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习题课后复习题第二章 诊断酶学1、简述血清酶的分类、来源与去路1.正常血浆中酶的来源与分类((1)).血浆固有酶血浆固有酶—血浆特异酶:这类酶在血浆中发挥特定的催化作用血浆特异酶:这类酶在血浆中发挥特定的催化作用((2)).非血浆特异酶:这类酶在血浆中浓度很低,在血浆中很少发挥催化作用有外分非血浆特异酶:这类酶在血浆中浓度很低,在血浆中很少发挥催化作用有外分泌酶,细胞酶泌酶,细胞酶 2.正常血浆酶的去路:血浆酶的失活与排泄:大多数血清酶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小肽及氨基酸 通过肾脏,从尿液中排泄MWASTs MDHm>MDHs m 型型(mitochondrion)、、s 型型(serous)5.人体血浆常用酶的半衰期3、哪些生物因素可引起血清酶浓度的变化?1.性别:少数酶存在性别差异,所以男女不能以一个参考值作为诊断标准性别:少数酶存在性别差异,所以男女不能以一个参考值作为诊断标准2.年龄:年龄:不同年龄的血清硷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不同3.饮食:大多数血清酶不受饮食的影响,但过度饮酒后,γ-GT、AST、LDH5、CK 活性增高。
严重的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4.运动:剧烈的肌肉运动可使一些血清酶的活性升高,这可能是组织,特别是肌肉的相对缺氧,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高,使酶从细胞内释出加速5.妊娠:妊娠时体内可发生许多代谢的不同,所以有些酶可随着妊娠的时间的不同,发生相应的活力改变,如 ALT、AST、CK、ALP、LDH 随着妊娠的时间延长而增高6.其它:如种族、地理、环境差异等4、血清酶活力测定时,在样本的采集、处理和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标本的采集:标本的采集:1.一般要求酶的标本收集后尽快立即测定2. 最好用血清标本,因为抗凝剂对酶的测定有影响如:EDTA(—)ALP, 草酸盐(—)LD,3.溶血标本不能用4.一切影响蛋白质的影响的因素都可影响酶活性的测定 5.酶标本的保存:5、临床上测定 ALT、AST、LDH、CK、AKP、γ—GT、AMY 的常规方法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诊断价值?6、AMI 时,酶学诊断包括哪些内容?各有什么应用价值?7、肝脏疾病时酶学诊断包括哪些指标?8、什么是 Km? Km 的测定方法及其测定意义?1.什么叫做什么叫做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是酶的特征性常数,Km 值等于酶促反应速率达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值等于酶促反应速率达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 物浓度。
物浓度 2.Km 测定的意义:测定的意义:①① Km 可表示酶与作用底物的亲和力可表示酶与作用底物的亲和力 ②② Km 是酶的特征性常数若一个酶有几种作用底物,是酶的特征性常数若一个酶有几种作用底物,Km 值最小的作为该酶的天然值最小的作为该酶的天然 底物,底物,Km 值最大的是限速酶值最大的是限速酶 ③③ 因为因为 Km 值为酶的特征性常数,值为酶的特征性常数,所以可鉴别一种酶或同工酶所以可鉴别一种酶或同工酶 ④④ 如果已知酶的如果已知酶的 Km 值,根据米氏方程,可计算出底物浓度值,根据米氏方程,可计算出底物浓度 一般要求酶的底物浓度为一般要求酶的底物浓度为 Km=10~20 倍⑤⑤ 通过测定通过测定 Km 值,可计算出酶的值,可计算出酶的 Vmax Vmax= Km/ Km+1 9、酶活性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测定方法及其优缺点?第三章 血浆蛋白质以及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1、血浆蛋白质异常电泳的临床意义?2 、简述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质及其作用3、下列符号代表何种蛋白质?各有什么生理功能?其测定的主要临床意义是什么?CER(CP) AAT AAG HP Tf (TRF) BMG CRP ALB PA α2MG前清蛋白(prealbumin PA) 1.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MW:5.4 万万.血浆血浆 T ½短短.仅仅 12h.PI=4.7 因此在因此在 PH8.6 蛋白电泳时蛋白电泳时,走在走在 A 的前方的前方.