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棉配套技术应用与推广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464327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采棉配套技术应用与推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机采棉配套技术应用与推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机采棉配套技术应用与推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机采棉配套技术应用与推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采棉配套技术应用与推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采棉配套技术应用与推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采棉配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机采棉配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巴依勒克棉花是农五师我团的主要经济作物,由于拾花劳力日益紧缺和拾花价格不断上涨,人工采棉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实施机采棉,一方面可缓解本地区拾花劳力的短缺;另一方面可提高植棉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拾花费用,增加职工收入。因此,大面积推广机采棉种植势在必行。2011 年我团十二连棉花种植模式全部为机采棉,实施机械采收 1.1 万亩,通过机采棉配套栽培技术与机械采收的应用,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采棉配套技术。1. 机采棉各项技术措施的应用1.1 品种选择机采棉种植品种需选择早熟性好、抗病虫性好、优质高产、株型紧凑,叶片大小适中,对脱叶剂敏感,抗倒

2、伏,中上部结铃性好,吐絮集中,含絮力适中的品种。在种植布局上品种搭配使用也很重要,按生育期排列,早熟品种应占机采棉面积的 40%以上。便于田间管理,可有效提前采收期,降低棉田间吐絮过于集中的风险,大大缓解采收压力。1.2 地块选择机采棉要选择地势平坦、条田正规、棉花长势均匀、产量好、集中连片、道路畅通的地块。这样既便于田间管理,又便于机械采收提高工作效率。1.3 播种模式播种模式采用 2 膜 12 行(63 cm + l2 cm) 9.05 cm 配置,膜宽 2 m,机械式膜上精量点播,1 管 2 行膜下滴灌,滴灌带 1.8-2L/h,理论株数 1.96 万株/667 m2。1.4 田间管理机

3、采棉在管理上与膜下滴灌高密度植棉技术基本一致,重点突出“密植” “早熟” 。高密度种植收获株数要达到 1.5 万株/667 m2 以上,有利于“早”管技术措施的实施,其中主要在田间管理上突出“早”字,适期早播种、早放苗、早定苗、早中耕、早打顶、早防病虫草害,促进棉花早发育,实现早熟稳产高产。1.4.1 科学化调由于机采棉对棉花始果节高度要求高,不能低于 20 cm,否则将影响棉花采净率。为此,机采棉与常规棉不同之处在于苗期化调,一般机采棉在二叶期不化调或轻调,而常规棉在苗齐后即可化调。其它时期跟常规棉一样,应采取“早控、轻控、勤控“的原则,全生育期一般化调 5-7 次,化调时要与灌水紧密配合。

4、通过科学化调将始果节高度控制在 20-22cm, 主茎节间长度 6-7cm,收获前株高 70-75cm。1.4.2 适时打顶打顶工作在机采棉田管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原则。总果枝数达到 9 -10 万台/667 m2,即可开始打顶,即使总果枝数达不到要求,打顶工作也必须在 7 月 5 日之前结束。打顶持续时间不宜超过 3 天。1.4.3 合理灌水为最终实现“早熟” ,机采棉在灌水管理上重点保证棉花后期不贪青、不早衰,正常吐絮。为此,本地所有棉田 8 月 20 日必须停止灌水。施药前后的补水工作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田间墒情确定是否补水,需补水时水

5、量必须控制在 10m3/667m2 以内。1.5 脱叶催熟脱叶催熟技术在整个机采棉配套技术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受前期棉花管理基础和施药时气候状况的影响,而脱叶催熟效果的好坏又影响到棉花产量和机械采收。是我们推广机采棉需要着重掌握的技术。1.5.1 喷施脱叶催熟剂的时间总的要求:气温适宜,棉花基本成熟。为此,确定喷施脱叶催熟剂最佳时间的依据:(1)施药前后 3- 5d 内最低气温不低于 12,施药后 24 小时无雨。施药时气温越高脱叶催熟效果越好;反之,将失去喷施脱叶剂的意义。(2)棉花顶部铃的龄期达到 45d,棉田自然吐絮率不低于 30%,以减少脱叶催熟剂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我区正常

6、年份喷施脱叶催熟剂的最佳时间为 9 月上中旬,12 天内的时间,不易过早或过晚。施药期内要合理安排时间,将施药时间与机采时间、机采速度相对应,根据播种顺序和条田情况,以条田为单位进行分批次施药,进一步降低棉田间吐絮过于集中的风险,达到既满足机械采收又能适时采收的效果。1.5.2 脱叶催熟剂的配方及用量温度是影响脱叶催熟效果的主要因素。2011 年 9 月气温较为正常,棉花生育进程也较为正常,因此使用配方为 667m2 用朝脱 45g + 乙烯利 50 g,经过二次稀释,兑水 50-60L机力喷施。1.5.3 喷施前准备对拖拉机行走路线进行分行,便于驾驶员操作;选择使用离地间隙高的拖拉机,在每个

