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试验详细步骤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5467472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工试验详细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详细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详细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详细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详细步骤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工试验详细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工试验详细步骤(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实验一实验一 土的密度土的密度(环刀法 、腊封法) 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若用天然状态原状土样测得的密度,称天然密度。 一般常用环刀法或蜡封法测定粘性土的密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测定土的体积的方法不 同。环刀法适用于较均一、可塑的粘性土。蜡封法适用于土中含有粗粒,或者坚硬易碎难 以用环刀切割的土或者试样量少,只有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土样时使用。对于饱和松散 土、淤泥、饱和软粘土,不易取出原状样的土,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在现场测定其天然密 度。砂土、砾石土,可在现场挖坑用灌砂法测定。一、环刀法一、环刀法1基本原理环刀法是用已知质量及容积的环刀,切取土样。使土样的体积与环刀容积一致,这样

2、环刀的容积即为土的体积;称量后,减去环刀的质量就得土的质量。然后计算得土的密度。2仪器设备 (1)环刀:内径为68cm,高为2cm; (2)天平:感量为0.1g; (3)测径卡尺; (4)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油及玻璃板等。 3.操作步骤 (1) 测定环刀的质量及体积 用测径卡尺测量环刀的内径及高度,计算得环刀的体积;然后,将环刀置于天平上称得环刀质量。1m(2) 切取土样在环刀内壁上涂以薄层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表面上,用修土刀把土样削 成略大于环刀的土柱,然后垂直向下轻压环刀,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为止。先削平 环刀上端之余土,使土面与环刀边缘齐平,再置于玻璃板上;然后削环刀刃口

3、一端的余土, 使与环刀刃口齐平。若两面的土有少量剥落,可用切下的碎土轻轻补上。 (3)测定环刀和土样之质量擦净环刀外壁,称量环刀和土样的质量,准确至0.1g。2m(4)计算土的密度Vmm12式中:土的密度,gcm3;环刀与土样之质量,g;环刀的质量,2m1mg;土的体积,cm3。计算准确至0.01 gcm3。V (5) 平行测定 本试验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24.注意事项 (1)用环刀切取土样时,必须严格按实验步骤操作,不得急于求成,用力过猛或图省事不削 成土柱,这样就易使土样开裂扰动,结果事倍功半。 (2)修平环刀两端余土时,不得在试样

4、表面往返压抹。对于较软的土,宜先用钢丝锯将土样 锯成几段,然后用环刀切取。二、蜡封法二、蜡封法1. 基本原理 蜡封法是将已知质量的土块浸入融化的石蜡中,使试样有一层蜡的外壳,保持其完 整外形,通过分别称得带有蜡壳的土样在空气中和水中的重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 出试样体积,便可以求得土的密度。 2仪器设备 (1)石蜡及融蜡设备(电炉和锅); (2)天平:感量为0.01 g; (3)其它:切土刀、烧杯、细线、温度计和针等。 3 操作步骤 (1)切取土样 切取体积约 30 cm3土样,削去松浮表土和尖锐棱角,使其成为较整齐的形状;系上细 线,置于天平盘上称得试样的质量。m (2)封蜡 持线将试样

5、徐徐浸入刚过熔点(温度为 5070)的蜡中,待全部浸没后即将试样提出, 重复 23 次,使试样表面复以一薄层蜡膜。注意检查蜡膜中有无气泡;若有用烧热之针刺 破,再用蜡涂平孔口。 (3) 测定试样体积将封蜡试样放在天平上称量,得该试样之质量;用细线将试样吊在天平之一端,并1m浸没于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图 1),称其在水中的质量。将试样从水中取出,擦干蜡封薄m 膜表面水分置于天平上称量检查是否有水进入土样中。若此时试样质量大于浸水前之 封蜡试样质量并超过 0.03 g,则试验应重做。图 1 称封腊试样在水中的质量3(4)计算土的密度 a. 计算试样的体积:12VVV式中:试样体积,cm3;-封蜡试样

