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学案(最新教科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446717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学案(最新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学案(最新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学案(最新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学案(最新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学案(最新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学案(最新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学案(最新教科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学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学案(最新教科版最新教科版)三上品社学案 第五单元 有趣的家乡风情主题一 我喜欢过年【学习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体会家乡过春节时的习俗对生活的影响。 2养成对传统化的热爱之情和重视亲情、友情的美好情愫。【重点难点】了解过春节的风俗习惯,通过亲身体验,亲身参与,在开放式活动中去充分体验,充分获得,充分感悟。【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各种节日的相关资料。 2思考:家乡过春节时的习俗对生活的影响有哪些?【堂助学】一、交流与质疑: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2)家乡过春节时的习

2、俗对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二、合作探究:活动一:交流过年最深的印象:交流过年的历,说说在记忆中,你对过年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根据学生答案,引导学生概括、分类: “饮食、装饰、祝福、其它) 活动二:家乡的节日化、习俗:(1)学生在日历上找传统节日并写在黑板上,或用其他形式展示出。(2)这么多节日,你最喜欢过什么节日呢?说说你最难忘的一次过节经历吧! (3)你知道家乡过节时存在的不良习惯? (4)师生讨论:怎样才能让节日过得有意义?三、达标练习:(一)填空1、 我们最熟悉、最喜庆的节日是 ,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明天的追求。2、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 、 、 、 等。也有充满地域特色

3、的地方节日:如 、 等。3、农历 是春节,农历 是中秋节。(二)判断1、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圣诞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 )2、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贴“福”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3、 “中国结”象征着中华民族心连心、团结向上的精神。 ( )4、过年接财神、祭门神是一种很有意义的风俗习惯。 ( )(三)连线题春 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农历正月初一重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农历九月初九(四)填表。快过年了,给你的亲人说说吉利话吧!送给爷爷奶奶的话:送给爸爸妈妈的话:送给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话:(五)实践活动:调查家乡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及相关的传说故事

4、。【外拓展】1、分组制订一个过节的计划,可以是元旦、春节或其他节日。2、搜集有关节日的故事传说等,写下并想一想,怎样过才更有意义?三上品社学案 第五单元 有趣的家乡风情主题二 家乡的风味小吃【学习目标】1通过查找资料、观察实物和图片,了解一些家乡的风味小吃的特点、历、制作方法,知道其化特点和价值。 2了解家乡的饮食化,体会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风味小吃是美味。主动地了解更多的家乡风味小吃。热爱自己的家乡。【前准备】1调查、搜集有关家乡的风味小吃的相关资料。 2思考:家乡的风味小吃的化特点和价值?【堂助学】一、交流与质疑:呈现一组有特色的小吃,小组讨论

5、交流下列问题:(1)在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有名的风味小吃呢? (2)家乡有名的风味小吃的化特点和价值有哪些呢? 二、合作探究:活动一:介绍特色小吃: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说说我们家乡有哪些特色风味小吃。这种小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重点写出一、二种即可)活动二:介绍、制作风味小吃:(1)介绍家乡风味小吃是如何制作的? (2)你能创造出新式的小吃吗? (3)你看看他们今天要做的小吃是什么?带了哪些材料?如何动手制作?活动三:为家乡风味小吃做广告:结合风味小吃的化特点和价值设计广告语。三、达标练习:(一)填空1有些小吃我们自己动手做的,吃起总会有一种 。2 ,感受家乡风俗。3 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 ,每

6、种小吃都会有自己 、 、,也可能给家乡经济带发展的契机。(二)选择1 每年的 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天人们会以 、 的形式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 )A、五月一日 赛龙舟、包粽子;B、五月五日 吃年糕、包粽子;、五月五日 赛龙舟、包粽子;D、八月十五 赛龙舟、吃月饼。2 中秋佳节指的是每年的 ,人们的主要活动是是 、 。 ( )A、八月十五 赏月、吃月饼;B、正月十五 赏月、闹花灯;、八月十五 赏月、闹花灯。(三)实践活动:为大家介绍一道家乡的风味小吃的做法。家乡的风味小吃名 称原 料制作方法【外拓展】办一份“家乡风味小吃”的手抄报,把自己设计的宣传广告语也记录进去。三上品社学案 第五单元

