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446200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教育“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 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 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 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 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 力。下面,就自己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

2、学中开展愉快教育谈一点看法。一、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一、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象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 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注定这节课失败无疑。教师微笑的面容、亲 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 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二、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课二、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课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去品尝学习数学的 乐趣,使课堂产生愉快的气氛。如在进行珠算加

3、法训练时,学生就感到枯燥,若用趣味的故事来进行,将有神奇的效果: “一张纸按毫米算,折叠多少次后,厚度可超过珠穆朗玛峰呢?”有的学生怀疑能否办到,有的说至少也得三天, 这时你告诉学生,分钟内就可办到,但要借助珠算。此刻学生哗然,纷纷动手,在连加次后就远远超出了世界最 高峰。在数学百花园中,趣题比比皆是,如我国的“百鸡问题“、“韩信点兵“、“三人分钱“等,国外的“毕达哥拉斯算题 “、“丢番图和墓志铭“等,都是进行“愉快教育“的好素材。三、要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三、要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 的气氛,这

4、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个,足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 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 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只。“少了多少足?“ “只“这 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只兔子,只鸡“。 四、要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四、要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矗。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所以,我们教师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

5、良好的心理 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只有师生之间相互依赖和尊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都已经意识到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兴趣和学 习效果,而老师一句激励性的评语,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鼓动上进的动作,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的影 响,因此我们要注意把微笑和鼓

6、励带进课堂,和蔼可亲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一、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师生之间不再是被动的,服从的关系,而是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里充满了民主,活跃的气氛。例如在教学“整时的认识”时,一开始老师就提出一个具有激励性的问题:“孩子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们,用你们雪亮的眼睛,观察一下这三个表,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你的好朋友,好吗?”这下,孩子们个个瞪大了眼睛,专注地观察,认真地交流着。这时,教师又提出:“现在,谁愿意用最响亮地声音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呢?”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当学生自豪,响亮地回答问题后,老师又及时地肯定和表扬:“你真了不起,把最响亮地掌声送给他。”整堂课,教师都在用激励的语言使学生对知识产

7、生兴趣,课堂气氛浓烈,学生的求知欲望高涨。二、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当学生在课堂中有了自信的时候,课堂对学生才有亲和力。因此我们在肯定优秀生的时候,更要让学困生在错误中找到自信。例如当学生做错题或答错题时,我们不要冷眼视之,更不要批评指责。而应给学生一个充满爱意的微笑,再用“你再想想,一定能行”,“你能积极动脑,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很高兴”,“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找出错误的原因好吗?”等激励性语言加以引导。教师的这些言语中,传递着尊重学生,使学生自信的信息,学生也就“亲其师而信其道”,对学习充满信心,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探究中去。三、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有利于促

8、进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才能常表现于解题时独特的想法,探究时违反常识的提问,争辩时与众不同的见解。总之,我们的学生常常会迸发出种种你所想象不到的问题。而这时,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应付或直接给其一个答案,学生创新的嫩芽就被扼杀了,在失去动脑这一有利契机的同时,学生就会形成“唯师是从”的保守思想。创新精神创新才能也就随之丧失。而如果老师能给学生一个赞许的目光或用“哦,你的想法真独特,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大家真会动脑筋,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等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留给他们更多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下面的探索和浓度尝试中去,创新精神也就得到了培养,创新才能就得到了锻炼。总之

9、,我们要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让激励性评价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体验创造与挖掘不同思路的成功喜悦。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练习课,活动课,只要开了个好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是教师讲授每一节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其重要的艺术特征是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紧紧抓住学生心弦的情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每一课堂要注意

10、调动学生兴趣特别要注意讲究课堂导入艺术。每节新课的导入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学问的兴趣,开拓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动情感传导的作用,把学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为上新课创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学生学习兴趣呢?一.创设学习情境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而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未能适应小学每节课四十分钟的学习生活,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所发展,但无意注意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小学生的注意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其无意注意精设情境,揭示矛盾,激发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步转化。例如:在教认识数“1“这一课时,我除

