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问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446179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问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问题【内容提要】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对立的统一体,不是所有的教育理论都会对教育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对于先进的教育理论要认真研究,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修正自己对理论的理解,建立实践的理论,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发展。【关键词】 理论 实践 研究 落实 反思 平衡 和谐 发展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从事教育实践的人常认为理论研究者在书斋里闭门造车,所给的理论与实践的情况有一定差距,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研究教育理论的人也抱怨,教育实践者们在工作中盲目跟风,无视教育理论的存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是说(写)的一

2、套,做的一套。处理具体问题时,我们也常常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我们又该怎样把这样的教育理论落实到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去。对这个问题我做了以下思考:专家们提出的教育理论是否真的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能否推进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对于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者是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掌握了它的实质内涵;教育实践者是否能够把先进的教育理论真正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教育实践者对所依据的教育理论,是否能够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并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或教育理论的不足之处,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发展。、甄别教育理论,择其善者而从之。由于社会劳动分工所致

3、,理论者和实践者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和思想行为方式,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疏离是难免的。由于,理论提出者的学术品格,研究能力以及研究方式、态度和素质决定了他们的理论成果的质量。因而,不是所有的理论,都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现实中,理论落后于实践发展的现象也是正常现象。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关于“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重2的先着地”的说法在 16 世纪以前一直为人们不加怀疑地信奉,后来被伽利略证明是不正确的,才让人们认识到这一理论是错误的。想想看,以这样的错误理论指导人们进行科学实践,能推动科学的进步吗?我们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对我们面前的教育理论也要敢于怀疑,善于甄别,选择

4、那些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去积极实践,更好地指导自己进行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能效。对于那些落后的理论要进行批驳,但也不一定要全盘否定,要采用扬弃的态度,对其中合理的部分进行科学的利用。例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观点可以看成是给长期讨论语文课程到底应该体现“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语文教育界吃下了一颗能够藉此暂时平静的“定心丸”。想想看:以往单方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或“人文性”指导教学实践的结果是什么?当然会导致语文教学的偏颇,使原本丰富的语文教学变得支离破碎。而在此之前理论界关于语文“工具性”“人文性”这种无休止的“论辩”,也导致了广大语文

5、教师长期的迷茫和摇摆,造成“闻风而动”“同进同退”的现象,让语文教学实践“不知所措”,影响了教学实践的向前发展。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新的定性结束了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也体现了我们教育观念的发展和进步。 “统一说”通过不断的论证,已在语文教育界赢得了广泛的认可。正如标准组成员巢宗祺先生解释的:“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表准的展开与实施。 ”那么我们认为这一理论是积极的,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理论来

6、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二、研究教育理论,发掘其实质意义。既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说法对我们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学中,教师又该怎样转变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实践者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其实质内涵。在这里我们就要首先弄清楚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什么是语文的3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种说法,原本属于“舶来品”。 “工具性”最早是由西方人提出的,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论语言的起源都曾提到语言的工具属性。 “人文性”来自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也是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后来又由人文精神

7、衍化出了人文素养的说法。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是有充分根据的。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且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 ”毛泽东说:“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就有了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 ”这就告诉我们,不但外部语言是交际工具,而且内部语言还是思维工具。语文学科既然以语言教学为主要,那么工具性当然是它的本质属性了。那么何为人文性?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素养,是以事实以外的价值为研究对象,关注

8、的是人类自身及其未来命运,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用我们本土文化对对人文素养进行诠释:人文知识就是哲学家庄子所说的“知道”;人文精神就是庄子所说的“体道”。前者是“知”,后者是“行”,从整体上说,是知行的的统一,主体客体的合一。就语文课程而言, “工具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它的实践性特点, “人文性”着眼于有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它所具有的人文科学的特点。工具性要求教育者研究和梳理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探索和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授给他们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在语文学习中阅读

9、、理解、表达的基本技能。人文性则侧重于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凸现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使他们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受到尊重,让语文教学为学生的人格完善、终身发展服务。如果语文教学过于突出语文的工具性,以知识为纲要,以训练为主体,把知识分解成一个个训练点,写作教学遵从设定好的“套路”“模式”,这样的语文教学,必将缺乏“血肉”,缺乏“灵气”,结果学生也将4被工具化,模式化,个性的发展就会被“有形”地扼杀。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教育的情形是难以想象的。而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阅读、理解文本,体会、感

