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详细要点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462035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详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详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详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详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详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详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课件详细要点(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一般人常称本病为“缺钙”,这是错 误的,应是缺乏维生素 D。病因:在人体骨骼的发育过程中,维生素 D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婴幼儿期生长发育旺盛, 骨骼的生长发育迅速,因此需要足量的维生素 D 才能维持正常的骨骼发育,当维生素 D 缺 乏时,即可引起本病。一、维生素 D 缺乏的常见原因是: 1、阳光照射不足。因此缺乏室外活动的孩子,接触阳光少,易患本病。 2、食物中含维生素 D 不足。乳类中含维生素很少,如单纯乳类喂养不另加维生素 D 制剂 或少晒太阳,可发生维生素 D 缺乏。 3、某些婴幼儿生长发育过快,维生素 D

2、供不应求。 4、胃肠、肝胆、肾等疾病可影响维生素 D 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5、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适宜(2:1 易于吸收) ,亦可导致佝偻病的发生。 6、过多的谷类食物含有大量植物酸,可与小肠中的钙、磷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人体不易 吸收。二、临床表现: 1、早期常烦躁不安,爱哭闹,睡觉易惊醒,汗多,特别是入睡后头部多汗,由于汗的刺激 不舒服,故头常在枕头上摩擦,使脑后枕部半圈秃发,医学上称“枕秃”。 2、以后逐渐出现骨骼改变,如前囟门闭合延迟(正常应在 1.5 岁前闭合) ,出牙晚,可晚 至 1 岁才出牙,头较大呈方形,助骨下缘外翻,鸡胸、 “O”形腿等。 3、到医院做血液化验可发现

3、钙、磷含量偏低。三、治疗: 1、主要治疗是补给维生素 D,轻度佝偻病每日口服维生素 D1000-2000 单位;中度佝偻病 每日口服维生素 D2000-5000 单位;重症佝偻病每日口服维生素 D5000-10000 单位。具体 情况应遵医嘱。 2、如饮食中含钙量不足,可适当口服活性钙。注意不要长期过量服维生素 D,以免维生素 D 中毒,但可服预防量至 2-3 岁,2-3 岁后佝偻病已静止,无须再用鱼肝油预防。每日用维 生素 D 治疗量较大者,不宜用鱼肝油(鱼肝油中含维生素 A 与 D)而用单纯维生素 D 制 剂,以免发生维生素 A 中毒。预防: 1、鼓励母乳喂养,坚持母乳喂养 8 个月。 2

4、、自出生后 2 周起,每日应给宝宝口服维生素 D 预防量 400 单位。 3、多吃富含 VD 和钙的食物,如蛋黄,肝类,鱼类,奶类,豆类、虾皮等,不要吃过多的 油脂类和盐,以免影响钙在体内的吸收。 4、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皮肤中的 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照射转变成 VD, 这是最廉价安全的 VD 来源,每 1 平方厘米皮肤经照射半小时即可产生 20ug VD,每日晒 1-2 小时即可满足需要。第三节 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佝偻病(rickets)和骨软化症(osteomalacia)是以骨基质钙盐沉着障碍为主的慢性全身性 疾病,表现为骨组织内类骨组织(未钙化骨基质)的过多聚积。病变如发

5、生在生长中的骨 骼,则成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称为婴幼儿佝偻病。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儿童者,称为晚 期佝偻病,较为少见。病变如发生在成年人,骨的生长已停止者,则称为骨软化症。佝偻 病和骨软化症在病因及病变方面基本相同。 病因和发病机制 佝偻病和骨软化症主要是维生素 D 缺乏,钙磷代谢障碍,类骨组织钙化不良所造成的骨骼 病变。 维生素 D 为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以维生素 D2(麦角钙化醇)尤其以维生素 D3(胆钙化 醇)较为重要,两者代谢和功能类同。维生素 D 可来自食物,维生素 D2的前身物质麦角 固醇存在于植物和谷物中,在体内外经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化为人体能吸收的维生素 D2;维 生素 D3主要存

6、在于肝、奶、和蛋黄中,以鱼肝油含量最多。食物来源的维生素 D 在小肠 以乳糜微粒形式吸收,与胆汁酸盐的作用有关。维生素 D 的另一重要来源为体内合成,日 光中紫外线使表皮基底细胞内的维生素 D2前身麦角固醇和大量存在的维生素 D3前身 7-脱 氢胆固醇(在体内由胆固醇脱氢而成)转化为维生素 D2和维生素 D3。维生素 D2和 D3为 非活性物质,可与血浆中的 -1 球蛋白结合储存于脂肪组织中。血液中维生素 D2和 D3经 肝细胞线粒体中 25-羟化酶的作用,转化为 25-羟维生素 D2(25-OHD2)和 25-羟维生素 D3(25-OHD3)后才具有活性。以后又经肾小管上皮 -1 羟化酶进一

