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归纳(苏教版)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405772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归纳(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归纳(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归纳(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归纳(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归纳(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归纳(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归纳(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归纳(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归纳(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归纳(苏教版)一、20 以内的退位减法1 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20 以内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并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2 使学生经历探索 20 以内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3 使学生经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一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4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

2、法、应用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二、认识图形(二)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使学生在画、折、剪、拼等操作活动中,体会面和体的关系,体会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 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三、认识 100 以内的数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 以内的物体的个

3、数,知道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认识个位、十位和百位,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2 使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3 使学生在认识 100 以内数的含义,探索 100 以内数的组成方法,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等活动中,体会数的抽象过程,发展数感,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4 使学生在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估计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

4、意识。四、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使学生经历探索 100 以内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会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法。2 使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决求被减数、减数以及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3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会与同学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对数学学习的

5、兴趣和自信心。五、元、角、分1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2 使学生经历认币、取币、换币、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初步理解简单购物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体会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 使学生在购物或模拟购物等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小小商店:1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人民币的实际价值,丰富对与购物相关的数量关系的理解,积累解决简单

6、购物问题的经验。2 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购物活动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自觉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六、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使学生在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100 以内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2 使学生在能够正确笔算 100 以内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竖式计算中进位加和

7、退位减的方法,理解并掌握“满 10进 1”和“退 1 作 10”的思考过程,能正确笔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3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以及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进一步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初步养成细心计算、自觉检查、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等良好习惯。七、期末复习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2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百”,了解数位和数位顺序,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顺序,进一

8、步提高数数、读数、写数的能力,进一步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发展数感。3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比较熟练地口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4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 100 以内的加、减法,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正确辨认这些平面图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6 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加深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共同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具有初步的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7 使学生在复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与同伴合作的意识,愿意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