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分类原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420082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6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被子植物分类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被子植物分类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被子植物分类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被子植物分类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被子植物分类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被子植物分类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子植物分类原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 被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又称为有花植物flowering plants ,它构成了最壮丽的地球植被景观,表现在体态极其多样性;组织分化最复杂;与传粉方式相联系,生殖器官高度特化;物种最丰富(1 万余属, 23.5 万种);分布和适应性最广。被子植物的发展,带动了动物界昆虫纲、鸟纲和哺乳纲的发展。我国的被子植物有3164 属,约 2608527073 种(立锡文, 1996) 。在中国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在系统发育上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种类,是研究被子植物起源和演化的最好地区。第一节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一、具有真正的花:典型的被子植物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4

2、 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称花部。被子植物花的各部在数量上、形态上有极其多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在进化过程种,适应于虫媒、鸟媒、或水媒等各种传粉的条件,被自然界选择,得到保留,并不断加强造成的。二、具雌蕊:雌蕊由心皮组成,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3 部分。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得到子房的保护,避免了昆虫的咬噬和水分的丧失。子房在受精后发育为果实,果实具有不同的色、香、味,多种开裂方式,果皮上具有各种钩、刺、翅、毛。果实的所有这些特点,对于保护种子成熟,帮助种子散布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进化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三、具有双受精现象:双受精现象,即2 个精细胞进入胚囊以后,1 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另1 个与 2

3、 个极核结合,形成3n 的染色体,发育成胚乳,幼胚以3n 染色体的胚乳为营养,使新植物体内矛盾增大,因而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四、孢子体高度发达:被子植物的孢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型等方面,比其他各类植物更完善化、多样化,有世界上最高大的乔木,杏仁桉,高大156M ,也有微细如沙粒的小草本,如芜萍(无根萍),每平方米水面可容纳300 万个个体。有重达25kg 仅含 1 颗种子的果实,如海椰子,也有轻如尘埃,5 万颗种子仅重0.1g 的植物,如热带雨林中的一些附生兰;有寿命长达 6000 年的植物,如龙血树;也有在3 周内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籽完成生命周期的短命植物,如一些生长在荒漠的十字花科植物,

4、有水生、石生、沙生和盐碱地生的植物;有自养的植物,也有腐生、寄生的植物。在解剖构造上,被子植物的次生木质部有导管,韧皮部有伴胞,输导组织的完善使体内物质运输畅通,适应性得到加强。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大部分成熟的雄配子体仅具2 个细胞( 2 核花粉粒),其中 1 个为营养细胞, 1 个为生殖细胞,少数植物在传粉前生殖细胞就分裂1 次,产生2 个精子,所以,这类植物的雄配子体为3 核花粉粒。成熟的雌配子体称胚囊,通常胚囊只有 7 个细胞 8 个核: 3 个反足细胞、 2 个极核、 2 个助细胞、 1 个卵。反足细胞是原叶体营养部分的残余,助细胞和卵合称卵器,是颈卵器的残余。由此可见,被子

5、植物的雌、雄配子体均无独立的生活能力,终生寄生在孢子体上,结构上比裸子植物更简化。配子体的简化在生物学上具有进化意义。被子植物的上述特征,使它具备了在生存竞争中,优越于其他各类植物的内部条件。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类原则被子植物的分类,不仅把几十万种植物安在一定的位置上(纲、目、科、属、种),还要建立起一个分类系统,反映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首先是被子植物在地球上,几乎是在距今1.4亿年的白垩纪突然地同时兴起的,所以就难于根据化石的年龄,论定谁比谁更原始;其次是几乎找不到任何花的化石,而花部的特点又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方面,这就使整个进化系统成为割裂的许多片段。人们还是根据现有资料进行了分类,并尽可

6、能地反映出它的起源与演化关系。根据被子植物的化石,最早出现的被子植物多为常绿、木本植物,以后地球上经历了干燥、冰川等几次大的反复,产生了一些落叶的、草本的类群,由此可以确认落叶、草本、叶形多样化、输导功能完善化等是次生的性状。再者根据花、果的演化趋势,具有向着经济、高效的方向发展的特点,由此确认花被分化或退化、花序复杂化、子房下位等都是次生的性状。基于上述的认识,一般公认的形态构造的演化规律和分类原则如下表:初生的、原始性状次生的、进化性状根主根发达 (直根系 ) 主根不发达 (须根系 ) 茎乔木、灌木直立无导管,有管胞藤本藤本有导管叶单叶互生或螺旋排列常绿有叶绿素,自养复叶对生或轮生落叶无叶

