该方向上应用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3. 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方法 (1)解三角形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解决三力平衡问题,是根 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力的合成或分解的方法,把三个平衡力转化为三 角形的三条边,然后通过解这个三角形求解平衡问题,解三角形多 数情况是解直角三角形,如果力的三角形并不是直角三角形,能转 化为直角三角形的尽量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如利用菱形

3、的对角线相 互垂直的特点就得到了直角三角形,确实不能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时, 可利用力的三角形与空间几何三角形的相似等规律求解。 (2)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在处理四力或四力以上的平衡问 题时非常方便,将物体所受各个力均在两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解,然后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列方程。此时平衡条件可表示为0F0Fyx合合说明:应用正交分解法解题的优点: 将矢量运算转变为代数运算,使难度降低; 将求合力的复杂的解三角形问题,转化为正交分解后的直角三 角形问题,使运算简便易行; 当所求问题有两个未知条件时,这种表达形式可列出两个方程,通过对方程组求解,使得求解更方便。 4. 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 (1)选

4、取研究对象。 (2)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 (3)对研究对象所受的力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需要建立合适 的直角坐标系,对各力按坐标轴进行正交分解。 (4)建立平衡方程。若各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直接用 0F合的代数式列出方程;若几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可用0Fx合与 0Fy合联立列出方程组。 (5)对方程求解,必要时需对解进行讨论。 注意:建立直角坐标系时,一般尽量使更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以减少分解力的个数,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5. 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的含义:所谓整体法就是对物理问题的整个系统或整个 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整体法的思维特点:整体法是从局部到

5、全局的思维过程;是系 统论中的整体原理在物理学中的运用。 整体法的优点:通过整体法分析物理问题,可以弄清系统的整 体受力情况和全过程的受力情况,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 规律,从而避开了中间环节的繁琐推算,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 隔离法的含义:为了弄清系统(连结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 运动情况用隔离法。 隔离法的基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2) 将某个研究对象或某段运动过程、某个状态从全过程中分离出来; (3)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运动过程示意图;(4)选用适当的 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说明: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 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间

6、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 时解答一个问题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整体法和隔离法交替应用。6. 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在有关物体平衡的问题中,存在着大量的动态平衡问题,所谓 动态平衡问题,就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 变化的平衡问题。即任一时刻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 (1)解析法: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 方程,求出应变参量与自变参量的一般函数式,然后根据自变参量 的变化确定应变参量的变化。 (2)图解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画出不同状态下的力的矢量图(画在同一图中) ,然 后根据有向线段(表示力)的长度变化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

7、。【典型例题】 题型 1 平衡问题的基本解法(正交分解法) 例 1、如图(1)所示,重 40N 的物体与竖直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若受到与水平线成 45角的斜向上的推力 F 作用而沿竖直墙匀 速上滑,则 F 多大? 解析: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取沿墙 面方向为 y 轴,垂直于墙面为 x 轴,由平衡条件可知 0cosFFFNx合, 0FGsinFFfy合,另外考虑到滑动摩擦力fF与弹力NF之间有NfFF 由式可解得N71)cos/(sinGF, 即当推力 F 大小为 71N 时,物体沿墙面匀速上滑。 点评:用正交分解法求解时,坐标轴的建立应尽量减少力的分 解。题型 2

8、 感受整体与隔离法的精妙 例 2. 有一直角支架 AOB,杆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杆 BO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 P,BO 上套有小环 Q,两环 质量均为 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线相连,并 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现将 P 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 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 P 环的支持力 FN和细绳上的拉力 FT的变化情况是A. FN不变,FT变大 B. FN不变,FT变小C. FN变大,FT变大 D. FN变大,FT变小 解析:解法一:本题可以分步计算,首先利用整体法计算杆 OA 对 P 环的支持力 FN

9、,因 P 和 Q 所组成的系统在竖直方向只受到 重力及杆 OA 对 P 球的支持力 FN,系统又处于平衡状态,因而竖直 方向的合力为零,则支持力 FN的大小一直应与 P 和 Q 两环的重力 相等,即 FN的大小不变,第二步由环 Q 的受力如图(乙)可知,受 的重力不变而 P 向左移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减小,由 FT=mg/cos 知,绳上的拉力 FT变小,故答案为 B。乙 解法二:把 P、Q 分开用隔离法,则 P、Q 的受力如图(乙)所 示。由 Q 的受力可得cos/mgFT,减小,拉力 FT变小,则 Q 对 P 的拉力cos/mgFFT T,由 P 的受力知mg2mgcosFF TN。 解