7、有趣的家乡风情主题三 小城故事多【学习目标】1通过查找资料、观察实物和图片,了解家乡风情中有关地名、建筑、习俗等方面的一些特点。 2了解家乡的故事和民风民俗,探究本地存在的陈规陋习。【重点难点】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家乡的风土人情。2让学生主动地了解更多的家乡故事,热爱自己的家乡。【前准备】调查、搜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堂助学】一、交流与质疑:交流:家乡感兴趣的地名历, 家乡历史名人、革命前辈的一些故事。二、合作探究:活动一:地名的历:把前了解到的地名及其历写下(写出 12 个)活动二:人物故事:交流:历史名人、革命前辈的故事,在家乡的什么地方留下他们的

8、足迹呢? 思考: 为什么人们说我们家乡“人杰地灵”呢?活动三:家乡的老房子:交流:我们家乡还留有古老的房子,前你们找到了吗?在哪儿找到的?我们说一说,老房子的样式与特点。活动四:小姑当新娘 交流:我们家乡有许多的民俗风情, 说说你参加婚礼的见闻吧! 三、达标练习:(一)填空1、我们的家乡使你感兴趣的地名是 。2、泼水节是 族的风俗。(二)判断1、不管我们是不是习惯,都要尊重别人的风俗。 ( )2、小姨的婚礼太铺张浪费,这样不好! ( )3、我不喜欢老房子,城市里应当全都是楼房才对啊! ( ) 4、婚礼是人生中的大事,举办得越隆重越排场越好。 ( )、端午节吃粽子,门楣上插艾草是为了纪念清代的屈

9、原。 ( )(三)连一连中陵 孔 子长坂坡 秦始皇韶 毛泽东曲 阜 孙中长 城 林则徐虎 门 赵 云(四)简答。人们都说我们的家乡“人杰地灵”,这是什么意思?【外拓展】调查家乡的风俗习惯,填在表格内。(1)调查记录好的风俗不好的风俗我的感想 (2)把搜集到美丽的传说讲给小伙伴听。三上品社学案 第五单元 有趣的家乡风情主题四 一起采风去【学习目标】1通过查找资料、观察实物图片、采风与民俗表演活动,鼓励学生学习民间艺术、传统工艺,升华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从小为继承和发扬家乡优良传统做力所能及的事,自觉抵制低俗化的不良影响。【重点难点】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家乡的风土人情。2让学生主动

10、地了解更多的家乡故事,热爱自己的家乡。 【前准备】调查、搜集家乡有趣的家乡风情、美丽的传说、对联、谜语等资料,了解家乡的饮食、服装、住房方面的特点,学唱一些民歌和地方戏,学一点小手艺。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哪些是好的,哪些是落后的。【堂助学】一、交流与质疑:我们是采取哪些方式去寻找有趣的家乡风情的?二、合作探究:活动一:讨论采风的内容 说一说写下:我们采风的内容有哪几种?活动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些什么?可以演一演小记者搜集故事和传说的过程。活动二:讨论并制定采风计划 出去采风之前,先得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我们得考虑哪些内容?活动三:交流采风收获 你寻找到了哪些有趣的家乡风情呢?写下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11、 活动四:畅谈自己的想法 思考:我们能为为家乡做些什么?面对家乡好的风俗习惯你打算如何发扬呢?落后的风俗习惯你打算如何摒弃呢?三、达标练习:(一)填空1 我们的家乡被称为“天然氧吧”的地方是 。2 开斋节是 族的风俗。3我国 个民族,我们这里最常见的少数民族是 。(二)判断1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圣诞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 )2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贴“福”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 3 “中国结”象征着中华民族心连心、团结向上的精神。 ( ) 4过年接财神、祭门神是一种很有意义的风俗习惯。 ( )(三)简答我们能为为家乡做些什么?面对家乡好的风俗习惯你打算如何发扬呢?落后

12、的风俗习惯你打算如何摒弃呢? 【外拓展】除传统节日外,家乡还有很多特色节日,如万寿节、梨花会、风筝节等。调查家乡的特色节日,说明历。主题一 我喜欢过年(一)填空1、春节2、传统节日:如 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等。地方节日:如 二月二 、泼水节 等。 3、农历 正月初一 是春节,农历 八月十五 是中秋节。(二)判断 1、 2、 3、 4、 (三、四、五) (略)主题二 家乡的风味小吃(一)填空 1特别的滋味 2走进风味小吃3 特色小吃,独到的风味 、制作的方法 、优美的传说 (二)选择 1()2(A)主题三 小城故事多(一)填空1、 (不唯一) 2、 傣 族(二)判断 1、2、 3、 4、 、 (三)连一连中陵 孔 子长坂坡 秦始皇韶 毛泽东曲 阜 孙中长 城 林则徐虎 门 赵 云(四)略主题四 一起采风去(一)填空1、蒙 2、 回 族 3 6 回族 (二)判断1 2 3 4(三)简答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