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理论自信与现实自信的迁移及教学对策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44642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理论自信与现实自信的迁移及教学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理论自信与现实自信的迁移及教学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理论自信与现实自信的迁移及教学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理论自信与现实自信的迁移及教学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理论自信与现实自信的迁移及教学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理论自信与现实自信的迁移及教学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理论自信与现实自信的迁移及教学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参赛题目:参赛题目: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理论自信与现实自信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理论自信与现实自信的迁移及教学对策的迁移及教学对策作者:作者: 段洪明段洪明电话号码:电话号码:13170704088工作单位及通信地址:会泽县以礼河联合学校工作单位及通信地址:会泽县以礼河联合学校邮政编码:邮政编码:6542072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理论自信与现实自信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理论自信与现实自信的迁移及教学对策的迁移及教学对策会泽县以礼河联合学校 段洪明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最基本的教育目标之一。但仅靠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的知识,仅能达到理论层面上的自信,尤其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而

2、言,未必达到实际上的自信。只有把自信从课堂中的理论教学延伸到课外生活实践,才能实现从理论自信到现实自信的迁移,让学生做一个真正自信的人 。因此,本文就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如何实现理论自信与现实自信的迁移及教学对策进行探索。关关键词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理论自信 现实自信 迁移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最基本的教育目标之一。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帮助学生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多种版本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皆围绕新课程标准设计了教育学生“自尊自信”的相关课程。这部分课程如果实施得好,就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然而,要让学生真正走向自

3、信的人生道3路,仅靠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的知识,即便知识掌握了,也考了高分,仍只属于理论层面上的自信,未必达到实际上的自信,尤其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很多外部条件和自身素质与城市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这将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如何实现理论自信与现实自信的迁移及教学对策很值得教师探索。如何把自信从课堂中的理论教学延伸到课外生活,实现从理论自信到现实自信的迁移,让学生做一个真正自信的人 ,就这个问题,我做出以下浅析: 一、教一、教师师要灵活使用教法,提高要灵活使用教法,提高“自信自信教育的教育的课课堂效率,堂效率,使学生达到理使

4、学生达到理论层论层面上的自信。面上的自信。从心理学角度讲,自信心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特征。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是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一种方式。自信心强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价值,坚信自己一定成功。 正如爱默生的一句名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可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依据教材,帮助学生理解自信的重要意义,懂得树立自信的方法,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致力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心灵产生共鸣和震撼。首先,引用名人名言启发学生, 例

5、如“天生我材必有用。 ”4李白。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爱默生 “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海伦凯勒 “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 让学生明白这些名言警句蕴含的深刻哲理从而引发对自信的思考。其次,精选成功成才人物的典型事例,激励学生。例如舞蹈千手观音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与心灵的震撼。领舞者邰丽华和 20 位演员全都是聋哑人。邰丽华作为一名残疾人演员,她的艺术道路洒满了艰辛和汗水。最终在众多的舞者中脱颖而出。舞蹈使邰丽华品尝到无穷的欢乐,她那充满自信的笑容也打动

6、了每一位观众。邰丽华的经历告诉我们: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有了成功的积累,就越会有自信,更增添前进的动力。 同时也告诉我们要树立真正的自信,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想办法加以克服和弥补,使之变弱为强,才能有真正的自信。再如我国的跳水运动员郭晶晶在高手林立的奥运场上镇定自若,屡屡击败对手,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微笑着,靠的就是自信心。 再次,通过励志教育,感染学生。21 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勇于探索,敢于竞争、富于创造,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在众多心理素质中,一个人的自信心显得尤其重要。当今世界上,在成功者的队伍里面,很多人并非很聪明,在失败者的人群中很多

7、人并不见得愚笨。其实,有一样东西比聪明更重要,那就是人的信心,一个人的贫5穷很大的程度是信心的缺失所导致,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是信心的成功!不论我们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即便是出生于偏远农村的贫困家庭,我们也没有理由怨天尤人,改变家庭命运已不是靠父母,而是靠我们自己。我们唯有立下远大志向,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才能回报父母,报效祖国。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如举办“我自信、我成功”小论文演讲比赛; 围绕自己和同学的生活故事,以“探索人生的意义”为主题开一次讨论会。活动后,由老师对学生提出寄语并进行总结:自信是一根柱子,能撑起精神的广漠的天空;自信是一片阳光,能驱散迷失者眼前的阴影;自

8、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让我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唱响自信之歌!充满自信地说:“我就是我,家里有我,集体有我,我相信我,大家相信我,成功一定属于我!”二、二、 把把“自信自信”教育从教育从课课堂延伸到堂延伸到课课外,外,实现实现从理从理论论自自信到信到现实现实自信的迁移,自信的迁移,让让学生做一个真正自信的人学生做一个真正自信的人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外界的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更需要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真正实现;使教材成为联系现实生活与实践的桥梁,为思想品德教学更好地走进

9、学生的内心世界提供良好的平台。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误区,必须6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帮助学生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动力,使学习过程成为自觉行动。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 ”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事实如此,人的思想品德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 如何把“自信”教育从

10、课堂延伸到课外生活,实现从理论自信到现实自信的迁移,让学生真正做一个自信的人呢?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一)正确认识认识自己,自己,经经常关注自己的常关注自己的优优点和成就。点和成就。每个人都有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信心较差的人,总想自己的缺点和失败,对自己成功的力量视而不见,当然会越来越没信心。罗丹说过:“在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应该学会尽量发现并欣赏自己的长处,欣赏自身好的品质,用这种欣赏和赞美来增加自己积极的自我意识,增加自我的接受程度和自我价值感,以保持和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7(二)(二)树树立自信的外部形

11、象立自信的外部形象。一个人,保持整洁、得体的仪表;表现得举止端庄,行为规范,落落大方,精神抖擞,就会有发自内心的自信;同时,加强锻炼,保持健美的体形,既能给人留下有修养的印象,对增强自信也很有帮助。 (三)主(三)主动进动进行自我心理暗示行自我心理暗示,对对自己自己进进行正面心理行正面心理强强化化。 当你碰到困难时,一定不要放弃。要坚持对自己说:“我能行!”、 “我很棒!”、 “我能做得更好!” 等等。你重复对自己念叨有信心的词语,是一种很重要的自我正面心理暗示,有利于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这已为心理学的研究所证实。 有一位学生今年参加高考,被清华大学录取,当别人问及他成功的秘籍时,他便脱口说

12、出: “几年来,我经常进行我能考第一名的积极心理暗示,我的成功,自信心起了很大作用。 ” (四)多与自信的人交往,(四)多与自信的人交往,对对自己保持一种自豪感。自己保持一种自豪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一个人如果以一种积极而乐观的、能够欣赏和赞美别人的态度与人相处,经常与胸怀宽广、自信心强的人接触,就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 。同时也会在相处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对自我的肯定,使自己充满自豪感和幸福感,进而增强自信心。 (五)增(五)增强强成功的体成功的体验验,努力提高与,努力提高与发发展自己。展自己。8自我完善是人一生的过程,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经常给自

13、己确定恰当的目标,确定目标时,要注意的是目标要适合,如果目标太低,太容易实现了,不能增强自信心。目标也不能太高,目标太高,不易达到,反而对自信心有所破坏。恰当的目标是:用力跳起来刚能碰到。每一个恰当目标的实现,就是一次成功的体验,多创造成功的记录,积累成功的经验,自己将会更加自信。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我们要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从学生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教学从课堂拓展到生活,引导学生探究、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要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切实关心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使思想品德新课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我负责的合格人才。字数统计;3660 字参考资料:1、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年版)2、 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徐剑3、 人民版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