7、步羟化为 1,25-二羟维 生素 D2(1,25-(OH)2D2)和 1,25-二羟维生素 D3(1,25-(OH)2D3) ,活性大大提高,而有类 似于激素的作用。1,25-(OH)2D 受其自身合成的反馈调节,血浆中 1,25-(OH)2D 浓度升高可 抑制肝内 25-羟化酶的作用,使 25-OHD 和 1,25-(OH)2D 形成减少;反之,则增加。它还受 血清钙、磷浓度和甲状旁腺激素以及降钙素的调节。低血钙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 使肾 -1 羟化酶活性增高,1,25-(OH)2D 合成增加;高血钙时则相反。低血磷时亦可增加 1,25(OH)2D 的合成。 维生素 D 通过对小肠、肾

8、和骨三个靶器官的作用,维持和调节血浆钙和磷的水平,它对骺 板软骨和类骨组织的钙化是必不可少的。1,25-(OH)2D 明确地促进小肠粘膜上皮对钙磷 的吸收。目前认为是通过受体基因介导作用(receptor-gene mediated function)实现的, 1,25-(OH)2D 与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促进 mRNA 转录和合成特异的钙磷输送蛋白,从而 增加钙磷的吸收。1,25-(OH02D 可促进肾近曲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但其作用较弱且尚 不完全明确,需与甲状旁腺激素协同作用。1,25-(OH)2D 对骨有二种相反的作用。一方 面,骨是人体的钙库,当血钙降低时,1,25-(OH)2D 与

9、甲状旁腺激素协同作用,从骨回吸收 钙磷,维持血浆钙磷的正常浓度。其机制是很可能通过破骨细胞的作用,使骨盐溶解。亦 有证据表明,它们可能通过抑制骨母细胞合成型胶原,使骨重建暂停,骨盐被回吸收。 另一方面,1,25-(OH)2D 促进骺板软骨和类骨组织的钙化,这与它和甲状旁腺激素维持钙、 磷在血浆中的饱和状态有关,有利于骨盐的沉积。亦有人认为 1,25-(OH)2D 可增加类骨组 织中钙结合蛋白,即骨钙蛋白(osteocalcin)和骨联蛋白(osteonectin)的合成有关,它们 使类骨周围组织液中的钙和磷与类骨中的型胶原分子结合,类骨因此而钙化。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或骨软化病多见于骨骼

10、生长快、对维生素 D 需要量高的婴幼儿和妊 娠妇女或多产妇。维生素 D 摄入不足,尤其是日光照射不足是重要的原因,因占人体需要 量 80的维生素 D 可来自体内合成。此外,胃肠以及胆道疾患,影响脂溶性维生素 D 和 钙磷的吸收,也是原因之一。 维生素 D 缺乏,主要是 1,25-(OH)2D3缺乏时,钙磷从肠道吸收减少,导致血钙磷下降,而 促使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骨质脱钙,使血钙维持正常,但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减少,使尿磷增加而血磷减少。这样,维生素 D 缺乏时,血钙在正常或偏低水平,而血磷减 少。结果使钙磷浓度积(正常在 3440)降低,钙磷不能在骨基质中充分沉积,导致类骨 组织大量堆积

11、,造成佝偻病或骨软化病。 严重的肝损害时,肝细胞 25-羟化酶合成障碍,维生素 D 羟化不足,而引起肝性佝偻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管合成 -1 羟化酶不足,而使 1,25-(OH)2D 减少,钙磷吸收减少, 又因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磷酸盐潴留,以致血磷偏高,血钙则减少。另外,肾小管分泌 H+和重碳酸盐重吸收障碍,亦使钙排出增加。上述改变促使甲状旁腺分泌增加,骨质脱钙, 钙盐沉积障碍,而引起肾性佝偻病。 病理变化 1佝偻病病理变化 佝偻病时由于膜内化骨及软骨化骨的钙化过程均发生障碍,因此长骨 和扁骨均同样受累。 (1)四肢长管状骨:骺板软骨、干骺端及骨干均可不同程度受累。骺板软骨是骨生长最

