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山东人育出面包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446683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5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年前,山东人育出面包麦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年前,山东人育出面包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年前,山东人育出面包麦(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化头条1992年1月14日, 北京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鉴 定会现场的会议桌上摆放着琥珀色的PH82-2-2 小麦样品, 以及用这种小麦面粉烘烤的面包。 作为我国第一个高蛋白优质面包小麦品种 的PH82-2-2此次鉴定会通过了专家鉴定, 亩产 量和品质均超过当时德国A9小麦。 它标志着我 国小麦品质育种水平跨入先进国家行列。 PH82- 2-2小麦选育成功, 结束了我国优质面包粉依赖 进口的历史, 每年将为国家节约巨额外汇。 就在此前几个月, 德国小麦品质育种专家霍 恩海姆大学克林教授来北京、 山东讲学时说:“中 国选育出自己的面包小麦, 需要再花20至30年时 间。 ” 取得这项重大科研成果的

2、, 是当时的山东农 业大学冬小麦品质育种课题组副教授张忠义、 梁 作勤和讲师田纪春。一亩地多结200个 “鸡蛋” 1978年, 刚刚毕业留校的田纪春, 跟教过自 己植物生理的张忠义老师搞起了育种。 学校刚恢 复开课, 张忠义到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学家李振生 先生所在的西北农业大学植物所, 开展植物抗性 研究, 发现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的F3 代 “个子高, 像野生的” , 李振生鼓励他 “带回去种 种看! ” “当时, 只是在带学生作分析试验时发现, 这 些种子的蛋白质、 氨基酸含量特别高, 谁也没提 过优质。 ” 山东农业大学小麦品质育种研究室主 任田纪春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仍记忆犹新。

3、 国家 科技大会刚刚召开不久,“科学的春天” 到来了, 这批的种子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咱为什么不育育看, 咱也搞育种, 不能光给 别人作试验报告。 ” 有过吃地瓜 “不挡饱” ,“每天 肚子吃得满满的, 可撑不到时候就饿了” 经历的 张忠义老师, 提出了自己的 “想法” , 他们开始了 以蛋白质含量为目标的育种。 而当时主流育种目 光都盯在产量上, 谁也不提蛋白质含量, 植物生 理也只考虑分析光合作用、 碳固定量等指标。 1981年冬, 农场气温降到零下19, 绝大部 分试验材料受冻害而死, 他们就用幸存的几棵抗 冻植株继续研究。 从1982年等年份株系中选出了 一个, 定名为PH82-

4、2, 并按预先设计的 “分世代, 有侧重, 前期简单, 中期严格, 后期全面” 的技术 路线开展深入研究。 最初选的品系,“蛋白质的含 量是高, 但产量不行, 不抗倒伏” , 虽然抗性、 分 蘖、 成穗、 落黄、 抗干热风等性状都很好, 也能正 常成熟, 但就是个子太高, 麦秆株高达1米多, 跟 野草一样, 极容易倒伏。 课题组使用钴60辐射后, 使这一性状得到极大改善。 “搞育种的从种子种下去就是个盼, 就充满 了希望, 并不感到田间管理太辛苦。 ” 回忆起那些 时光, 田纪春满脸幸福。 2年5代、 2年3代, 从温室, 到坝上草原、 贵州等地加代。 没有科研经费, 田间 调查、 管理就自己

5、带着干粮去; 没有食堂, 就蹲在 地头吃、 自己带着饭到农民家里吃。 每年从4月份 开始到田间, 5月1日20日在农场杂交, 在太阳 下呆得时间长了, 有10多年的时间, 田纪春每年 脖子上、 肩膀上都要脱层皮。 随着科研的开展, 从开始时没有地, 到后来 有了2分地、 1亩地, 到最高时的7亩地, 田间工作 量也成倍地增长。 1982年测出高蛋白含量; 1983年 选出辐射系; 1985年基本稳定; 1986年, 课题组从 抗冻、 抗病的300多个株系中, 筛选出亩产400公 斤、 蛋白质含量15.2%的PH82-2-2新品系。 田纪春说, 当时朴素的想法只是 “让咱国家 的人在吃面粉时,