血中含量血中含量 200-400mg/L. 2. 生理功能及其临床意义:生理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1)) PA 在肝脏合成在肝脏合成.当肝功能有损时当肝功能有损时.PA↓↓是一个很灵敏的指标是一个很灵敏的指标.((2))PA 除了作为细胞修补的材料外除了作为细胞修补的材料外.可换为一种运载蛋白可换为一种运载蛋白.可结合可结合 T3、、T4、、VB2、、VA .((3))PA 的的 MW 较小较小. 肾炎早期就易滤出肾炎早期就易滤出.白蛋白(Albumin AIb) 1.理性性质理性性质:MW 6.6 万万 1975 年阐明有年阐明有 585 个个 AA 残基残基.血浆中血浆中 T ½ 为为 2-3 周周. 2.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①①是血浆蛋白含量最多的是血浆蛋白含量最多的.因此是血浆中重要的营养蛋白因此是血浆中重要的营养蛋白②②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 ③③ 每分子可带每分子可带>200 个负电荷个负电荷,所以它是最主要的载体蛋白所以它是最主要的载体蛋白(如如 H.脂肪酸脂肪酸.药物药物.胆红胆红 素素……T4 GA) ④④具有缓冲能力具有缓冲能力 prO -/pro 血浆蛋白血浆蛋白. 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1.AIb 合成异常合成异常:①① 肝脏疾病肝脏疾病:AIb 主要由肝脏合成主要由肝脏合成.所以当慢性肝炎时所以当慢性肝炎时,血浆蛋白可明显降低血浆蛋白可明显降低. A/G 倒置倒置. .②②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吸收不良疾病吸收不良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 胃肠炎胃肠炎 精神性厌食精神性厌食 癌症癌症.③③ 遗传缺遗传缺 陷陷: 2.AIb 分布异常:烧伤.休克时,使毛细血管通透性上升.从血浆→渗出至组织间隙或血管外. 3.AIb 的排泄异常① 肾脏疾病: 急、慢性肾炎。
尿蛋白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特征之一.② 胃肠道疾病:肠淋巴管扩张症.溃疡性结肠炎.可损失一定量的蛋白α1 抗胰蛋白酶 AAT) 2.生理功能: (1)AAT 在中性或弱碱性时,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 .具有 PH 依赖性PH50%②②作为急性时相反应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③③营养不良的重要指标营养不良的重要指标.由于其由于其 T½时间短时间短,能及时反应营养不良能及时反应营养不良九九.ββ2 微球蛋白微球蛋白(ββ2—Microglobulin BMG).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MW=11800.分子量较小分子量较小,易于透过肾小球易于透过肾小球,但可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回但可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回来来.通过尿液排出通过尿液排出10g/日日 以上放射治疗肿瘤以上放射治疗肿瘤:核酸分核酸分解亢进解亢进,尿酸上升尿酸上升.:③③.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 . PRPP 合成酶活性上升合成酶活性上升. 促进嘌呤合成促进嘌呤合成. b. HGPRT活性下降活性下降. c. G-6-磷酸酶磷酸酶 缺乏;缺乏; d. APRT 缺乏缺乏:嘌呤不能经过补救途径合成腺苷酸而出现嘌呤不能经过补救途径合成腺苷酸而出现堆积堆积 痛风是由于遗传性嘌呤代谢障碍,导致高尿酸血症,从而引起的特征性关节炎、间痛风是由于遗传性嘌呤代谢障碍,导致高尿酸血症,从而引起的特征性关节炎、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的一组疾病。
