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文名的获取和使用教学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437067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英文名的获取和使用教学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英文名的获取和使用教学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英文名的获取和使用教学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英文名的获取和使用教学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英文名的获取和使用教学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英文名的获取和使用教学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英文名的获取和使用教学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生英文名的获取和使用教学谈摘 要让小学生获取和使用英文名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英文名从语言知识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背景知识,从教学策略上来讲是一项辅助工具,也是极具操作性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它来帮助理解、掌握和巩固新的语言信息。一个方面,它不仅能为英语学习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能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英语交际能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少年儿童在外语学习中对母语自我身份的认同也需要谨慎对待和建构,所以,是否应该让小学生获取和使用英文名也有颇有争议。在本文中,作者就从这两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小学生;英文名;获取;使用;教学作者:李 树 文

2、章署名:华东师范大学文章署名: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硕士教育硕士 李树李树工作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地址:浙江省嘉兴市东升路百墅路口嘉兴市实验小学 邮编:314033联系电话:13957327699 057382272979(办公室) E-mail 地址:2008-1引言引言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的载体。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语言学习也具有了解文化,渗透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功用。在语言所包含的众多文化信息中,英文名是一个窗口、一个缩影,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英文名,学生可以了解说英语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仅如此,获取和使用英文名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很有帮助

3、。是一种教学手段和学习策略,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能促进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不过,对于小学生的外语学习,人们普遍有一种担扰和警惕:认为会给心理识别能力尚低和母语文化建构不完整的少年儿童带来负面的效应,使之文化心理倾向失衡。因此,外语学习给少年儿童带来的心理影响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给小学生获取和使用英文名的时机是否合适和恰当,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一、英文名的教学意义一、英文名的教学意义(一)语言知识的学习平台(一)语言知识的学习平台在“图式”这一理论概念中,孩子们的学习状况总是“就地取材” ,老师提供的新信息若是熟悉的主题,就会很容易激活孩子们头脑中已有的、与此相关的“图式” ,并用来指导自

4、己对新信息的加工和了解。如此说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从孩子们最亲近的英语语言关系开始, “学习关注”就比较容易产生。把英文名作为教学资源,可以更新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渠道,延伸教学平台,丰富教学实践活动;为孩子的英语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语言情境。实践证明,借助英文名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英语学习中: 巩固字母基础 感知语音规律 树立读写规范 拓展学习空间 英文名为小学生字母学习方面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通常能一下子认读出自己名字中的字母;在培养书写习惯时,首字母大写的要求能在学生写自己英文名时得要巩固和强化;英文名中语音具有代表性,好记好听的名字可以作为教师语音教学的例词,方便学生了解语音特点,

5、然后举一反三;在学习与自身相关的内容时(如询问姓名、年龄、国籍等) ,英文名能增加语言表达和信息交流的信息差(information gap) ,教学情境就更符合实际,显得自然真实,具有交际的实质。2(二)情感态度的培育情境(二)情感态度的培育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认知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情境的,缺少情境而得到的知识是一种惰性知识,且难以迁移和运用。 “英文名“的使用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活性的学习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课堂教学会更英语化,孩子兴致盎然;能促进孩子对所学语言的亲近感;能不断强化孩子们要用英语的心理暗示;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解,强化孩子对英语学习的认同感。让小学生在这种活性的情境

6、中获得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相信这种理解和掌握会更为生动、活泼、牢固。记得在一次新班级的始业课上,学习是从认识新老师开始的。我和孩子们玩“Guess what my name is?”这个游戏我在黑板上画了六幅简笔画并注明英语标识。告诉他们我的英文名就在其中,请孩子们猜一猜是那一个,为什么?游戏结束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放下了最初的拘谨,对新老师和新课目的学习好奇又期待。再次碰到时都用我的英文名来打招呼,同时还问:什么时候我也有英文名啊?(三)文化意识的渗透方式(三)文化意识的渗透方式通过“英文名”这一语言层面,我们能从民族风情、思维方式、历史风貌、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等多方面接触到英语文化的意蕴

7、,了解特有的文化属性。获取和使用“英文名”的办法能促使学习过程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相结合,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母语文化的理解,培养和发展跨文化意识。孩子获得英文名后,教师也要告诉他这个名字的含义,来源和特质,甚至是内含的小故事。让孩子获得的不仅是英文名,也获得了背后的文化信息。若是叫Adam,孩子会被告之这是圣经中上帝用红土造出的第一个人,高大英俊、强壮而又聪明;若是叫Iris,她会知道Iris是希腊神话中的彩虹女神。二、英文名的教学管理二、英文名的教学管理(一)英文名的获取方式(一)英文名的获取方式1 1借音取名 借音取名,是指取与原来中文名发音较接近的英文名

8、。如名字中有“安”的女孩子就可以取名为“Anna”或“Ann”;有“琼”的可以取名为“Joan”;有“苏”的可以取名为“Sue” 或”Susan”;名字中有“大伟”的男孩子就可以取名为“David”。用这种方式所取用的英文名发音3与汉语相近,学生能一下子记牢。因为有了母语背景的关系,称呼起来自然亲近,容易被接受。它的局限之处表现在:首先,在英语中与汉语发音近似的名字并不多;其次,有时两者之间音似,意义却大相径庭,代表性就大打了折扣。2 2借意取名借意取名,是指提取中文名的意思,找到与之意思相匹配的英文名。如名字中有“冰”的可以取名为 Icy(冰,冰冷) ;有“星”的可以名为 Hester(星星