7、绿素,腐生,寄生花花的各部螺旋排列两被花花的各部离生花的各部多数而不固定辐射对称子房上位两性花花粉粒具单沟虫媒花花的各部轮生单被花或无被花花的各部合生花的各部有定数 (3、4 或 5) 两侧对称或不对称子房下位单性花花粉粒具 3 沟或多孔风媒花果实虫媒花单果、聚合果蓇葖果、蒴果、瘦果风媒花聚花果核果、浆果、梨果种子胚小、有发达胚乳子叶二片胚大、无胚乳子叶一片我们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根据一二个性状,就给一个植物下一个进化还是原始的结论,这是因为:(一)同一种性状,在不同植物中的进化意义不是绝对的。如对于一般植物来说,两性花、胚珠多数、胚小是原始的性状,而在兰科植物中,恰恰是它进化的标志。(二)各器

8、官的进化不是同步的。常可见到,在同一植物体上,有些性状相当进化,另一些性状则保留着原始性;而另一类植物恰恰在这些方面得到了进化,因而,不能一概认为没有某一进化性状的植物就是原始的,如对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评价。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类本书按照克郎奎斯特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介绍各类群。被子植物分为两个纲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它们的区别如下: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根系茎内维管柬成环状排列,有形成层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叶具网状脉叶常具平形脉或弧形脉花部基数通常为4 或 5,极少 3 基数花部基数常为3,绝无 5 花粉粒具

9、3 个萌发孔花粉粒具单个萌发孔胚具 2 片子叶胚具 1 片子叶这些区别点只是相对的、综合的,实际上有交错的现象:(1) 一些双子叶植物科中有1 片子叶的现象,如睡莲科、毛莨科、小檗科、罂粟科、胡椒科、伞形科、报春花科等。(2) 双子叶植物中有许多须根系的植物,尤其在毛茛科、车前科、茜草科、菊科等科中为多。(3) 毛茛科、睡莲科、石竹科等双子叶植物科中有星散维管束,而有些单子叶植物的幼期也有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并有初生形成层。(4) 单子叶植物的天南星科、百合科等也有网状脉。(5) 双子叶植物的樟科、木兰科、小檗科、毛茛科有3 基数的花,单子叶植物的眼子菜科、百合科有4 基数的花。一、双子叶植物纲

10、(Dicotyledoneae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木兰亚纲Magnoliopsida 1、木兰科 Magnoliaceae ?、主要特征:、木本,单叶互生,全缘(鹅掌楸属叶35 裂) ,植物体含油细胞,枝、叶、树皮、花有香气;托叶大,早落,脱落后在节上留下托叶环痕迹。、花单生,两性,辐射对称,花被3 基数,同被花,雄蕊多数,心皮多数,离生,花各部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果实为蓇葖或聚合蓇葖果,罕具翅果。?、分类及主要属种介绍:12 属 250 种,分布北半球,我国有11 属 130 种,是木兰科种类最丰富的地区。、木兰属Magnolia :花顶生,花被多

11、轮,胚珠12 枚,蓇葖果。A、荷花玉兰(洋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叶常绿革质,花大。B、西康玉兰:C、厚朴( M.officinalis ) :落叶乔木,叶大,顶端圆。D.紫玉兰(辛夷,木兰) (M.liliflora ) :叶倒卵形,花紫红色或紫色。E.玉兰 (M.denudata):花白色。、木莲属Manglietia :常绿,单叶,花顶生,胚珠4较多。、含笑属Michelia :花腋生,开花时不全部张开,雌蕊群具柄,胚珠多于4 枚。含笑( M.figo ) :常绿灌木,花芳香,供观赏。、鹅掌楸属Liriodendron :叶分裂,先端截形,单花顶生,萼片3,