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的一组疾病 尿酸及其钠盐皆难溶于水尿酸及其钠盐皆难溶于水.当血中尿酸当血中尿酸量量>0.42mmol/L.尿酸及其盐就大量沉积于关节尿酸及其盐就大量沉积于关节.软组织或软骨处软组织或软骨处,可形成尿酸结石而引起了关可形成尿酸结石而引起了关节炎的症状节炎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关节肿痛表现为剧烈的关节肿痛,反复发作反复发作.既为痛风症既为痛风症.沉积于泌尿系统则可导致尿路结沉积于泌尿系统则可导致尿路结石石.8、血浆总蛋白和血浆白蛋白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其设计的原理及其优缺点?9、简述血浆蛋白质的分离方法?各根据什么原理?10、简述苯丙酮酸尿症和酪氨酸血症的发病原因及其检测项目?第四章 糖代谢紊乱1、简述血糖的来源、去路及其浓度的调节机制2、试述胰岛素的代谢及其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3、简述 1 型和 2 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主要特点有何不同?4、糖尿病诊断并可引起哪些代谢变化?5、糖尿病时可做哪些临床检测?其意义各是什么?6、在什么情况下需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如何进行?画出正常人、糖尿病人、糖耐量损伤患者的 OGTT 曲线并做相应说明7、C 肽检测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上有何应用价值?8、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及其临床表现?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9、画出 1 型和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曲线并做相应说明。
第五章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第六章. LP(a)①选择性的破坏受体介导环节,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内皮细胞完整性受损和功能失调 ②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可能因 Apo(a)具有肝细胞生长因子样作用,加快细胞分裂 ③参与泡沫细胞的形成:LP(a)可通过清道夫受体途径,VLDL 受体途径及非受体途径被巨 嗜细胞摄取,致使 ch 堆积而变成泡沫细胞OX-LP(a)更易被巨嗜细胞摄取 ④纤溶酶原 纤溶酶,促进血栓的形成 ⑤LP(a)可与 LDL 颗粒结合,携带大量胆固醇 APOa 的生理功能1、分离血浆脂蛋白常用方法有哪两种?各种方法是怎样分类的?两种分类方法的关系如何? 2、说明各种脂蛋白的组成特点及生理功能3、什么是载脂蛋白?载脂蛋白分哪几类?各为哪种脂蛋白的主要成分?载脂蛋白的功能有哪些?4、参与脂类代谢的酶有哪些?各催化什么反应?参与什么代谢途径?5、LDL 受体、VLDL 受体、清道夫受体的特性及其生理功能是什么?特性:①LDL 受体广泛分布于肝和外周组织器官②LDL 受体和 LDL 颗粒有高度亲和力,但是各种组织细胞分布的 LDL 受体活性差别很大③LDLR 不仅能识别 ApoB100,还可识别 ApoE,也称为 ApoBE 受体。
④当各种原因引起 LDLR 异常 促进 AS. 作用 1)LDLR 与 LDL 结合 2) 内吞作用 3)与溶酶体结合, 进行水解作用4)细胞内 FC 的增高,而引起了 LDLR 的活性下降,减少对 LDL 颗粒的取;抑制 HMGCOA 还原酶,以减少胆固醇的合成激活了 ACAT(Acyl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促进了细胞内CE 的合成二) VLDLR1 结构 2 特性:①VLDLR 结构与 LDLR 相似 ②VLDLR 仅识别脂蛋白 中的 ApoE,不能识别其他 Apo,故称为 ApoE 受体 对 VLDL 有高度的亲和力,③VLDLR 广泛存在于外周组织,在人类的肝脏几乎没有发现 三) 清道夫受体 1 结构 2 功能:目前尚不清楚,认为清道夫受体和 AS 斑块形成有关 变性 LDL : 氧化的 LDL,乙酰化 LDL, 糖基化 LDL 变性 LDL→和清道夫受体结合→被 吞噬细胞摄取→形成泡沫细胞 (1)清除了细胞外液的被化学修饰的 LDL 颗粒 (2)促 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6、叙述 LDL 代谢途径过程7、简述各类脂蛋白代谢的途径CM 颗粒的代谢: (1)由肠粘膜细胞合成的,脂质占有 98%, 而 TG 占 90%,主 要的生理功能是 运输外源性 TG。
(2) 以 ApoB48 为主 (3)血液中的半寿期只有 5-10 分钟, 正常空腹血清不含有 CM (4)在小肠粘膜吸收进入小肠细胞→ 经淋巴管 →胸导管→血液 CM 成分: (5)据测定,人类在空腹、运动时,肌肉组织的 LPL 活性升高,妇女在哺乳期,乳腺 LPL 活性较高,所以,饮食状态和机体功能状态可调节 LDL 的活性8、高脂蛋白血症分哪几型?各型血脂和脂蛋白有何特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