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儒学的兴起(专题一)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468179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  儒学的兴起(专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  儒学的兴起(专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  儒学的兴起(专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  儒学的兴起(专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  儒学的兴起(专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 儒学的兴起(专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 儒学的兴起(专题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二 儒学的兴起儒学的兴起(专题一专题一)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

2、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学时:1 时重点难点: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化的影响。难点:对“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教学建议: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第一目,汉代以对“焚书坑儒”的批判。第二目,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第三目,太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第四目,科举制的实行,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可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思想化方面的特征是秦代“焚书坑儒”

3、后大受限制的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结合相关知识思考: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导入新。一、 “焚书坑儒的批判”讲两个问题:1、秦代“焚书坑儒”的时代背景、过程及评价。讲授时要结合本 P8“学习思考”“为什么秦王朝不禁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分析理解秦代“焚书坑儒”的目的: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化的泛滥。评价: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成为二千年化专制政策的开端。2、汉代以主流化对“焚书坑儒”的批判。“焚书坑儒”被称之为“灭学之祸”,对思想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种批判基本上

4、是中肯的。二、 “罢黜百家”主要讲述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原因及评价1、原因讲授时,让学生结合本知识和“学习思考”,回答这两个问题: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1)汉武帝时代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2)儒学大师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为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3)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从而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化体制和化政策的转变。2、客观评价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化的发展。三、 “太学的出现”1、汉武帝创建太学,建立郡国学校2、太学兴立的标志和影响(1)太学的

5、建立是汉王朝对化教育的重视的表现之一,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2)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为普通地主阶层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3)太学生接受儒学教育,其中的民本思想对他们的观念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东汉形成了太学清议的政治现象。当时太学的议政运动,使黑暗的政治势力被迫有所收敛。建议教师在讲授时,充分利用本已有资如“史学争鸣”、 “学习思考”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使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更接近真实与客观。四、 “科举制的化影响”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引导学生回顾新标历史教科书必修一:从世管制、察举制,再到隋唐开始的科举制。2、科举制的实行对儒学的影响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化生活;另一方面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3、科举制对化影响让学生联系本资如“学习思考” 、 “资料卡片”等,并用辨证的观点从两方面分析,归纳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五、小结:通过对汉代起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与早期儒学加以比较,了解中国古代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各派观点的过程,以此把握中国传统思想化的发展趋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