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将树置于死地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427843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7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旱将树置于死地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干旱将树置于死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旱将树置于死地(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主编: 赵路编辑: 唐凤校对: 么辰E-mail押国 际 2012 年 11 月 26 日星期一Tel押 (010) 82619191-8120可爱的、 漂亮的、 爱吃蚜虫的花斑瓢虫很难 让人喜欢。 这是因为此类瓢虫一种起源于亚 洲的昆虫繁殖力极强, 并广泛生活在美国和 欧洲。每到秋天, 这些花斑瓢虫就成群结队地侵 入房屋。 同人们熟知的七星瓢虫一样,花斑瓢虫也是 亚洲常见的瓢虫之一, 适应力极强。 由于这种瓢虫 可用于防治病虫害, 该物种先后被引入美国、 欧洲 等地。如今, 花斑瓢虫在 “新家” 大肆繁殖, 人们开 始担心它们会威胁到当地其他种类瓢虫的生存。 现在, 科学家发现了这种花斑瓢

2、虫成功繁衍 的秘密: 它能够制造出一种具有药学价值的抗菌 化合物, 以保护自己免受疾病困扰。研究人员从饱受骚扰的居民家里包括 其中一位研究人员的母亲家收集了大量野 生花斑瓢虫,并给其中一些注射了细菌和酵母 菌。之后, 科学家测序了花斑瓢虫的蛋白质编码 基因。 结果发现,这些瓢虫的免疫系统中存在 50 多种缩氨酸, 这些小型蛋白质可防止真菌或细菌 感染。 研究人员也在赤拟谷盗 (一种害虫) 身上发 现了 16 个类似的基因。 通过详细分析, 科学家发现, 其中有两种缩氨酸能够抑制细菌和一种杀虫 真菌的生长。 正是花斑瓢虫产生的抗菌化学物质帮助它 们远离病原体的侵害, 成功占领新领地。这项研 究成

3、果发表于英国 皇家学会学报 B 上, 研究报 告称, 该研究不仅证明了这种昆虫凭借强大的免 疫系统在全球广泛分布, 而且具有抗菌效果的缩 氨酸还有助于新药物或食品防腐剂的研发。 (唐凤 译自 , 11 月 25 日)美研究人员 发现卵巢癌扩散机制新华社电 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研究 人员日前发表报告称,他们发现了卵巢癌细胞 癌化周围正常细胞、 促进肿瘤生长的机制, 相关 研究报告 员圆 月份将发表在美国癌症研究 杂 志上。 研究人员发现,卵巢癌细胞能够诱使周围 的健康成纤维细胞改变 猿 种微 砸晕粤 的表达, 微 砸晕粤 随后发出信号, 改变成纤维细胞的基因表 达, 将其转化为 “癌相关成纤

4、维细胞” ,“癌相关 成纤维细胞” 释放化学信号,“指使” 卵巢癌细胞 复制、 入侵健康组织并扩散。 不过, 令科学家感到兴奋的是, 这一过程可 以逆转抑制微 砸晕粤 的信号后,“癌相关成 纤维细胞” 能够转化为正常的成纤维细胞。 微 砸晕粤 是一种长约 圆员 个至 圆猿 个核苷酸 的 砸晕粤 分子, 它不像信使 砸晕粤 那样可以转录 遗传信息, 因此长期被认为是多余的遗传物质。 但近年的研究表明, 微 砸晕粤 具有宏观基因调控 能力。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是肿瘤组织中被癌 细胞激活的成纤维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主要 组织成分。 研究负责人、 芝加哥大学教授恩斯特 伦吉 尔表示, 癌细胞能够迅

5、速突变, 因而很容易产生 耐药性, 而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比较稳定, 它们 的有害行为受微 砸晕粤 驱动, 抑制微 砸晕粤 的信 号有望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方法。(任海军)一类抗寄生虫药物 或可用于治疗肺结核新华社电 加拿大一项研究显示,常用作杀 虫、杀螨剂的一类大环内酯双糖化合物阿 维菌素在实验中能有效地杀死结核杆菌,这预 示着阿维菌素或可用于研发新的抗肺结核药物 或药物组合。 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日 前在美国学术刊物 抗微生物制剂与化学疗 法 网络版发表文章说, 他们在实验室进行的 体外测试中发现,阿维菌素能杀死结核杆菌, 包括耐药结核杆菌。这表明, 阿维菌素可能具 有宝贵价

