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师范学校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43608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幼儿师范学校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幼儿师范学校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幼儿师范学校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幼儿师范学校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幼儿师范学校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幼儿师范学校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幼儿师范学校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对幼儿师范学校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考对幼儿师范学校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考【摘 要】目前,幼儿师范学物理课程已经不能满足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改革的思路是更新教育理念;整合课程内容;更新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评价。【关键词】幼儿师范学校;物理;课程改革一、幼儿师范学校开设物理课程的目的在幼儿师范学校开设物理课的目的大致有两点:1.普通型。幼儿师范学校除承担专门教育任务外,还必须承担一定的普通教育任务,而学生以往所接受的普通教育不足以让他们应付复杂的现代社会生活,对于幼儿师范阶段的教育来说更是如此。2.基础性。物理课程是机械、电子、计算机、医药等理工科专业学习的必

2、备基础知识。做为专业知识的基础,考虑其“职业化”才是适当的。二、幼儿师范学校物理课程的问题1.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的矛盾。以我校为例,上下册物理教材知识体系与高中物理几乎相同,内容偏难、偏深、偏多,呈现出明显的学问化。而近年来物理课程开设时数越来越少,部分专业的物理课程甚至只开设一学期(每周 24 学时),想要达到教学目标远远不够,再加学校生源状况总体不太理想,因此导致教学难度加大,教学中既要兼顾教学内容的体系性又要兼顾教学进度,导致物理课程在职业学校实施非常困难,教育质量令人担忧。2.物理教师与专业教师对课程存在认识差异。多数物理教师强调物理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和重要性,将物理学科人才培养

3、与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混为一谈。而专业教师忽视物理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准备性功能,否认开设物理课程的必要性。近几年物理教师专业教师都逐渐认识到各自观念上的片面性,纷纷进行课程改革,但由于物理教师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解有限,使得物理课程的开发难以体现专业层面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3.信息技术发展对传统教学的冲击。信息技术是集知识性、应用性、技能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化,其特有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多元性、广泛性和创造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传统教学产生极大的冲击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学

4、习方式及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三、幼儿师范学校物理课程改革的思路1.更新教育理念。目前对教育教学影响较大的建构主义理论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论,它为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理解学生的主体性是天然具有的,而非外界赋予的,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由于学习者本身的特点各异,因此建构活动的方式也就不尽相同,对意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新的学习依靠原有的经验。建构主义的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体和情境的作用。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基础,意义是通过学习者对新旧知识经验进行反复发现、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得以建构的

5、,外部信息如果不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那么对学习者来说,这种学习是没有意义的。社会性的互动可以促进学习。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仅是在个体与物理环境中建构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同样重要,教学应该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意义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教学应该使学习在与现实生活糊涂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2.整合课程内容。物理课程的内容人类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过程以及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总结出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学习物理主要也是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来继承前人提出问

6、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现行的物理课程在难度上有了明显的降低,尤其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有了明显的降低。但是由于仍然是按照物理课程的系统来编排教材,所以物理课程的学科体系性仍然是很严谨的,很难与专业课形成整合。3.更新课程体系。现代课程体系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选取,更应重视对这些内容组织结构的研究。因为相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次序组织教学,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以下内容的分类线索:从研究对象的物质形态或属性角度看,可分为粒子、场和波,有具体与抽象之分。就其模型和研究方法角度而言,主要有质点(组)、刚体、场波、热力学系统、微观粒子等,就其线度看又有宏观与微观之分。从运动形式方面看,主

7、要有平动、转动、振动、波动及随机运动几种,其复杂程度也不相同4.改革课程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目标,为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物理教学中,评价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讲究评价尺度。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化教育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正确掌握全体学生的共同特点及个体差异,以多维视角评价学生的表现,全面衡量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尺度,淡化评价中的横向比较,突出学生的纵向发展,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评” ,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