12、活 跃的部位,正常时软骨内化骨必须通过软骨细胞增生区内软骨细胞和基质不断退化和钙化 以及不断被破骨细胞清除、吸收,同时血管和骨母细胞侵入形成类骨组织,进而钙化成骨 组织。佝偻病时,软骨细胞增生区钙化、吸收受阻,软骨组织大量堆积并突向干骺端侧, 呈半岛样或舌状生长(图 17-10) 。同时软骨区内所形成的类骨组织也不能钙化或钙化明显 不足,从而构成软骨组织和干骺端类骨组织相互混杂的中间带,致使在正常状态下本应呈 一条整齐面狭窄的骨骺线显著增宽,而且变得参差不齐,在 X 线片上构成骺板软骨带明显 增宽,钙化带模糊不清呈毛刷状。此外干骺端下的骨膜内化骨也有钙化障碍及类骨组织堆 积,使干骺端膨大增宽,

13、X 线片上呈杯口状改变。骨干的骨膜内化骨同样也有钙化障碍, 因此骨皮质表面和骨皮质的近髓腔侧,都有大量类骨组织堆积,使骨髓腔变窄,长骨横径 增加。由于骨质缺钙,类骨组织缺乏承受力,在重力作用下长骨骨干可变弯曲,尤以胫骨 和股骨最易变形,形成 X 形腿或 O 形腿。以 O 形腿为多见。图 17-10 佝偻病的骨软骨交界处(肋骨) 骨骺线不整齐、变宽、软骨呈舌状向骨干伸展 (2)颅骨及肋骨:在婴幼儿颅骨的病变常很明显,常在佝偻病的早期即可出现。颅骨骨缝 及囟门闭合常延迟或不完全,因此头形常较大,囟门部呈结缔组织性膜样结构。此外,由 于额骨前面的两个骨化中心和顶骨的两个骨化中心都在膜内骨化过程中发生

14、钙化障碍,因 此类骨组织在颅骨的四角堆积并向表面隆起,形成方形颅。颅骨由于骨化停止,严重者骨 质菲薄,批压时凹陷,并有如乒乓球样的弹性感。 肋骨和肋软骨结合处的改变与长骨骺板及干骺端的改变相似,由于软骨及骨样组织的堆积, 致使肋骨和肋软骨的结合部呈结节状隆起。因多个肋骨同时受累,故结节状隆起排列成行, 形似串珠,称为佝偻病串珠(rachitic rosary) (图 17-11) ,常是佝偻病的较早期表现之一。此外,肋骨因含钙量少,缺乏韧性,同时由于膈在呼吸时的长期牵拉,在胸壁前部左右两 侧各形成横行的沟形凹陷,称为 Harrison 沟。又因在呼吸时,肋骨受肋间肌的牵拉而下陷, 使胸骨相对向

15、前突出,形成鸡胸畸形。图 17-11 佝偻病的肋骨 肋骨和肋软骨结合部呈结节状隆起,排列成行,形似串珠 除上述常见的佝偻病改变外,还有两种较少见的佝偻病,即先天性或胎儿性佝偻病,在 婴儿出生时已有佝偻病表现,主要是由于母亲在怀孕时有严重的维生素缺乏所致。晚期 佝偻病,多见于北方地区,发病多在 10 岁以后的儿童,故其改变介乎婴幼儿佝偻病和骨软 化症之间。因此时颅骨的骨化已基本完成,而肋骨生长较慢,故方形颅和肋骨串珠等均不 显著。骨骼生长较慢,严重时可形成侏儒畸形。 2骨软化症病理变化 骨软化症发生于成人,其改变与佝偻病相似。因成人的骨发育已停 止,故其改变限于膜性化骨的钙化障碍,致过量的类骨组

16、织堆积在骨的表面,骨质变软, 同时因为承重力减弱而导致各种畸形,常见的有骨盆畸形,脊柱侧突及长骨弯曲等。骨盆 畸形表现为骨盆的前后径及左右径均变短,耻骨联合处变尖而向前突出,呈鸟喙状,称为 喙状骨盆。 附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指骨小梁的数量绝对值减少,而骨小梁的结构及骨基质的钙 化均正常,因此与骨软化不同,故也有人称之为骨质缺乏症(osteopenia) 。骨质疏松乃由 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形成减少或骨吸收增强或两者兼而有之所致。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局限 型与弥漫型两种。 1局限型骨质疏松症(或废用性骨质疏松症) 多因患肢的长期不活动或瘫痪引起,如见 于小儿麻痹症或骨结核治疗时,大约数周内即可出现,表现为松质骨的小梁减少、变细, 皮质骨变薄、变疏松。X 线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病变为灶性,特别在软骨下的关节或干骺 端明显,可能因该处骨质代谢较旺盛所致。在肌肉恢复运动时,骨小梁形成增加,可逐渐 恢复正常状态,尤其在小儿比较明显。 2全身性骨质疏松症 由于:营养缺乏:如蛋白质、钙或维生素 C 或 D 缺乏。多种 内分泌系统疾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