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必知的十大经典理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405755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者必知的十大经典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管理者必知的十大经典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管理者必知的十大经典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管理者必知的十大经典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管理者必知的十大经典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者必知的十大经典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者必知的十大经典理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者必知的十大经典理论1、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 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美国学者劳伦斯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 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 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

2、岗位上干得很出色, 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 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 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 更多地以加薪、 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 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 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 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2、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组织里, 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 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

3、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 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 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 是建立在相互理解、 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 很容易被侵害、 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 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 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

4、该把它拴起来。在企业中,总难免会有污水,而污水又总会给企业带来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掌握酒与污水的冲突与协调的技巧。酒和污水在一个组织中也存在着相互博弈的过程。发现人才、善用人才,在人才大战中占得先机,是精明的企业管理者引领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砝码,而有效运用酒和污水定律, 则是组织一个高效团队的最佳途径。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就是对团体中的人才加以指引和筛选,剔除具有破坏力的“污水”,使合格者的力量指向同一目标,这就是人才的运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就是个人的集合体,企业的整体效率取决于其内部每个人的行为,这就要求这个集合体内的每个人都能发挥最大效能, 以保

5、持团队的整体步调一致, 动作协调。 尽管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只要找到合适的最佳途径,就能顺利扬起企业的奋进之帆。3、木桶定律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 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 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他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如果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比做三长两短的一只木桶,而把企业的生产率或者经营业绩比做桶里装的水, 那影响这家企业的生产率或绩效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最

6、短的那块板。企业的板就是各种资源,如研发、生产、市场、行销、管理、品质等等。为了做到木桶“容量”的最大化,就要合理配置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及时补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上来说,又可以将木桶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 木桶的板则分别代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人员的招募甄选和雇用、发展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内容。所以,木桶有大小之分,木桶原理也有整体和局部之分,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你自己的桶,然后找到那块最短的板,加高它!但是,要想完全克服最薄弱的环节是不可能的,一根链条总有最弱的环节, 强弱本来就是相对而言的。 问题在于你能承担这个弱点到

7、什么程度,一旦它已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就必须下手了。4、马太效应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天国有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 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 说 “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 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

8、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一千的,也来说: “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 “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 反应当今

9、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 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 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 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5、零和游戏原理先来看个笑话:说是有两个经济学家, 在马路上散步, 便讨论经济问题甲经济学家看见了一堆狗屎,思索着对乙经济学家说。你吃了这堆狗屎吧,我给你100 万块钱。乙经济学家犹豫了一会儿,但是还是经受不住诱惑,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甲经济学家给了他100 万块钱过了一会儿,乙

10、经济学家也看见了一堆狗屎,就对甲经济学家说:你吃了这堆狗屎吧,我也给你100 万块钱。甲经济学家犹豫了一会儿,但是还是经受不住诱惑,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乙经济学家把甲给他的100 万还了回去。故事还没有完。走着走着,乙经济学家忽然缓过神来了,对甲说不对阿,我们谁也没有挣到钱,却吃了两对狗屎。甲也换过神了,思考了一会儿说:可是,我们创造了200万的 GNP 阿!你领悟到什么了吗?零和游戏原理源于博弈论。 两人对弈,在大多数情况下, 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 分,而输棋为 -1 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 (-1 )=0 。博弈论的英文名为game theor

11、y ,直译就是“游戏理论”。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 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 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 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20 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 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 要求各方面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 要遵守游戏规则, 否则双赢的局面就

12、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6、华盛顿合作规律1964 年 3 月,美国纽约市克尤公园发生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凌晨3 点,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受到凶手追杀,在长达半个小时的作案过程中, 受害者不停地呼救奔跑,有 38 户居民听到或看到了,但没有一个人出来制止,甚至没有一人拨打报警电话。事后,美国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然而,巴利和拉塔内这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认为, 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 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他们专门进行了一项试验。在试验中,他们邀请72 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 另外安排一个人假扮成癫痫病患者,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相互间使用对讲机通

13、话, 保持远距离联系。 结果表明,在交谈过程中,当假病人大呼救命时,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 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通过这项试验, 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称之为“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即“旁观者效应”,也就是说,在出现紧急情况时, 正是因为有其他目击者在场, 旁观者可能更多的是在看其他观察者的反应,结果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就这样,一桩桩旁观者众多,却“见死不救”的事件产生了。华盛顿合作定律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旁观者效应” ,众多的旁观者分散了每个人应该负有的责任,最后谁

14、都不负责任,于是合作不成功。具体说来,当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时, 由于不存在旁观者, 自然由他一个人承担全部责任,虽然有点敷衍了事,但也还能勉强成事,所以“一个和尚挑水喝”。如果有两个人,虽然两个人都有责任, 但是因为有另一个旁观者在场,两个人都会犹豫不决, 相互推诿,最后只好“两个和尚抬水喝” 。 如果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 旁观者更多,情况就更加复杂,关系也更加微妙,彼此之间相互“踢皮球”,结果“永无成事之日”,最后“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就说明,当许多人共同从事某项工作时,虽然群体成员都有责任,但是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了旁观者,彼此相互推诿,最后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结果合作不成功,产生了华盛

15、顿合作定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 10 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 大得多,有时,甚至比 1 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 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 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为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 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得更好, 而是避免内耗过多。 破解华盛顿合作定律, 必须明确成员分工,落实成员责任,以降低旁观者效应;采用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以避免社会

16、惰化作用;注重素质结构,重视组织沟通,以减少组织内耗现象。7、手表定律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 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一名游客穿越森林, 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猛可拾到了。 聪明的猛可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 于是,猛可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 每只猴子都向猛可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猛可来规划。 猛可逐渐建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做了猴王的猛可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寻找, 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负有心人,猛可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但出乎猛可的意料, 得到了三块手表的猛可有了新的麻烦,因为每块手表的时间显示的都不相同,猛可不能确定哪块手表上显示的时间是正确的。群猴也发现,每当有猴子来问时间时, 猛可总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猛可的威望大降, 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变得一塌糊涂。一个人有一只表时, 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 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 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