6、体积,cm3;蜡膜V1V1 1wmmV2V体积, ,cm3;封蜡试样在水中的质量,g;封蜡试样的质1 2 nmmVm1m量,g;m试样质量,g;水的密度,gcm3;石蜡的密度,常采用092 wngcm3。 b. 计算土的密度:1112wnmm mmmmVV(5)平行测定 本实验须做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平行误差不得大于0.03 gcm3。 4.注意事项 (1) 在封蜡时,应将土样徐徐浸入蜡中并立即提上以免蜡膜产生气泡,并防止土 样扰动。 (2) 称封蜡土样时,应在另一砝码盘中放入一条与缚土样长度相等的细线,以平衡线 的重量。 (4)在称封蜡土样水中质量时,应注意勿使封蜡试样与烧杯

7、壁接触,同时应排除附在 其周围的气泡。实验二实验二 测定土的含水率测定土的含水率(烘干法) 1基本原理 含水率是指土中水分质量与干土质量之比值。湿土在温度为l00105的长时间烘烤 下,土中水分完全被蒸发,土样减轻的质量与完全干燥后土样的质量之比值,即为湿土的 含水率,以百分数表示。测定含水率的方法很多,其区别是使士样干燥的方法不同,常用的有下列几种方法。 (1) 烘干法:将土样置于烘箱中烘烤除去水分。烘干法只能在实验室中有烘箱设备的 条件下进行,一般适用于有机质含量小于5的土,若有机质含量为510,仍允许用 此法,但需注明有机质含量。 (2) 酒精燃烧法:将酒精倒入土样中,燃烧除去其水分。此

8、法适用于野外勘测及施工 等大量测定含水率的情况。酒精燃烧法的测定速度较快,故又称快速法。 (3) 砂土炒干法:砂土中结合水少,可以将它放在铝盒中置于电炉上炒干,直至完全 干燥,测其含水率。 2仪器设备 (1)铝盒2个;4(2)天平:感量为0.01 g; (3)烘箱; (4)干燥器。 3操作步骤 (1) 测湿土的质量先称得铝盒的质量后选取代表性的土样约15g,放人铝盒内,盖紧盒盖,称铝盒加湿土0m的质量。 1m(2)烘干土样 打开盒盖,将盛有土样的铝盒放入烘箱,在温度100105下烘6 h以上至恒重。 (3)测干土的质量 自烘箱中取出铝盒,盖上盒盖,立即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称盒加干土的质量,减去

9、铝2m盒质量即得干土质量。0m(4)按下式计算含水率1220100%mm mm式中:土的含水率,%;铝盒加湿土的质量,g;铝盒加干土的质量,1m2mg;铝盒的质量,g,计算准确至0.1。0m(5)平行测定每一土样须做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误差值如下:含水率 允许平行误差值 40 2.0 4试验记录试验记录试验记录 工程编号 钻孔编号 土样说明 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 盒 土 (g)盒 干土 (g)盒 (g)湿土(g)干土(g)水(g)含水量(g/cm3)盒 号(1)(2)(3)(4)=(1)-(3)(5)=(2)-(3)(6)=(4)-(5)(7)=(6)/(5)平均 含

10、水量含 水 量5注意事项(1)打开土样后,应立即取样称湿土质量,以免水分蒸发。(2)土样必须按要求烘至恒重,否则影响测试精度。5(3)烘干的试样应冷却后称量,防止热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避免天平受热不均影响 称量精度。实验三实验三 土的液限和塑限土的液限和塑限(锥式仪法和搓条法)1基本原理在界限含水率中,意义最大的是从粘流状态过渡到粘塑状态的液限()和从塑态过渡L到半固态的塑限()。土的塑性指数是液限与塑限之差(),是表示土的塑性PPLPI强弱的指标。从理论上讲,液限时,土出现一定的流动阻力,即有最小可量度的抗剪强度。国内外 测定液限的方法,使用两种不同仪器,即瓦氏锥式仪和卡氏碟式仪。前者是前