11、了通过摆实物,看图形,讲清“1“的概念之外,还例举课本上的图形和刚刚在讲台上摆弄过的东西启发诱导学生把日常生活及身边数量是“1“的东西指出来,这样既可以避免单调乏味的教学讲解,又能理论联合实际,情景交融,激起学生对“1“的兴趣,又如在教认“10“这一节课之前,我先设计一堂游戏课,让孩子们分成四个小组玩扑克牌钓鱼“游戏“,在教师指导下,会玩的同学教不会玩的同学,玩了一会儿之后,大家都基本会玩了,并玩得入了迷,玩的过程,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凑十练习,兴趣正浓时,老师又教大家唱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凑十歌,齐开口,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五五相凑刚刚够。“同时还教会学生利用十只手指头来帮助记

12、忆,整节课大家都围绕着一个主题但毫不单调,学生始终保持对“10“这个数的组成与分解的浓厚兴趣,印象特别深刻,为下一节课认识数“10“作好了铺垫,在教“元,角,分的认识“时,老师根据小学生年纪小,很少接触钱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有直接的感知,我让他们来当“小售货员“和“小顾客“在“售货“这一生动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亲身体验了“元,角,分“这些货币的名称,概念,学生的兴趣得以充分的调动,求知欲得到激发,课后检查效果良好。二.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使用教学手段,通过运用大量实物,图画,幻灯来让

13、学生直接感知内容。例如:二年级学生往往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求两个部分数的和相混淆,如下面两道题:(1)有 2 行桌子,每行 4 张,一共有多少张?一部分学生对这两道题的解法模糊不清,究其原因,是缺乏思维条理性和逻辑性,一旦遇到困难,更会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教具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看,同时又指导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操作,很快就使学生弄清了这两道题的异同点,教师的直观演示对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起促进作用,好动是学生的特点,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一摸,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能增添数学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加学习活动,促进知识技能的内化,从认知活动的角度

14、来看,“动手“不仅是感知活动,且含有想象和直觉思维的成分,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扩大感知的范围,提高感知的效果并且促进人脑左右半球的协调和心智的开发。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十分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数的分解“时,每个数的分解都是让学生运用学具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直接感知教材,收效很大。又如在教“小时,分,秒“这一课时,让每个学生都带一个小闹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调拔,小组研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看到时针走一格,分针刚好走一圈,而且分针走一格,秒针走一圈,同时,学生自己数出面上一共有 12 格,每格又分为 5 小格,共有 60 小格。这样,通过动手过程,变抽象难懂的知识为具体可感的

15、。可见,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想结合,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三.利用色彩鲜艳的教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十分必要的,而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激发他们的兴趣,鲜明的图像和实物,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儿童喜爱的小动物和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逐步理解那些较抽象,较枯燥的教学内容。如,我在教 10 以内数的认识时,使学生在理

16、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数“和“序数“这两层含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用语言不容易为儿童所理解,于是,我就选用摆动物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的这两层含意。我先在绒板上贴上 5 只小动物:小鸡,小猫,小猴,小鹿,大象,接着,让学生从左右两个方向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动物。当学生回答后,我强调:这个“5“表示一共有几只动物,是动物的个数,也就是动物的总数,然后,我又让学生从左往右,按顺序数,第 5 只是什么动物?学生回答是大象,我又让学生从右往左数,看一看第 5 只是什么动物?学生回答是小鸡,我接着问:“为什么都是第 5 只,却不是同一只动物呢?“经过观察,讨论,师生总结出:虽然都是第 5 只,但由于数的方向不同,所以,表示的动物也就不同。因此,第 5 只是指动物的位置的次序。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快体会到 5 只和第 5 只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5 只是指动物的个数,也就是动物的个数,也就是动物的总数,而第 5 只是指数到那一只动物,也就是动物位置的次序,从而体会到数有两种含义:一层是基数的含义,一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