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设计——《船长》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446517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教学设计——《船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优秀教学设计——《船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优秀教学设计——《船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优秀教学设计——《船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优秀教学设计——《船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教学设计——《船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教学设计——《船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船长船长fnt size=“6”优秀教学设计船长教学设计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96本获黄石市电教“五优”、 “三新”评比,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先生的短篇小说船长 。 小说叙写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指挥 60 名乘客和船员安然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全集中笔墨,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如运用动作描写,突出人物性格,在客轮遇险后,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下达着命令,一切都在听从他的调遣,危急中还不忘抢救见习水手克莱芒,突出

2、了他果断、坚决、友爱的性格。再如运用特定镜头,展现人物形象。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一个典型的特写镜头,展现了人物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教学对象分析: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说,理解故事的情节不成问题,但是否真正能感受到船长在面临危急时“忠于职守”、 “履行做人之道”的伟大情操呢?为此,我们根据学生具有对船长品质的情感认同,但苦于没有危急时刻的生活体验而难以真正理解船长的行为的特点,选择时机适量运用多媒体手段适应学生特点,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设计理念:语新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应积极提倡自主、合作

3、、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教学理念,本教学将着眼整体,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自主探究,在朗读与静思中深刻感悟,全面提高语素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读,认识本 4 个二类字,理解“井然有序、做人之道”等词语,了解的主要内容。2、体会作者运用对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等描写揭示人物崇高精神,表 达思想感情的写法。(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学习,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品读、感悟;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甚至小辩论) 、班级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3、观看媒体展示的惊险现场,理解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特殊言行。(三)情感与态度自主研读

4、,感受船长哈尔威在海难危急关头,还能忠于职守、从容面对死亡,舍己救人、履行做人之道的崇高精神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教学重点理解重点段落、句子,体会船长哈尔威崇高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运用对比方法,揭示人物品质。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情感激励法媒体设计:多媒体(音频材料说明:1、节选泰坦尼克号中海难危急关头的场景音响效果,展现船上当时混乱的局面以及船长、船员镇定、从容的人物形象;2、朗读,配以悲壮且激昂的音乐,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波澜,与本“零距离”接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设置悬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写的一篇小说船长 。故事发生在英国南安普敦附近,那是 1870 年 3 月

5、17 日的夜晚,船长哈尔威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斯恩西岛,谁也没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逼近“诺曼底”号轮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翻开本。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以亢奋的心情进入新知的探究。二、初读,感知内容。1、 学生放声读,注意读准生字词。2、说说主要讲了什么事?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读,让学生整体感知的内容。三、自主研读,理解体味。1、速读,说说在这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并提炼出研读专题:你觉得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的?3、教师推荐研读方法:(1)用自己

6、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划一划描写船长的句子。(2)自由选择说一说、议一议等方式体会船长的伟大形象 。(3)可以四人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同桌合作学习,也可以自己独立研究。4、学生自主研读,教师巡回指导。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自信心,体现堂教学的开放性。、学生交流,集体讨论。 (以下按学情展开)(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 60 人全都就出去!”指名读,注意“吼”的读法指导。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当时船上很乱)你又是从哪里读懂

7、的?(读相关句子)出示:倾听一段音频资料,想象画面中的情景,谈谈自己的感受?随机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设计意图: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是一种体验。 教学时就是要运用多媒体手段适应学生特点,发挥它的穿透力,串起英雄的精神,让学生从字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这船上,面对这突如其的灾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而船长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再次朗读船长说的话,体会船长的镇定、沉着)设计意图:创设出一个能让学生深入到中去的情境,激发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思考,去体会人们(不仅是船长)的各种表现,从而真正走进中的世界,和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随着阅读的逐步深入,船

8、长的英雄形象也必然会在学生心中渐渐高大、丰满起。(2)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事实上,人们并没有照船长所说的那样做,船上发生了更可怕的事,看看发生了什么? 引导学生读第五自然段。照这样乱下去将意味着什么?(死亡)(3)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引言:然而,局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学生读第 24 自然段。此时,你的心中会有怎样的疑惑呢?(学生质疑,预设:什么是“井然有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指名学生回答。(4)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

9、嘈杂的声音,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这仅仅只是船长与船员的一段对话吗?还是话中有话? 师生参与讨论并交流:你从这段对话中了解到了什么?你再一次感觉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面对猝然而的灾难,可以说是死亡,在惊慌失措的人群中,为什么船长却能够做到如此镇定、沉着呢?(体会人物忠于职守的精神品质) 船长尽到自己的职责了吗?(结合堂的需要,适时展开小型辩论)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对话或表演。设计意图:堂应该是学生的,而不是教师的。堂应该是教师的导,学生真诚的学,真心的学!在的学习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体会船长的威严镇定,

10、临危不惧。通过朗读、辩论、表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思维的撞击和的诵读中,在对内容的深刻领悟中,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四、创设情境,激情品味。1、师小结后,诵读最后三个自然段。2、创设情境:看着船长渐渐消失的身影,这一刻你的心里又会有怎么的疑问呢?(学生质疑)3、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谁能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发散学生思维,思考各种可能性)设计意图:语新程标准指出: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堂活动,并成为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堂教学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体,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涵盖堂教学的全部,恰恰是那些弹性灵活的

11、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使得堂教学精彩纷呈。4、师小结:危难中出英雄。危急时刻,是放弃责任,违背天良,只求独自活命?还是舍己救人,舍生取义?哈尔威船长已经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做出了响亮的回答。让我们再看看船长吧!、自由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进行角色转换,想像说话。假如你就是生还者之一,你想对船长说:假如你就是船长,当你随着船儿慢慢下沉,你想说:假如你就是这艘在英伦海峡上堪称最漂亮的轮船“诺曼底”号,当你身受创伤,目睹遇难的这一幕,你想说:(拿笔写下你想说的吧)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船长人性的美,为他的人性

12、美而感动。6、让我们将无穷的敬意化为美妙的旋律,献给他吧!(学生配乐齐读最后三段)设计意图:阅读是本与读者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建构、互相拥有的过程,需要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唯此,方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语带给他们的快意。使堂洋溢着生命的激情。五、全班学生齐声呼唤船长的名字哈尔威船长!(下)教学感悟:1、引导探究。 语新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逐渐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教学中,教师注意捕捉探究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2、训练语感。以四句话为突破口,运用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悟情。3、体现开放。处理教材开放,不拘泥的原有顺序;问题开放,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写;操作开放,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交流,可以读一读,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演一演,叫好较好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4、放飞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借助电教媒体,透过音频效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角色,加深感受人物的形象。( 友情提醒:查找本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船长)本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