11、苏联A M瓦西里耶夫研制的。他经多次试验认为,锥角30 、重76g的圆锥体,沉入土体的深度o为10 mm时的含水率就是液限。后者是美国卡萨格兰德专门研制的半圆形铜碟。实验时,将 土平铺碟中,用划刀分成两半,以每秒2次的速率将碟由10 mm高度落下。当下落击数为25 次时,原来被划刀分成两半的土在碟底的合拢长度恰好达到13 mm时的含水率就是液限。通 过计算,对同一种土,用锥式仪测得液限土的抗剪强度为84kPa,用碟式仪测得液限土的 抗剪强度为27kPa。国内外学者多数认为,碟式仪液限的抗剪强度值符合基本物理意义, 但其手续较繁琐,强度带有扰动的性质,方法有改善的必要。锥式仪液限的抗剪强度过大,

12、 所得含水率偏小,但强度属静力性质,测试简易,适当改进可以推广运用。研究表明,瓦 氏圆锥仪下沉17 mm时的含水率,大致相当于用卡氏碟式仪测得的液限,可以等效碟式仪液 限。因此,在使用液限时,应标明是用何种仪器测得的。目前,我国所测得的液限有三种: 锥式仪液限(下沉10 mm);锥式仪液限(下沉L7 mm),等效碟式仪液限;碟式仪液限。 我国一直广泛使用10mm锥式液限仪,积累了大量资料没有特别注明的液限均属于此种液 限。土的塑态与固态间的界限含水率称土的塑限。塑限的测定依据主要是根据土处于塑态 时可塑成任意形状且不产生裂纹;处于固态时则很难搓成任意形状,若勉强为之,则土面 要发生裂纹或断折等

13、现象。以这两种物理状态为特征,确定塑态和固态的界限。也就是说 当土被搓成一定粗细的土条且表面开始出现裂纹时的含水率,即为塑限。此外,我国还采用圆锥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液限和塑限。它是用瓦氏圆锥仪在专 门的仪器上测定土在不同含水率时的圆锥人土深度,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成圆锥入土深度 与含水率的关系直线。在直线上分别查得圆锥入土深度为17 mm、10 mm和2 mm时的相应含 水率,即为碟式仪液限(等效)、锥式仪液限和塑限。图 2 锥式液限仪61手柄;2锥体;3平衡锤;4试杯;5底座;6试样 2锥式液限仪测液限(一) 仪器设备(1) 铝盒、调土杯及调土刀;(2) 锥式液限仪(图2);(3) 天平:

14、感量为0.01g(4) 筛:孔径为05mm;(5) 磁钵和橡皮头研棒;(6) 烘箱;(7) 干燥器。(二) 操作步骤(1) 制备土样取天然含水率的土样50 g捏碎过筛;若天然土样已风干,则取样80 g研碎,并过0.5 mm筛;加蒸馏水调成糊状,盖上湿布或置保湿器内12h以上,使水分均匀分布。(2)装土样于调土杯中将备好的土样再仔细拌匀一次,然后分层装入试杯中;用手掌轻拍试杯,使杯中空气 逸出;待土样填满后,用调土刀抹平土面,使之与杯缘齐平。(3)放锥 在平衡锥尖部分涂上一薄层凡士林,以姆指和食指执锥柄,使锥尖与试样面接触, 并保持锥体垂直,轻轻松开手指,使锥体在其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注意放锥时

15、要平稳, 避免产生冲击力。 放锥15s后,观察锥体沉入土中的深度,以土样表面与锥接触处为准;若恰为 10mm(锥上有刻度标志),则认为这时的含水率就为液限。若锥体入土深度大于或小于10mm 时,表示试样含水率大于或小于液限;此时,应挖去沾有凡士林的土,取出全部试样放在 调土杯中,使水分蒸发或加蒸馏水重新调匀,直至锥体下沉深度恰为10 mm时为止。有些圆锥还刻有17 mm的标志,若锥体下沉深度恰为17 mm,此时的含水率即为17mm液 限,等效碟式液限。(4)测液限含水率将所测得的合格试样,挖出沾有凡士林的部分,取锥体附近试样少许(约1520 g)放 入铝盒中测定其含水率,此含水率即为液限。(5)平行测定本实验须做两次平行测定,计算准确至01,取其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实验的 平行差值不得大于2。(三) 试验记录试验记录 工程编号 钻孔编号 土样说明 试验者 计算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