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教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478694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历史教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历史教案:八年级上历史教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的发展的发展【教材分析】 本课是从经济方面纵向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并介绍了晚清时代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及其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兴衰。内容较为空洞抽象,事件跨度大,跳跃性强。 【学生分析】 对于近代的民族工业发展了解很少,但对当代的民族工业发展有一定了解。通过对近代政治史的学习,已经模糊地认识到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八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史料和历史图片的能力。 【设计理念】 1关注学生的知识现状,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通过分析大量的

2、史料得出历史结论。 3注重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4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应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开端、初步发展、黄金时期、凋敝破产的情况。 2应培养的史料分析能力: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以及发展中的困难是什么? 应培养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呈现的特征。 3应认识到近代中国的落后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导致的,具体说是帝国义和封建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的结果。 应认识到以张謇为代表的一些实业家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精神,他们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能深刻体会到没有独立的

3、国家主权,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经济就不会发展。 【教学流程】 一、导入设计 教师活动:出示课件:1老年人口中所说的洋火、洋灰、洋油、洋钉其实就是什么?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2今天我国的有些民族工业品牌也走向国际市场,你能举个例子吗?这又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探讨、回答。 (1)说明近代中国技术水平十分低下,很多东西都需要进口。 (2)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品出口大大增加,像海尔集团、康佳、TCL 等都走向世界市场。 教师活动(引导):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设计理念:

4、【关注现实生活,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关注学生的兴趣,激趣导学】 二、新课探究 1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 (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清末到洋务运动) 教师活动(展示课件):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大胆判断: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体会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并就老师的问题作出判断,回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从清朝末年到 洋务运动为开端的。因为,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特别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刺激下开始的。 设计理念:【考察学生对已学过的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关的历史 教师活动(出示课

5、件):从我们学过的近代史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历史事件对民族工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回答。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的刺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设计理念:【检查学生头脑中的感性认识,对学生认识现状有所了解,以便加以引导。给学生创造参与课堂的机会】 2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及原因 教师活动(出示课件):甲午战争前后企业发展表格 学生活动:分析表格,得出历史结论,认识到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并探究其原因。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允许民间办厂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发展】 教师活动:布置阅读教材导入框内容及第一段课文状元实业家张謇。探讨

6、:是什么因素促使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去开办大生纱厂?他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活动:阅读、分析、回答。 (1)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廉价的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骞深感要晚会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2) 张骞兴办放弃高官厚禄兴办实业的爱国精神和不畏世俗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理念:【通过张謇创办实业的典型例子让学生认识到 “实业救国”思想也是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同时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教师活动(置疑):大生纱厂发展最快是哪个时期?分析书

7、中统计表,探讨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快的原因?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回答。 (1)大生纱厂发展最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2)第一次世界大战 其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 了“黄金时代”。 设计理念:【注重通过历史资料和统计数字直观地认识历史】 (四)受挫、破产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教师活动:(1)置疑:大生纱厂结局如何?为什么? (2)布置阅读课本小字材料:荣氏兄弟创办企业的兴衰。(3)出示课件:陈启源办厂风波;四大家族与荣氏企业。学生活动:分析历史资料,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1)最后被外国公司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8、,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 棉纺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销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做后被吞并。 设计理念:【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工业发展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必然有革命的一面】 小结:导致近代民族工业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具有革命的一面,所以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由于软弱、妥协,最终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成功。 2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师活动(置疑):我们已经纵向了解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你能一句话概括一下发展的特征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设计理念:【承上启下,带出相关问题,激励学生探究】

9、学生活动:分析书中所给的 3 幅照片,说说民族工业在行业发展上的特征。打开彩色地图,分析民族工业分布的地域特点。 深受三座大山压迫总体水平落后-表现在(1)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2)地区发展不平 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三、小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点出应掌握的知识点。 设计理念:【画龙点睛,明确问题,理清学生思路】 四、出谋划策活动 教师活动(出示课件):分析课本上的材料,这段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2毋庸置疑,加入 WTO 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但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大量优

10、质价廉的进口品种冲斥我国市场,对我国民族工业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请你为我们民族工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自由表达。 设计理念:【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1民族工业的产生、初步发展(萌芽阶段)黄金时期萧条破产阶段 洋务运动 甲午战后 一战期间 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 发展原因 发展原因 发展的障碍 2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艰难曲折、落后、不平衡 教学反思 优点: 1、从设计理念来看:设计的起点好,主要针对初二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了解得比较少,而对现实中国工业了解比较多的特点,以此来进行比较,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

11、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昂他们振兴中华的精神。 2、从教学过程看:(1)利用课件展示大量的历史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做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通过历史资料和统计数字进行直观教学(3)整个课堂贯彻了学科整合理念。本节课主要讲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并与相关的地理知识相结合,比如:为什么都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这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而我国的民族工业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所以从自身而言必须认真学习来壮大自己的祖国。 缺点:由于本节课主要利用课件和历史资料、统计数字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师只起辅导作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照顾好全面;同时,课堂进程过快,学生反思的时间比较少。 评课 本节课的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些遥远,对学生而言,是一些非常模糊的知识,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个不利因素,但教师能从一开始就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历史资料,增加学生的信息量,这对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很重要的。与地理学科的知识整合不着痕迹,非常自然,丝毫没有牵强附会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热烈,参与积极,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由于课堂容量较大,课堂进程较快,对于后进生而言不可能全都完成任务,这有待于课后加强复习。 宋晓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