7、车轮前安装分行器,减少对棉株的损伤;各吊喷头安装可靠,间距、角度适宜,吊喷杆既有一定刚性,又有弹性,避免挂损棉花。1.5.4 喷施质量要求要求药剂喷施雾化质量好,棉株上中下部叶片都能喷到,着药均匀,不重不漏,到头到边。1.6 机械采收1.6.1 机械采收前的准备(1)清除田间杂草及异物,防止损坏采棉机工作部件,降低机采籽棉的含杂率;(2) 补水工作结束后,回收滴灌地里的横向支管,接头处用土压好以防滴灌带进人采棉机; (3)对田间的埂子和凹坑进行平整,保证采棉机行驶平稳,对地头地边的阴井、出地桩、湿地等要做好明显标记;(4)对地头 15m 进行人工采摘,清理棉杆、地膜、树枝、石块等杂物,便于机车

8、转弯、堆卸棉花;(5) 查看通往棉田的道路、桥梁是否能安全通行;(6)备足拉运棉花的车辆,不误采收。1.6.2 采收要适时采收,喷施脱叶催熟剂 18-25 d 后棉花脱叶率达到 95%以上、吐絮率达 90%以上时即可进行机采。采棉机作业速度控制在 4-5km/h。作业质量要求:采净率达 95%以上,总损失率不超过 4%。其中:挂枝损失 0.8%,遗留棉 1.5%,撞落棉 1.7%,含杂率在 10%以下。1.6.3 安全注意事项(1) 必须配备灭火器、防火罩、阻燃蓬布、蓄水罐、铁锹等消防设备。(2)棉花拉运机车辆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3)禁止任何人在田间、地头和机车下休息。(4) 禁止任何人在作

9、业区内吸烟,夜间不能用明火照明,(5) 禁止在高压线下装卸棉花。2.效益分析2.1 采摘费用机械采收费用以产量 350kg/667m2 计算,采收费 225 元/667m2,药剂、农机费 36 元/667m2,烘干、去杂费 35 元/667m2,拉运、装卸费 35 元/667m2,合计 331 元/667m2。人工采摘费用,以产量 389kg/667m2 计算(机采棉比常规手采棉减产 10%左右) ,采摘费 661.3元/667m2,拉运、装卸费 35 元/667m2,生活及其他费用 136 元/667m2,合计 832.3 元/667m2。机械采收费比人工采摘费节省 501.3 元/667m

10、2。 (机采棉采摘费以面积计算,产量越高成本越低)2.2 产值对比人工采摘籽棉单价以 7.00 元/kg 计算,产值 2723 元/667m2;机采籽棉单价以 6.70 元/kg 计算,产值 2345 元/667m2。机械采收产值比人工采摘产值少 378 元/667m2。2.3 效益对比2011 年机械采收与人工采摘棉花种植成本费用基本相同,机械采收比人工采摘增收123.3 元/667m2,效益较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市场因素不稳定。由于去年棉花价格高和今年拾花劳动力紧张,促使人工采摘费升高到 1.7 元/kg 以上,采摘费用差距拉大;而棉花价格则有所降低,使得产值差距缩小,效益显现。3.存在的问

11、题及应对措施3.1 机采棉高产优质早熟品种选育工作滞后,需加强选育新品种的工作力度,为机采棉增产增收奠定基础。3.2 职工对机采棉的认识比较片面,管理有误区。需加强职工培训力度,正确引导职工进行管理。3.3 今年团场加大机采棉收花力度,扩充了加工设备和存放场地,使棉花不落地,直接进入加工厂。职工在节约了劳动成本,省心,机采效益又较明显的情况下,机采热情高涨,机采面积迅速扩大。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本地昼夜温差大,棉花早晚回潮,水分超标不能采收,致使采收时间压缩。一方面职工要求采收及时,采棉机追求效益,另一方面加工厂要防止棉花霉变,三者之间的需求矛盾,给采收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协调好三者的关系,需要大家继续探讨和摸索。 3.4 加强技术合作,探讨新型机采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推动机采棉更好更快的发展。目目 录录(示例示例)1 前言.11.1 本文研究背景.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31.3 研究目的和意义.52 *.62.1 *.62.2 *.72.3 *.83 *.93.1 *.93.2 *.103.3 *.104 结论与建议.11后记.12参考文献.13附录.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多媒体应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