9、、星辰) ;有“俊”或是“聪”的可以名为 Adam(英俊、聪明) 。名字表达着不同的含义,这在中英文化里都有这样的习俗,所以不难找到这样对等的名字。同样因为母语背景,这种方式也具有“借音取名”的优势,在读音方面可能没有这种便捷,但选取的范围却相对大了许多。以这种方式获取的英文名对学生有特别的意义,感觉就是自己。有趣的是,有的孩子并不想与中文名重复,他们认为中文名是长辈取的,希望在英文名上能有决定权,能表现自己的特质。一般来讲,在小学高段中孩子们的这种想法屡见不鲜。3.3. 借事取名借事取名是指借用与学生相关的事情,如生日、爱好、性格来取英文名。就像美国著名小说家Samuel Langhorne

10、 Clemens的笔名Mark Twain(马可吐温)就是取自自己的职业经历,意思是“水深两噚,可以通航”。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发现孩子的性格和爱好的特别之处,以此为线索取名就十分巧妙,显得匠心独运,而且学生也会因此特别喜欢自己的英文名。比如,面对平和、善良的男孩,可以取名为Oliver(热爱和平的,平易近人的) ;反应快捷迅速的孩子可以名为Swift(敏捷的) ;Wise(聪慧的)则可以为秀外慧中的孩子准备;争强好胜的孩子可以叫Victor(胜利者)等等。一些孩子有自己的偶像,他们会要求借用偶像的英文名,老师也应该大方地允许。比如很多男孩子取名为Jay(周杰伦),而女孩子想叫Jolin(蔡依

11、琳)。4.4.奖励取名奖励取名就是指在评价方式的激励下,把英文名作为学习奖励分发给学生。在这种方式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应数目的英文名卡片(分装成男孩名和女孩名两个盒子) 。得到奖励的孩子到卡片盒里抽取自己的英文名。如图表 1:4为孩子事先准备的英文名应以读音动听易记,拼写简单流畅,意思雅致特别为标准。好听,好拼,好记的名字就是最合适小学生的英文名。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英语学习的期望值,学生不仅得到了英文名,也得到了成就感。以量变换取质变,使良好的英语学习状态习惯成自然。(二)英文名的使用点津(二)英文名的使用点津在教师的要求和提醒下,孩子们使用英文名的场合尽可能多,范围尽可能大,这样才会有良好

12、的作用和效果。特别在英文名使用的初期,教师更需要见缝插针地,尽可能地让孩子多听多用到自己的英文名。不断的强化巩固孩子对英文名的熟悉程度。下面介绍一些实用的小帖士:1.1.在课堂上“英文名”的小游戏在课堂上,老师要时常做一些围绕“英文名”这个主题的小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不仅熟悉了自己的,也认识了同学的英文名。班级里有了英语课上用英文名的整体氛围,才能真实地使其成为师生间互动交流的佐料,为英语课堂增添许多英语的味道。 游戏“I Spy”(眼睛大发现)适用于很多场合,或是用来鼓励孩子们称呼自己或是同学的英文名,或是用来巩固复习字母,或是用来强化语音等等。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创编,例如: 教师告

13、诉学生:I spy with my little eye some kid beginning with t , 让孩子们猜是谁。 英文名首字母为的孩子可以自己介绍,如:My name is Tom, T-O-M. 若是其他孩子先一步猜出,请 Tom 站起来,全班同学向他问好、打招呼。 游戏“Line up in Name Order”(名字大排队)也很灵活,例如在下课前几分钟,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做: 以竖排小组为单位,全班活动。 教师告诉学生:Line up in alphabet order according to your names. 最先排列正确的小组提前走出教室。2.2.名字卡片

14、(name card)每位得到英文名的学生,教师要为他准备一张小卡片(如图表 1) 。可以用双面胶粘在英语书上,也可以要求学生抄写在英语书上。但卡片可能对孩子来说更好保管一些。有时5候,这张小小的卡片也像一份小小的鼓励,贴在了孩子的心上。3 3看得见的图章(I See Chart)教师在教室里张贴“I See Chart”, 让孩子可以随时随地地看到自己的英文名。同时也可以作为奖励图章的张贴栏。如图表: 三、英文名的教学反思三、英文名的教学反思在普遍概念中,姓名是每个人的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集中体现。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但这也同时也带来对母语文化建构的关注,是一件

15、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在国外的外语教学界有一种声音:在强调学生对外来语言文化认同感的同时,也有可能弱化孩子的母语文化建构,从而产生消积的影响。在英国学习期间,尽管第一节课老师就向我们询问英文名,但也面带歉意地表示:是因为他的方便才希望用英文名称呼我们,并不断地为此事道歉。我认为这件事也很能说明西方人对待自己本名的尊敬。所以,老师在学生英文名的获取和使用时一定要尊重学生本人的意愿,照顾学生本名的特色。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英文名与文化习俗关联深厚,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英语专业知识基础和英语文化素养。老师如果不能对英文名有深入的了解,很难为孩子选取的合适的英文名,还有可能闹出笑话。同时,在时间和工作量上投入

16、也很大:面对四、五十人的大班级,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老师很难在每位学生的英文名上做到细致到位,这样也会使英文名的教学效用减低。总而言之,如果以兴趣为前提,以教学为目标,相信英文名为“小学英语”教学带来的6正面积极的影响会远远大于其负面作用。结语结语获取和使用英文名的过程会给教师和学生们都带来不同寻常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表现出较为开放、兼容的心理倾向和情感态度,教师也会对学生们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Jesperson(1905)说:“学外语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需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 。如果我们都认同语言学习是一种游泳式的学习,那么就先从名字开始下水吧!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Samovar, L.A.Porter, R.E. & Jain, N. C. 1981,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liforn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