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使用单位量来分析市场的走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42765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使用单位量来分析市场的走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会使用单位量来分析市场的走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会使用单位量来分析市场的走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会使用单位量来分析市场的走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会使用单位量来分析市场的走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会使用单位量来分析市场的走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使用单位量来分析市场的走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会使用单位量来分析市场的走势尽管我从来不把技术分析看得很重,但还是一直在用自己编制的软件进行大势分析和个股研判。 实际上技术指标往往是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统计指标,因此它对行情的研判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作用的。比如在大盘或个股的研判中,我就十分推崇一个自己建立的“单位量“的指标。 在大盘分析中,成交量确实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技术指标中也有不少指标与成交量有关,如能量线(OBV)、容率比率(VR)、威廉变异离散量(WVAD)、聚散指标(A/D)、主力进出指标(MFI)等等,不胜枚举。但我觉得这些指标在分析大盘时作用有限,远不如单位量指标来得实在。 该指标计算比较容易。先计算当天(或本周)价位

2、变动的幅度,然后用成交量去除以该幅度就是单位成交量。它的统计意义就是每变动一个百分点的价位所花费的成交量。 我们知道,当价位滞涨时往往预示着下跌的来临。那么什么是滞涨?这是一个比较含糊的概念。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价格上涨缓慢,但这样解释过于片面,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价格尽管上涨幅度很小但并不一定会下跌。 这种研判的片面性就在于研判者忽略了成交量这一重要因素。实际上涨幅缩小以后的走势几乎完全取决于成交量,如果成交量不大甚至很小,价位仍将上涨,但反之成交量很大的话则下跌趋势形成。但问题还在于它的相对性,如上涨一个百分点,20 万股的成交量相对 100 万股的成交量来说就是很小。现在问题就转化为必须同

3、时研判涨幅和成交量两个因素,而单位量则正好是兼顾两者的技术指标。 由于个股涉及一些虚假的成交,因此类似指标还是以大盘研判为主。 先看今年实例。4 月 18 日,上海市场周单位量为 37.14 亿股,就是说上证指数每变动一个百分点成交了37.14 亿股。 也许你对这个数字没有感觉,但如果把它做在软件里,再与以前的行情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个指标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去年“6?24“行情 1700 多点时 27.86 亿股的单位量指标值。因此大盘见顶下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滞涨“。 那么,这个指标平常的情况如何呢?从今年 1600 多点下跌以来,基本上在 15 亿股以下,直到见底 1307 点以后重新开

4、始快速上升,到 12 月 12 日,当周单位量已经上升到 23.86 亿股,接近去年“6?24“行情的峰量。“6?24“行情的位置是 1700 多点,现在还只有 1470 点,按照一般的规律,现在的点位抛盘应该远小于 1700 多点,所以单位量绝不应该这么大。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一些大盘股如浦发银行、邯郸钢铁、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走势异常,尽管价位还远离“6?24“行情以来的高点,但单位量却在不断创出新高,要知道这些股票都不是庄股。 至少从单位量这个指标来看,对大盘的前景难以乐观。1)成交量跟股价一样有升有跌,而且是有升必有跌,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2)什么是最佳入货时机?把三个数据都同时拿

5、来比较,数据三标注 x 的就是最佳入货时机,标注 y 的就是最佳出货时机,最佳入货时机都有如下特点:1。上一个最佳出货点跟下一个最佳入货点之间必然至少包含一个放量跌的过程(也就是有一轮必要的调整过程)。(这点比较关键)2。最佳入货点价格跟前期(一两个月内)的最高点价格比较都有约 5%或以上的折让(跟前期约一两个月内的高位比较,相对处于低位)(这点很关键)3。最佳入货点的成交量都比较低(跟前期约一个月内最高成交量比较,相对处于低位,甚至最高达 30%以上的折让)(这点很关键)4。最佳入货点必然是经过一轮充分的调整后,开始有迹象往上升。5。最佳入货点前一轮下跌的最低点和再前一轮下跌的最低点组成一个

6、 W 的形状(双底)再查看,是否符合以上特点的都是最佳入货点?经过查验后,确定符合以上特点的入货点的赢面都比较高特别说明:其中 1,2,3 点比较关键,否则的话极容易把最佳出货点当成为入货点,简单来说,入货前看看大市2是否刚经历了一轮必要的调整,价格和成交量是否都属于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如果入货前大市是升的,是否刚开始升势不久?如果以上答案都是的话,那么有机会是一个好的入货点。如果相反,入市前大市已经上涨了好一段时间,缺乏一个必要的调整过程,价格和成交量其中之一处于比较高的水平,那么此时入市被套的机会就会很大。天下间没有一直升不跌的股市,也没有一直跌不升的股市,而好的入货点总是客观存在的,错过

7、了一个,必然还有下一个,而任何时候保本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就算错过也不要选错。3)什么是最佳出货时机?把三个数据都同时拿来比较,数据三标注 y 的就是最佳出货时机,最佳出货时机都有如下特点:最新一轮上升的最高点少于等于或近似前一轮上升的最高点,或者最新一轮下跌的最低点低于等于或相似上一轮下跌的最低点。 (这种情况可能代表主力无力拉升股票,准备高位派货了,特别警惕 M 字形的价格走势) 4)什么情况比较危险?综合数据一和数据二查看,高成交量并处于高位,是比较危险的,随时准备转势往下,这时候可以考虑先撤出资金锁定利润,等待价格和成交量回落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再候机入市。5)什么情况比较有反弹或转势往上的