6、不知不觉每斤面就等于多吃了 两个鸡蛋” 。 普通小麦的蛋白质含量12%13%, 而新育出的种子蛋白质含量高达15%17%, 按 亩产小麦400公斤计算, 每亩地能多产1216公 斤纯蛋白质, 约200多个鸡蛋, 约相当于每斤多出 一个鸡蛋。 后来得知, 当时的提法并 “不完全对” ,因小麦中的蛋白质只相当于鸡蛋的42%,“多说 了一个” , 以后再讲就改成了1个。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国外育种已经是讲究品质、 讲吃的好了, 我 们还在抓产量。 ” 据田纪春介绍, 上世纪80年代, 粮食产量不足仍是困扰我国农业育种的首要课 题。 全国科学大会召开, 才开始提出 “不仅要吃 饱, 而且还要吃好”

7、, 为此, 国务院提出了要发展 “两高一优” 农业, 为品质育种提供了广阔的舞 台。 1984年夏, 全国农产品品质会在南京召开, 课题组认为自己育出的小麦蛋白质含量高,“让 专家们尝尝” , 就特意用新收下来的麦子磨成面 粉, 背到会上, 交给厨师做成馒头。 没想到, 厨师 仍按普通面粉处理,“醒” (发酵)的时间太短, 做 出来的馒头竟然成了又黑又硬的死面疙瘩!“原 来高蛋白小麦就这个样儿? ! ” 有不少人发出疑 问。 为此, 还落了个 “山东的面不发” 的名声。 “别管别人怎么说, 你的品种是最好的, 搞品 质育种是方向。 ” 当时在场的中国农科院王光瑞 研究员专门找到张忠义鼓励他,

8、并愿意提供当时 山农大老师连见都没见过的测定仪器。 “这个品种可能是加工面包最好的品种, 应 该做一下全面品质分析。 ” 河北农业大学作物种 质研究中心的李宗智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刘 光田教授, 也纷纷鼓励。 后来, 李宗智教授还专程 带病前来参加了品种鉴定会。 测定! 从南京开会回来, 课题组开始对新品 种进行生化分析。 由于当时国内搞品质测定的人 很少, 很多仪器设备都没有, 只能用最原始的方 法展开: 面筋含量怎么测? 不知道, 就先用手洗出 面筋来, 再称量计算; 测蛋白质含量, 连最普通的 消化装置也没有, 田纪春就自己设计连续加液装 置, 由于整天在高温下跟浓硫酸、 盐酸和双氧水

9、等腐蚀剂打交道, 衣裤上烧的破洞经常可见, 手 臂的腐蚀白斑一片连一片。 最终, 课题组仅用水 浴锅、 烧杯和计时器等简单器具, 就建立了我国 首个面粉质量评价系统: P值(Pelshenke值: 小麦 粗粉发酵时间)小于30分钟的面团品质差, 6080 分钟的面团可以加工较好的馒头和面条, 大于80分钟的面团才可以加工优质面包。 由此, 奠定了 我国小麦面粉 “优质专用” 的评价基础。 从此, 从麦种到面包和馒头的全过程研 究 育种、 栽培、 成分分析、 加工, 对每种市场 和商业需要的加工品质都进行了监测, 并再将这 些结果反馈到育种中。 1989年东阿县农业局长听说后, 来山农大要 回种

10、子, 一下种了7000亩, 不仅当年平均产量比 其它品种高15%左右, 而且价格也平均比普通小 麦高出0.4元/公斤,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明 显。 由于全国市场上没有做面包粉的麦子, 我国 的优质面包类企业, 都只能从国外买麦子, 而当 时进口的 “金龟粉” 价格竟高达24元/公斤。 PH82- 2-2, 一炮打响。 “PH82-2-2小麦产量与品质兼顾, 在协调高 产与优质的矛盾方面是一个突破, 中国终于有了 自己的面包小麦。 ” 田纪春说, 品质生理生化的研 究, 大大促进了高蛋白面包小麦的选育进程。 1992年1月14日, 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品 种鉴定会现场,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

11、院学部委员、 76岁的庄巧生研究员兴奋地宣布: PH82-2-2以亩 产量400公斤、 蛋白质含量16.7%、 籽粒容重810 830克/升、 沉淀值54.5毫升、 湿面筋45%、 面包体积 827880立方厘米等各项指标均超过国际规定 的优质面包小麦的标准, 成为我国第一个高蛋白 优质面包小麦品种, 这标志着我国小麦品质育种 水平跨入先进国家行列。 消息发布的第二天, 很多世界小麦出口国纷 纷询问我国今后进口小麦的情况, 俄罗斯还通过 代理商积极要求购买这一优质小麦品种。 1993年, PH82-2-2小麦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成为本年度农业成果类最高奖(一等奖空缺), 农 业部将这一品种列为