6、值,因为耐多药肺结核没有特效药, 很难治愈。 阿维菌素在发展中国家被广泛用于消灭可 引起盘尾丝虫病、 象皮病的寄生虫, 但传统上被 认为对细菌无效。研究人员表示, 阿维菌素的临 床应用价值还需要更多验证,目前正在使用动 物模型来探索用药剂量。他们也将试验阿维菌 素是否可与其他药物结合使用,以形成新的有 效疗法。 目前,结核病是造成成年人死亡的第二大 传染病, 每年在世界各地造成约 员苑园 万人死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三分之一人口 携带结核杆菌, 但带菌者未必患病。 (马晓澄)动态青少年时肌肉强度 与早逝风险有关新华社电 瑞典等国的研究人员 员员 月 圆员 日在 英国医学杂志 上报告

7、说, 青少年时肌肉 强度越高, 早逝的可能性越小。 早逝被定义为在 缘缘 岁之前死亡。之前已 有研究表明肥胖症和高血压患者更易早逝, 而 这项新研究结果显示, 青少年的肌肉强度也与 早逝风险息息相关。 瑞典、 西班牙和芬兰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 小组历时 圆源 年,追踪了瑞典近百万男性的健 康状况。在 员远 至 员怨 岁时的青少年时期, 这些 人不仅测量了血压, 也参与了伸膝测试、 手柄 强度测试和曲肘测试等 猿 项关于肌肉强度的 测试。 结果显示, 每 员园 万个肌肉强度最低的人 中, 平均 员圆圆援猿 人早逝, 怨援缘 人患心血管疾病, 圆源援远 人自杀;而在每 员园 万肌肉强度最高的 人中,

8、只有 愿远援怨 人早逝, 缘援远 人患心血管疾病, 员远援怨 人自杀。 研究人员指出, 若不考虑身体质量指数和 高血压因素, 肌肉强度高的人患心血管疾病早 逝的概率会降低 圆园豫至 猿缘豫。青少年时期较强 壮的人的自杀概率会降低 圆园豫至 猿园豫, 他们患 精神病和情绪失调的可能性也会降低 远缘豫, 这 表明身体健康, 其心理可能也会更加健康。 研究人员建议说, 人们应在青少年时期多 参与体育活动, 锻炼肌肉强度, 这样更可能健 康长寿。(和苗 孙征)韩国将于 11 月 29 日 再试射 “罗老” 号火箭新华社电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和航空宇 宙研究院近日决定, 将于 11 月 圆怨 日再次尝试

9、 发射运载火箭 “罗老” 号。 据悉,“罗老” 号将携带一颗观测卫星升空, 火箭发射将于 圆怨 日下午 源 时至 远 时 缘缘 分间择 机进行。 根据当天的天气等情况, 具体的发射时 间将在当天下午 员 时 猿园 分才能最终确定。 “罗老” 号由两级火箭组成, 其中一级火箭 由俄罗斯制造, 二级火箭由韩国制造。韩国教 育科学技术部相关人士说, 目前韩国和俄罗斯 的技术团队正对 “罗老” 号火箭的一、 二级进行 技术检查。 “罗老” 号原定于 员园 月 圆远 日发射, 但在发 射准备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 只得延期。 韩国于 圆园园怨 年 愿 月 圆缘 日首次发射“罗 老” 号, 火箭点火虽然成功

10、, 但整流罩分离异 常, 导致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圆园员园 年 远 月 员园 日 “罗老” 号再次发射, 但在升空两分多 钟后与地面失去联系, 随后爆炸坠毁。(张青)日本近海正急速酸化据新华社电 日本气象厅近日发表观测结果 说,包括日近海在内的西北太平洋正急速酸化, 员怨愿源 年以后的酸化速度达到过去 圆缘园 年平均速 度的 缘 倍, 这可能加速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 据日本 每日新闻 报道, 气象厅定期在纪 伊半岛南面的海域测定海水 责匀 值。今年测得 北纬 员园 度至 猿园 度海域海水的 责匀 为 愿.园苑 至 愿.员圆, 虽然依然呈弱碱性, 但是在这 员园 年中已 经下降了约 园.园圆

11、, 速度远快于工业革命之前到 圆园 世纪末全球海洋的酸化速度。 科学家认为, 海水酸化会对海洋生物造成 负面影响,比如贝类和甲壳类动物体积变小, 珊瑚礁生长缓慢等。气象厅表示, 日本近海急 速酸化应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加快溶入海水导 致的, 若酸化继续, 海洋便再难吸收二氧化碳, 恐怕会加速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本报讯 (记者唐凤) 树常常昂首站立, 庄严肃 穆几个世纪, 但是, 如今很多树木却徘徊在生死边 缘。 一项新研究显示, 气候越发干燥在很多地 区,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一个可预测结果使 得一些树的水运输系统遭到损害。 “我们能够预测,将来有更多的树木顶梢枯 死。”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热带雨林生态学