10、悟文本的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是语文的“人文性”发挥作用,对学生产生影响。由此可见,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目的就在于凸显这两方面功能的有机融合,使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能在语文教学中能够相得益彰。、积极进行实践,贯彻落实教育理论。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理论有了深入研究,我们语文老师就要以语文教学活动为阵地,对这一理论进行实践,科学、充分地落实语文课程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与发展。我认为,在实践教育理论时,不必拘泥于实践的外在形式,不要求全责备,只要能把理论的实质内涵在实践中落到实处,这样的实践就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11、,能使理论起到真正作用的实践。可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上课或评课时,喜欢给课堂设计的内容明确地标上“工具性”或“人文性”的标签,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对立了起来,看成了两极概念。比如听课、评课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节课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没有体现“人文性”;或者恰恰相反这节课体现了了语文的“人文性”,失落了“工具性”。前段时间,听一位教师上草原一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草原的美,老师采用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对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的热情好客进行体悟。课后有很多老师指出:这堂课“人文性”突出, “工具性”基本没有体现。这些老师对这堂课的批评对吗?对此,王荣生先生

12、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就一针见血的指出, “人文性”和“工具性”这一对概念,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常被“两极化”,人们似乎能轻易地辨认出语文教学中哪些体现了“工具性”,哪些体现了“人文性”。其实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想法和做法,这种想法和做法,把语文课程中原本交融在一起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内涵,生硬地剥离,致使语文课堂再次陷入“人文性”和“工具性”抢地盘的斗争之中。5其实看看这堂课的教学就可以发现,在突出“人文性” 的同时,教师不是也关注了语文的“工具性”了吗?想想看,教师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充分展开美的想像,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赞美草原,并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之中,在学生体验美、感受美

13、、表达美的时候,不是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能力吗?不是也在帮助学生积累着语言吗?不是也在向学生渗透并学习着作者的表达方法吗?这里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能在语文教学中被孤立地体现出来吗?事实上,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一些看上去是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环节,其实也体现了“人文性”。我在设计再见了,亲人的教案时,有这样一个环节:默读课文,轻读课文,看看哪些词句令你感动,边读边圈划,并请学生把标出来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讨论:先看正误,在看书写是否美观,最后说说为什么这些词语令自己感动。这个环节的设计,很明显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其实,它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首先从学生方面来看,第一

14、,黑板上的词语是学生写上去的,他之所以写上“这个词”而不是“那个词”,是经过一番思考与选择的,因为“这个词”让他感动,而“那个词”没有让他感动,这里面就有”价值观”的判断;其次,讨论“书写是否美观”, “哪个字书写美观”以及“谁的书写美观”,这又是一种审美的判断,说到底还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第三,讨论“这些词为什么使你感动”,这更是学生从词语引发的一种内心深处的感受,无疑也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接下来,我们从教师这个方面来看,我设计这个环节本身就蕴含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理念”,蕴含了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就是说,我之所以是“这样设计”而不是“那样设计”,是有我自己的理由和思考

15、的,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对文章的把握而设计的,体现了我这个教师特定的“情感”、 “思想”和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 “态度”,决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体现。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也许应该重温一下布鲁姆的话:“事实应该是清楚的,即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是密切交织在一起的。每一种情感行为都有某种类别的认知行为与之相对应;反之亦然我们在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之间的划分,是为了便于分析,完全是带有主观主义色彩。 ”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存在单纯的“工具性”6也不存在单纯的“人文性”。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技能”,是和在训练这些“技能”和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态度”“人文

16、”“情感”紧密相关的。任何一次“技能”的训练,任何一种“知识”的获得,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都“沾染着特定的价值观的色泽、黏附着特定的价值观。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互相渗透、相互促进的。而不要把它们在教学设计或评课时生硬地撕裂,使它们成为互不相容的两极概念。、在实践中思考,促进理论实践和谐发展。在实践“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教育理论的时候,一定还会新的问题出现。我们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减少实践与理论之间的隔阂,力求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和谐发展。针对理论与实践,罗尔斯在专著中提到过“反思平衡”的说法,他认为,对一种理论的有效性判定,判断它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需要不断地回到实践层面,通过实践行动提供它的合理性依据。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必然也存在“反思平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互相反思的关系,不仅教育理论要反思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也要反思教育理论,可以在教育实践中提出自己的有个性见解的观点。像上文提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教育实践中,应有机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