12、 “八五” 丰收计划推广品种。 这时的东阿县, 已经成方连片种植达10万亩以 上, 年产优质小麦近4000万公斤, 农民增加收入 1000多万元, 开创了我国产业化种植优质小麦的 先河。让小麦既优质又高产 高蛋白优质面包小麦品种PH82-2-2的选育 成功, 标志着我国小麦育种进入了新的阶段, 也为我国育种事业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品质 育种。 “吃饭问题压力大,优质 就不稳定。 ” 回顾 近30年来的小麦品质育种经历的 “三次高潮” , 田 纪春充满感慨。 多年来, 我国要用占世界7%的耕 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吃饱仍是中国粮食生 产的首要问题, 我国真正重视小麦品质改良工作 起始于上世

13、纪70年代末、 80年代初, 随后由于国 内粮食供求的不稳定性, 小麦品质改良也随着产 量的变化, 起起伏伏、 走走停停、 波浪式前进: 粮 食产量上来了,“吃好” 的声音会强些, 一旦出现 粮食紧张, 品质宣传声音就低下去了。 田纪春认为,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仅由专家呼 吁和政府号召不行, 而必须靠市场需求启动、 经 济效益推动、 经济发展决定。 上世纪90年代, 随着 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 的广泛使用, 其 危害很快表现出来。 1997年, 田纪春前瞻性地提 出 “高白度小麦育种” 课题, 宣称 “靠小麦面粉的 自然白 让增白剂下课” , 并选育出了一批高自 然白度的小麦新品种。“当时

14、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10年后事实还是验证了我的判断。 ” 田纪春说。 本世纪初,针对国内外10多年来小麦单产 徘徊不前的局面,田纪春又提出了以高产优质 兼顾为目标的“超级小麦育种”课题,共育出 了54个国家和省审定小麦新品种。其中,济麦 19、泰山9818、淄麦12、烟农19、山农22等20个 小麦新品种都达到了亩产700公斤的超级小麦育 种目标。 同时, 针对我国小麦的需求及生产上存在的 问题, 田纪春提出现阶段我国小麦品质改良的重 点: 改良面筋强度 培育强筋和弱筋小麦品 种, 改良面粉和食品色素 培育高白度馒头小 麦新品种, 改良淀粉特性 培育优质面条小麦 新品种, 改良必需氨基酸、 矿

15、质元素和微量活性 物质含量 培育功能性小麦新品种, 寻求与研 究开发相应的新型食物资源。 田纪春认为, 我国是世界小麦产销大国, 小 麦生产面积、 总产量和进口量都位居世界第一, 在保证国内小麦的生产和供应前提下, 充分利用 小麦产销大国的地位, 以品质改良促进世界小麦 生产意义重大。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春天,常熟人钱谦 益、嘉定人李流芳北上京城会试不第,沿驿道 南归途经山东滕县,此时恰是阳春三月,但见 滕县大道两旁繁花似锦,目不暇接,他们顿时 被眼前的大好景色所吸引,于是并马而行, “贳酒看花”。 十多年后,钱谦益再到滕县旧地,触景生 情,给李流芳写下了滕县寄长蘅的长诗: “滕县春来

16、花万树,花红花白夹烟雾推寻 旧迹如见君,花白如银咏君句” 滕县的花木究竟有什么特别动人之处,竟 让当年的文人学士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翻 阅清代编纂的几部滕县志,可以看到滕县 在那时因花木之盛曾有“花县”之称,为滕县 赢得“花县”美誉的则是明万历年间清正勤政 的县令赵邦清。 赵邦清(1558-1622),字仲一,号乾所,明 真宁(现正宁县)人,万历二十年(壬辰)进士,万 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任滕县县令。滕县(今滕 州市)为古代滕、薛、小邾国旧壤,明清年间, 滕县从辖域到人口一直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 县;北京至南京直至福建、广东的驿道穿越其 中,京杭大运河沿西部而行,交通发达,农商 兴旺。 赵邦清当年能够到滕县任职,应该说是颇 受重用的。谁知他新官到任,正却赶上了滕县 多年不遇的“春旱,夏蝗,秋大水;次年大 饥。饥馑者枕籍于道,人相食”的自然灾害, 这对初入仕途治理一方的官员,不能不说是一种大的考验。 万历二十二年冬,遂昌知县汤显祖路经滕 县时亲眼目睹了这一悲惨状况。他在滕侯赵 仲一实政录序中说:“吾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