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的干扰分析及解决措施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460701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频器的干扰分析及解决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变频器的干扰分析及解决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变频器的干扰分析及解决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变频器的干扰分析及解决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变频器的干扰分析及解决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频器的干扰分析及解决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频器的干扰分析及解决措施变频器的干扰分析及解决措施随着变频器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其调速范围宽,精度高,节能效果好,系统稳定可靠等一系列优点,给企业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但也使人们深深体会到它带来的干扰问题,严重时会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象这类的干扰问题,原因查找起来比较困难,给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以下就此类问题作简要分析。变频器干扰问题一般分为三类:(1) 变频器自身干扰;(2) 外界设备产生的电磁波对变频器干扰;(3) 变频器对其它弱电设备干扰。2 干扰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及解决办法2.1 干扰形成的原因变频器主要由整流电路,逆变电路,控制电路组成,其中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由电力电子器件

2、组成,电力电子器件具有非线性特性,当变频器运行时,它要进行快速开关动作,因而产生高次谐波,这样变频器输出波形除基波外还含有大量高次谐波。无论是哪一种干扰类型,高次谐波是变频器产生干扰的主要原因。2.2 干扰的主要表现变频器出现干扰的主要表现是:(1) 电机速度不稳, 时快时慢;(2) 电机有时自动停机;(3) 操作任何按钮(包括变频器上按钮)电机都停不下来。2.3 解决干扰的办法(1) 接地端子以“第三种方式”接地(单独接地), 接地线愈短愈好, 而且必须接地良好;(2) 控制回路线使用屏蔽线,而且屏蔽线远端屏蔽层悬空,近端接地;(3) 根据产品要求, 合理布线, 强电和弱电分离, 保持一定距

3、离, 避免变频器动力线与信号线平行布线, 应分散布线;(4) 增加抗无线干扰滤波器,变频器输入和输出抗干扰滤波器或电抗器;(5) 采取防止电磁感应的屏蔽措施,甚至可将变频器用金属铁箱屏蔽起来;(6) 适当降低载波频率;(7) 若用通讯功能,RS485 通讯线用双绞线。3 干扰源分析及抗干扰措施3.1 变频器本身的干扰电机经常停不下来,按任何按钮(包括变频器上按钮)都不管用,经查配电柜里接地地线没有连接到大地。我们国家供电系统一般都是三相四线制,若工厂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即电源接地形式为 TN 或 TT) ,可以把配电柜里地线连接到中性线上。一些乡镇企业不重视地线连接,机床出厂时,按照 G

4、B/T5226.1-1996 标准,地线与中性线是严格分开的,配电柜里中性线有专用接线端子“N”,地线有专用接地螺钉。由于该用户从变压器过来三根相线和一根中性线,只把中性线接到“N”端子上,而地线没有和中性线相连,虽说控制线使用了屏蔽线,屏蔽层也接到了接地螺钉,但没有和大地相连, 起不到屏蔽作用,导致了变频器因干扰失控电机停不下来。把配电柜里中性线和地线连接后即恢复正常,也可以把配电柜里地线直接接到大地。许多用户都是采取把地线与中性线相连的办法,但是采用这种办法存在弊端,就是假如中性线断开, 启动机床某一动作, 可能使机床带电, 对人身造成安全危胁。这种干扰属于变频器本身干扰类型。3.2 外界

5、设备对变频器的干扰电机偶尔停不下来,经检查屏蔽层接地正确良好,降低载波频率不起作用。变频器输入侧及输出侧加磁环滤波器不起作用,后来发现,机床配电柜相邻房间是动力配电室,变频器离配电室配电柜大约有 1.5m,全厂有 3 台 30kW 电炉和两台 45kW 机床用电机,配电室配电柜有大电流流过,在电流周围有较强磁场,干扰了变频器正常工作,把机床配电柜远离配电室后即恢复正常,这属于外界设备对变频器干扰。3.3 变频器对外界设备的干扰起动变频器后,机床报警,经查找,电机线和监视电机的接近开关线穿在一根管里,接近开关接在 PC 机的输入端,当起动变频器后,高次谐波干扰了接近开关信号,使 PC 机误动作,产生机床报警,把穿在同一根管里的接近开关线或电机线任何一种改为屏蔽线后即恢复正常,这属于变频器对外界弱电设备干扰。3.4 高次谐波对电源的干扰同一个车间有几台设备,有变频调速的,有直流调速的,当起动变频调速后,相邻直流调速设备速度不稳,时快时慢,这是由于输入侧高次谐波引起的,在输入侧加电抗器后即恢复正常,这是属于高次谐波对电源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