10、题技巧妙法总结:本题的创新之处在于一题多解,以及思维 上的创新整体法的灵活运用,并且把力的合成与物体平衡结合 起来,特别是整体的平衡,又可分成各个方向上的平衡,再由竖直 方向合力为零和水平方向合力为零计算。例 3. 如图(1)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 O的 正上方固定一小定滑轮,细线一端拴一小球 A,另一端绕过定滑轮, 今将小球从图中所示的初位置缓慢地拉至 B 点,在小球到达 B 点前 的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 FN及细线的拉力 F1的大小变化是A. FN变大,F1变小 B. FN变小,F1变大 C. FN不变,F1变小 D. FN变大,F1变大解析:由于三力 F1、FN与 G

11、首尾相接构成的矢量三角形与几何 三角形 AOO相似,如图(2)所示所以有OOOA mgF1,OOR mgFN。所以OOOAmgF1OORmgFN, 由题意知当小球缓慢上移时,OA减小,OO不变,R 不变,故 F1减小、FN不变。 答案:C 点评:此题画动态中的矢量三角形无法比较大小,利用相似关 系列出力的解析关系,从而分析解题。例 4. 如图(1)所示,人重为 G1=500N,平台重为 G2=300N,人 用绳子通过滑轮装置拉住平台,滑轮的重量及摩擦均不计,人与平 台均处于静止状态,求人对绳子的拉力及人对平台的压力。解析:求人对绳子的拉力及人对平台的压力,可以把人隔离出 来,但仅仅以人为研究对

12、象不可能求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大小, 同时平台也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须同时结合人和平台的平衡条件才 能求出这两个力的大小。 分别以人和平台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人受到重力 G1和平台的支持力 FN及绳子的拉力 T1F作用,而平台受到 重力 G2,人对它的压力 NF,左边的绳子拉力1T,右边的绳子拉力2TF。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知, TT11FF, NNFF。 由平衡条件可知:N2TT1TNFGFF,GFF211。题型 4 动态平衡问题的图解法 例 5. 如图甲所示,重为 G 的物体系在 OA、OB 两根等长的轻绳 上,轻绳的 A 端和 B 端挂在半圆形的支架上,若固定 A 端

13、的位置, 将 OB 绳的 B 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缓慢移动到竖直位置 C 的过 程中A. OB 绳子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 OB 绳子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 OA 绳子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D. OA 绳子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由结点 O 的受力情况可知,这是一个三力平衡问题,又 因为题中出现了“缓慢移动”的字眼,故为动态平衡一类的问题, 求解此类问题一般要运用动态图解法。 取结点 O 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物的拉力为 F,其大小等于 G,把此拉力 F 沿 OA、OB 的方向分解成 FOA和 FOB两个力,如图 乙所示,则此三力 F、FOA、FOB必然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其中 F

14、OA 即为 OA 绳子上的拉力,FOB即为 OB 绳子上拉力。因 OA 绳子固定 不动,故 FOA的方向不变,在缓慢向上移动 B 点的过程中,任意选 取三个点 B1、B2、B3,可以看到 OA 绳上拉力 FOA不断减小,而 OB 绳上的拉力 FOB却是先减小后增大,当力 FOA垂直于力 FOB时, 绳 OB 上的拉力到达最小值,即绳子 OB 上的拉力是先减小后增大, 故 A 选项正确。答案:A例 6. (2007 年广东)如图(1)所示,在倾斜角为的固定光滑 斜面上,质量为 m 的物体受外力 F1和 F2的作用,F1方向水平向右, F2方向竖直向上,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15、mgF,sinmgcosFsinF221B. mgF,sinmgsinFcosF221C. mgF,sinmgcosFsinF221D. mgF,sinmgsinFcosF221 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物体可能受重力 G、支持力 FN和两个外力 F1、F2这四个力作用,分别沿斜面方向和 垂直于斜面方向正交分解。因物体静止,合外力为零,所以mgF2, 若mgF2,则物体不可能静止,沿斜面方向有sinmgsinFcosF21, 所以选项 B 正确。答案:B【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40 分钟)1. 如图所示,A 和 B 两物体相互接触并静止在水平面上,现有两 个水平推力1F、2F

16、分别作用在 A、B 上,A、B 两物体仍保持静止, 则 A、B 之间的作用力大小是A. 一定等于零 B. 不等于零,但一定小于1F C. 一定等于1F D. 可能等于2F2.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沿放 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 M 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保持 静止,则地面对斜面无摩擦力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支持力为gmM 支持力小于gmM A. B. C. D. 3. 跳伞运动员打开伞后经过一段时间,将在空中保持匀速降落, 已知运动员和他身上装备的总重量为1G,圆顶形降落伞伞面的重量 为2G,有 8 条相同的拉线一端与飞行员相连(拉线重量不计) ,另 一端均匀分布在伞面边缘上(图中没有把拉线都画出来) ,每根拉线 和竖直方向都成30角,那么每根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