8、希望?综合数据一和数据二查看,低成交量并处于低位,是有一定希望的。6)实际操作的时候要灵活根据大势,节日,政策,消息行事。结论:1。什么时候入货:当大盘经过一轮充分调整,处于相对低成交量低位,利空消息出尽,并有迹象开始爬升的时候入货(双 W 的价格走势赢面比较高) 。2。什么时候出货:当持有股票后,只要每一轮上升的最高位都比上一轮上升的最高位高,每一轮下跌的最低位都比上一轮下跌的最低位高,就一直持有,直到最新一轮上升的最高点少于等于或近似前一轮上升的最高点或最新一轮下跌的最低点低于等于或相似上一轮下跌的最低点就马上出货,或者利好消息出尽并正式公布之日就是抛货之时。3。随时警惕高成交量并处于高位

9、的情况,最好考虑先撤出资金保住利润。4。当坏消息袭来:1)如果股价已经处于高位,马上出货 2)如果股价处于低位,判断坏消息是否会引起转势,不会引起转势而且股价及成交量已经很低了,可以继续观察,会引起转势的马上抛。5。只选择符合大势的潜力质优股。结论验证:以下为过去两年的恒生指数数据,请自行根据以上各点判断:具体针对某一只具体的股票,又应该怎么配合大势操作?其实绝大部分的股票都是跟随大势上落的,只是具体到每只股票的上落波幅及炒作时机各有不同而已,但总体来说都是跟随大势。有的时候,股票走势图会比大市走势图提前显示入货时机(符合以上说的入货时机的几点) ,这时候只要大市的走势符合以上说的合适的入货时

10、机的最关键几点,都是可以考虑入货,相反,有时侯大市走势会比股票走势提前显示入货时机(符合以上说的入货时机的几点) ,这时候只要股票走势符合以上说的入货关键几点,也是可以考虑入货的。至于出货时机,如果股票走势符合以上说的出货时机,这时候就算大市走势还没显示出出货时机,也应该马上出货。相反,如果大市走势符合以上说的出货时机,就算股票形势大好,股票走势没显示出出货时机,也应该马上出货。以下为阿里和国美半年的股价走势图及成交走势图,请大家自行判断。股票成交量:如何分析成交量图呢?一、关于量 3量之要,其一在势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涨之力; 二、成交量的五种形态 因为市场就是各方力

11、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说成交量比较容易做假,控盘主力常常利用广大散户对技术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种指标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观的要素之一。 1市场分歧促成成交。所谓成交,当然是有买有卖才会达成,光有买或光有卖绝对达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后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后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会成交。 2缩量。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意见十分一致。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市场人士都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却没有人买,所以急剧缩量;二是,市场人士都对后市十分看好,只有人买,却没有人卖,所以又急剧缩量。 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大家都对后市走势

12、十分认同,下跌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同样,上涨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买进,坐等获利,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 3放量。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在一部分人坚决看空后市时,另一部分人却对后市坚决看好,一些人纷纷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却在大手笔吸纳。 放量相对于缩量来说,有很大的虚假成份,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简单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将计就计。 4堆量。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

13、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 K 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举出货。 5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妖庄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随后又没了后音,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 三、市场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 1确认当前价格运行趋势:市场上行或下探,其趋势可以用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进行确认。逆趋势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缩减或清淡成交量进行确认。 2趋势呈现弱势的警告:如果市场成交量一直保持锐减,则警告目前趋势正开始弱化。尤其是市场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

14、高或新低,以上判断的准确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应该值得怀疑。 3区间突破的确认方法:市场失去运行趋势时即处于区间波动,创新高或新低即实现对区间的突破将伴随成交量的急剧增加。价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预示市场尚未真正改变当前运行区间,所以应多加谨慎 4成交量催化股价涨跌 一只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该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当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资金对股票未来看好时,他们就会投入资金;当更多的人或资金不看好股票未来时,他们就会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引起价格下跌。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也就是说,不会所有的人对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坏。 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看法,更深层的意义

15、在于:股票处于不同的价格区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数量会产生变化。比如市场上现在有 100 个人参与交易,某股价格在 10 元时可能有 80个人看好,认为以后会出现更高的价格,而当这 80 个人都买进后,果真引起价格上升;股价到了 30 元时,起先买入的人中可能有 30 个人认为价格不会继续上升,因此会卖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 20 个人可能改变了观点,认为价格还会上升,这时,价格产生了瞬间不平衡,卖出的有 30 人,买入的只有 20 人,则价格下跌。看好、看淡的人数会重新组合并决定下一步走势。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股票成交量越大,价格就越涨。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买入者,必然有一个相对应的

16、卖出者,无论在任何价格,都是如此。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地放大,只能说明在这个区域人们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 50 个人看涨,50 个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则说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们对该股票毫不关心,比如 5 个人看涨,5 个人看跌,90 个人无动于衷或在观望。 4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说明越有吸引力,以后的价格波动幅度可能会越大。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的价格压力和支撑区域。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说明该区域有很大的压力或支撑,趋势将在这里产生停顿或反转。 可以观察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域的方向。当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说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暂时的统一,如果是向上走,那价格倾向于上升;若向下走,则价格倾向于下跌。 可以观察成交量在不同价格区域的相对值大小,来判断趋势的健康性或持续性。随着某股票价格的上升,成交量应呈现阶梯性减弱,一般来说,股票相应的价格越高,感兴趣或敢于参与的人就相应越少。不过这一点,从成交额的角度来看,会更加简单扼要。 仅仅根据成交量,并不能判断价格趋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