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行动规程(修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414067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体滑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行动规程(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体滑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行动规程(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体滑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行动规程(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体滑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行动规程(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体滑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行动规程(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体滑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行动规程(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体滑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行动规程(修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体滑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行动要则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山体滑坡是指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现象,对附近人员生命和财产极易造成重大损失和伤亡。山体滑坡成因复杂,一般是由地壳运动、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大量降雨、人为破坏等因素造成。一、灾害特点(一)暴雨致灾,突发性强。 山体滑坡容易在大暴雨过后的短时间内形成。洪流中携带大量泥沙、石块,造成人员伤亡和城镇被毁。山体滑坡成因复杂,一般是由地壳运动、

2、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大量降雨、人为破坏等因素造成的。(二)崩塌滑坡,破坏力大。 突发形成的山体滑坡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多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山洪危害更为严重。在重力作用下,滑坡极易引起连锁反应,重复发生,灾情不断恶化。(三)损坏道路,中断交通 。山体滑坡极易毁坏铁路、公路,造成交通长时间中断。(四)人员埋压,救援困难 。突发的山体滑坡冲击力强、毁灭性大,淹没乡村、城镇,极易造成大量人员埋压伤亡。灾害大多发生在偏僻山区城镇,地势陡峭,交通状况差,救援人员很难迅速到达灾害现场。加之现场环境险恶,救援行动开展困难。二、接警调度(一)接警1、119 调度指挥中心(火警值班室)要详细询问受灾

3、地点、灾害原因、程度和危害,被困人数和当地交通、通信等情况。2、119 调度指挥中心(火警值班室)受理报警后应第一时间通知当地政府、派出所、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到现场,协助救援3、与气象、地质、国土部门和现场保持紧密联系,掌握最新气象资料和地质信息,及时反馈至现场指挥部。4、指挥中心 (火警值班室) 应及时将警情报告值班领导,根据指示要求调派救援力量,并报告政府、公安机关和上级消防部门。(二)力量调集1、消防队指挥中心(火警值班室)根据受灾区域的灾情程度和上级指示,调集离受灾点最近的消防中队(辖区中队)和一定数量的增援力量。2、车辆装备视情调集水罐车、照明、防化救援、抢险救援、后勤保障、通信等消防

4、车辆,以及检测、防护、救生、起重、破拆、牵引、照明、通信以及水上救援装备等器材装备。3、社会力量自然灾害 (山体滑坡 )不可预见情况多, 现场情况复杂,仅仅依靠消防力量无法完成时,应第一时间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大型运载车、吊车、铲车、挖掘车、破拆清障车等大型车辆装备和船舶等水上救援装备;调集公安、 安监、卫生、地质、国土、交通、海事、气象、建设、环保、供电、供水、通信等部门协助处臵,必要时请求驻军和武警部队支援。三、处臵程序与措施(一)侦察检测1、了解受灾区域、地质结构、受灾程度、灾害延续、周边环境等情况,有无因山体滑坡引发的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易燃易爆场所以及可能造成的环保损失及次生灾

5、害。2、采用外部侦察、仪器检测、询问知情人等方法,查明受灾区域、周围建筑、道路交通等情况,有无人员被埋压以及被埋压人员的数量。3、综合各方面掌握的信息,考虑被困人员的位臵可能由于滑坡山体的推移而偏离原位臵,最终推断被困人员的大概方位。(二)设臵警戒1、协助交警 在救援工作点划定警戒区,设臵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并实行局部交通管制。2、在灾害现场的有利位臵 设立观察哨,随时观察现场情况,一旦发现其他险情,随时发出撤退信号。(三)救援准备1、参加山体滑坡的抢险救援,消防部队指挥员及相关人员应参加政府抢险救援总指挥部,参与制订抢险救援方案,掌握灾情状况,领受任务并组织实施。2、在不受山体滑坡威

6、胁的安全地点设立消防抢险救援指挥部,停放救援车辆。3、进行分工部署,强调安全防护,提出行动要求。4、佩戴安全绳,携带救生装备,作好救援准备。(四)救生排险1、有组织地把受到严重威胁的群众疏散至安全地带,及时保护或转移重要物资。2、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器材装备,全力搜寻失踪人员,营救被埋的遇险人员。3、会同其他救援力量加固河堰、堤坝,疏通水道,以免滑坡引起水库堤坝溃决引发更大的灾害。4、协助交通部门及时修复毁坏的道路,清除障碍,以保证救援所需的车辆及装备顺利抵达目的地。5、如易燃易爆单位、场所被冲毁或破坏,应组织力量排除险情,有效控制灾害事故。6、当大型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现场时,救援人员应

7、携带轻便装备前往灾害现场,以免贻误救助时机。视情使用挖土机、铲车等大型装备,加快挖掘速度。7、协同医疗急救部门对抢救出的重、危、急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迅速转送医院做进一步救治。(五)后勤保障由于山体滑坡突发性强、危害范围大、救援时间长,要及时补给各类器材装备和油料、保暖、饮用水、食物、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确保部队长时间连续作战的需要。(六)现场清理1、在确认已无人员被埋压的现场,要协助有关单位、部门清理影响交通或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泥石流。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救援结束后,必须要以队为单位全面、彻底清点人员,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现场总指挥员,做好记录。3、撤除警戒,移交现场,安全撤离。四、

8、 行动要求1、救援车辆停放、人员装备集结要听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选择在安全地点或区域,不能盲目行动。2、本着 “ 先易后难,先救人后救物,先伤员后尸体,先重伤后轻伤 ” 的原则进行。3、现场观察哨应在不同方位全过程观察山体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垮塌征兆要立即发出警示信号,救援人员要迅速、安全撤离现场。4、救援人员要以组为单位开展救援行动,正确操作使用器材装备,不得聚集在山体结构已经明显松动的区域作业,避免山体再次垮塌,给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带来危险。5、未完全确认已无埋压人员的情况下,一般不得使用大型挖掘机。当接近被埋压人员时,应在确保不会发生坍塌的前提下,小心移动障碍物,防止伤害被埋压人员。6、采用起重设备救人时,不能盲目蛮干,必须认真研究受力情况。尤其是使用机械作业时,每台机械都必须配有观察员,发现异常征兆应立即停车,防止因强挖硬拉而造成误伤。7、随时与地质、国土、气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获取最新气象资料和地质信息,以便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实施救援。8、确保通信畅通,各小组和部门应随时通报现场情况,以便现场信息集中汇总于指挥部,使指挥部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