12、花瓣 6;具翅小坚果。本属植物自白垩纪至第三纪时期广布北半球,现仅残存2 种:鹅掌楸(马褂木) (L.chinense) ,北美鹅掌楸( L.tulipifera ) 。?、经济意义、木材;、园林绿化:白兰、黄兰、荷花玉兰、夜合、含笑等;、药用:厚朴、辛夷;、提取芳香油用于化妆品。木兰科重点特征:木本。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单生;花被3 基数,两性,整齐花;常同被;雄蕊及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蓇葖果。有胚乳。2、毛茛科( Ranunculaceae)? .主要特征:、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偶为灌木或木质藤本。常具须根系。叶基生或互生(铁线莲属Clematis 是对生的

13、),掌状分裂或羽状分裂,或为1 至多回 3 小叶复叶。、花两性,辐射对称到两侧对称,K5,C5,A,G1:1,花萼、花瓣分离或同型,萼有时花瓣状,基部常有蜜腺,或特化成蜜叶,而使花冠成两侧对称,花瓣有时缺;花各部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到轮生;边缘胎座;、果为瘦果或蓇葖果,偶有浆果。?、分类和主要属种介绍: .毛茛属( Ranuculus) :直立草本。花黄色;萼片、花瓣各5,分离,花瓣基部有1 蜜腺穴;雄蕊和心皮均为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突起的花托上。瘦果集合成头状。毛茛( R. japonicus Thunb.) :钩柱毛茛(R.silerifolius L vl. )扬子毛茛(R.s

14、ieboldiiMiq. )水城毛茛(R.shuichengensis L.Liao.)黄连属( Coptis) :叶三角状卵形,3 全裂,中央裂片具细柄。花两性;萼片线形;花瓣5;心皮 812。蓇葖果。产于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各省。根状茎黄色,味苦,可提取黄连素。 .铁线莲属( Clematis) :攀援草本或木质蔓生藤本。羽状复叶对生。花萼45,镊合状排列;无花瓣;雄蕊和雌蕊多数。瘦果集合成1 头状体,具宿存的羽毛状花柱。女萎(C.apiifoliaDC.) :尾叶铁线莲(C.urophylla Franch. ) :金毛铁线莲(C.chrysocoma Franch.) : .乌头属(

15、Aconitum) :乌头( A. carmichaeli  Debx.) ,多年生草本,根肥厚。叶掌状,3 至 5 裂。总状花序密生白色柔毛;花萼蓝紫色,最上萼片呈盔状;花瓣有2 片退化成蜜腺,另3 片消失;雄蕊多数;心皮3,分离。蓇葖果。产欧亚。块根即乌头,入药能祛风镇痛,子根为中药“ 附子 ” ,均含多种乌头碱,有大毒。银莲花属( Anemone ) :打破碗花花(野秋牡丹) (A. hupehensis Lemoine) :三出复叶。具长柄。花萼花瓣状,为良好的杀虫农药。草玉梅(A.rivularis Buch-Ham.ex DC. )翠雀属( Delphinium ) :总

16、状花须或穗状花序,花两侧对称,萼片5,后上方之一片伸长成距;退化雄蕊2,有爪;花瓣 2,分离;雄蕊多数,心皮37。滇川翠雀花(D.delavayi Franch.) :白蓝翠雀花(D.albocoeruleum Maxim. )本科重点特征:草本,叶分裂或复叶;花两性,整齐,5 基数;花萼和花瓣均离生;雄蕊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瘦果聚合。、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3、桑科 Moraceae?、主要特征木本,乔木,灌木,少有藤本或草本的,枝叶折断或树皮损伤常有白色的乳汁流出;叶:单叶常互生,少对生,具有托叶,有的托叶在幼时包着芽,脱落后在茎节上留下托叶环;花:单性,组成花序,同株或异株;桑树同株,构树异株;花序为柔荑花序、短穗状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花被 4,雄蕊 46,有时退化为1,花丝在芽时内折,子房上位或下位,由2 心皮构成,花柱常2,1 室, 1 胚珠;果实:聚花果;种子:无胚乳。此外桑科还具有如下的一些热带雨林的特征:茎花现象;“板根现象”;气根现象独木成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