12、家 Bettina Engelbrecht 指出,“没有森林能幸免于 难。” 树木向上运输水分主要通过木质部,从树根 到树顶延伸有一系列微小的管道,这些管道就像 大吸管, 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水分。 树叶上的气孔使 水分能够蒸发, 而蒸腾作用又将水 “拉上” 树顶。 不 过, 如果空气更干燥或者土壤中没有充足的水分, 这个过程便会加快。 干旱会带来很多问题,不仅仅是树木必须获 取自身需要的水分,而且如果树木从土壤中获取 水分太困难,就会有气泡从周围组织中进入木质 部。气泡会阻碍输水通道, 最终完全阻断水流动,造成一种名为水力失效的惨剧。 为了找出哪种树木最易处于水力失效的风 险中,德国乌尔姆大学功

13、能植物解剖学家 Steven Jansen 及其同事查阅了科学文献,收集了全世界 81 个地区的 226 棵树的水运输系统资料。研究人 员估算出了每种树的安全界限。 科学家之前预测,生活在干旱地区的树木可 能有更大的安全边际量,这是因为它们已经适应 了干旱的气候。 并且他们也猜测, 在湿润气候中生 存的树会更脆弱。但实际上, 不论生活环境如何, 他们研究的树木中 70%的安全边际量很小。 Jansen 研究小组将实验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 自然 杂 志上。 总体而言, 开花植物 (被子植物) 比松树及其 亲属 (裸子植物) 面临更大风险。尤其令人担忧的 是, 科学家一直以为, 生长在湿润郊区的树

14、木长势 良好, 但事实是, 无论何时, 只要该地区变干燥, 树 木都承受风险, 这与最初的气候状况无关。 “所有的树林同样易受影响。” Jansen 说,“一旦气候变化,我们将目睹成千上万的树木遭受干 旱之苦, 甚至死亡。 这不仅仅发生在确实干旱的地 区。” 看上去, 树木需要对干旱更加 “宽容” 。美 国地质调查局生态学家 Craig Allen 指出: “迅速 提升并接近边界,这样一来你能更好地生长, 更好地与其他树木竞争。” 而且, 树木应该逐渐 进化, 以便能更好应对它们一生中将遇到的各 种环境压力。 “它们应该将自己调整到与生活 环境相匹配。”Allen 说。 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制造出

15、一系列极端气候。 研究人员指出, 全球气候变化模型显示, 地球气温 在逐渐升高,而升高的气温也会增加木质部的吸 力, 并恶化树木的水运输问题。 另外, 光合作用对全球碳收支极为重要, 植物 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 然后转化为能量。 一旦水 运输出现问题, 光合作用就会停工, 这可能出现致 命影响。并且, 森林里活着的树能吸收碳, 但是死 了的树却会做相反的事, Allen 表示。干旱将树置于死地损害水运输系统, 导致水力失效姻美国科学促进会特供姻 科学此刻 晕OW缩氨酸让花斑瓢虫远离疾病困扰。图片来源: Daren Mueller/Iowa State University脑液神秘物质让人嗜睡

16、本报讯 近日,研究人员在嗜睡症患者的脑 内发现了一种物质, 这种物质能够帮助解释为什么这些人无法保持清醒和警觉。 白天过度嗜睡与因晚间睡眠质量差而感到 昏昏欲睡不同。尽管有着正常或长时间的睡 眠一周高达 75 小时, 这些患者仍然持续感 到困倦。大剂量的促醒药物似乎也没有效果。事 实上, 某些病人表示, 尽管安非他命让他们 “身体 上清醒” , 但他们仍然处于迷糊不清的状态, 像是 被一层瞌睡的面纱所笼罩。迄今为止, 嗜睡症的 原因仍然不清楚。 美国艾莫利大学神经病学家 David Rye 及 其同事在一小群诊断患有一种原发性嗜睡症病 人的脑脊液中发现了一种神秘的物质。 这种物质 似乎是一种模拟镇静催眠药物药理作用的小分 子可能是一种肽。相关研究报告发表于 科 学转化医学 。 研究人员发现, 该物质是通过促进脑中叫做 - 氨基丁酸的 “关闭” 性神经递质的作用而产生影响的。在正常情况下, - 氨基丁酸的功能 是通过抑制某些通路而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