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篇蛋鸡生产复习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2.11KB
约8页
文档ID:35399424
第一篇蛋鸡生产复习_第1页
1/8

1 第一篇蛋鸡生产复习1、跖长: 跖骨上关节到第三趾与第四趾间的垂直距离衡量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2、鸡的标准品种:白来航鸡、洛岛红鸡、新汉夏鸡、白洛克鸡、横斑洛克、白科尼什鸡、狼山鸡、乌骨鸡3、现代鸡种的特征:突出的生产性能;高产、稳产、性能整齐一致、生活力强,外貌要求不严,强调群体生产性能特有的商业命名;商品代不能作种用,有特定的商品名要经过育种和制种两个步骤配套性生产,配套性出售4、现代养鸡生产中一般把鸡种分为蛋鸡系和肉鸡系现代蛋鸡一般分为白壳蛋鸡、褐壳蛋鸡和浅褐壳蛋鸡三种类型白壳蛋鸡:罗曼白、海兰白、迪卡白、新杨白商品代羽速自别雌雄褐壳蛋鸡:伊莎褐、罗曼褐、海兰褐、迪卡红、尼克红、海塞克斯褐商品代羽色自别雌雄5、现代白壳蛋鸡全部来源于单冠白来航品变种;褐壳蛋鸡最主要的配套模式是以洛岛红 (加有少量新汉夏血统)为父系, 洛岛白或白洛克等带伴性银色基因的品种作纯母系实际用作培育浅褐壳蛋鸡的标准品种有白来航、洛岛白、白洛克、澳洲黑等肉鸡:现代白羽速生型肉鸡的父系无一例外地都采用白科尼什 ,也结合了少量其它品种的血缘母系最主要为白洛克 ,在早期还结合了横斑洛克和新汉夏等品种的血缘6、蛋鸡场通常分为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三个功能区。

7、在自然交配时,公母鸡的比例约为1:10,而 人工授精公母鸡比例可达1:30~508、采精技术1、固定公鸡:2、按摩:3、集精9、采精时应注意的事项:采精前停食,防止过饱排粪污染精液采精人员相对固定用具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每只公鸡每1~2 天采一次注意饲料蛋白质水平10、精液的保存常温保存:新鲜精液在18~20℃范围内,保存不超过1h 用于输精,可用生理盐水稀释,比例为 1: 111、 输精技术(1)方法翻肛人员用右手抓住母鸡双腿,稍向上提,将鸡提到种鸡笼口,左手大拇指和其余四指自然分开, 紧贴泄殖腔向鸡腹部轻压,使位于泄殖腔左侧的阴道口外翻,输精人员立即注入精液2)输精部位和深度浅部输精,深度为2-3cm 左右中部: 4-5cm(产蛋率下降、精液品质差)(3)输精量与次数轻型品种每次输精量为0.025ml ,中型品种每次输精量为0.025 ~0.03ml 产蛋中、后期2 0.05ml 夏季加倍每隔4 ~5 天输精一次4)输精时间: 蛋鸡下午4 点输精 鸭一般清晨0~ 4 时产蛋, 在清晨 6~10 时进行人工授精为最佳输精技术要点:①辅助人员翻肛时用力适中,着力于泄殖腔左侧②输精部位找准后再输精。

③移液器枪头对准阴道翻口中央,垂直插入④输完精液,辅助人员立即解除压力,利用阴道的回缩力吸入精液⑤输精人员要严格掌握输精量⑥擦拭或勤换枪头,防止交叉感染12、输卵管:分为喇叭部、膨大部、峡部、子宫和阴道五个部分 各部分功能喇叭部: 接纳成熟卵子膨大部:又称 蛋白分泌部,分泌稀蛋白、浓蛋白峡部:蛋的内外壳膜在此形成子宫:分泌子宫液,形成蛋壳和保护膜,蛋壳着色阴道:不参与蛋的形成,已经形成的蛋只在此暂短停留,以待产出13、如果是连续产蛋的母禽,产一枚蛋的时间为24~26h 14、胚珠为没有分裂的次级卵母细胞,受精后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分裂后形成胚盘 15、种蛋的外观选择 (1)种蛋要求新鲜一般以产后1 周为宜,以3~5 天最好 (2)选择清洁蛋 (3)蛋形状和大小要合适:卵圆形为好,蛋重55~65g 为宜 (4)选择蛋壳:蛋壳结构要正常,应致密匀称 16、 鸡胚发育的临界温度为23.9℃,种 蛋保存时超过临界温度鸡胚就会开始发育 种蛋保存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保存一周以内以15℃左右最好,保存一周以上以12℃ 为宜蛋库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 ~ 80% , 种蛋在保存期内,应每天翻蛋一次,或将尖端朝上放置,以防胚胎与蛋壳发生粘连。

翻 蛋方法:用l 块厚 20~25cm的木板,垫在种蛋箱的一头,翻蛋时将木块垫到另一头17、胚胎发育早期形成四种胚外膜:卵黄囊、羊膜、浆膜、尿囊,完成胚胎的营养、排泄 和呼吸功能18、 各种家禽的孵化期 19、家禽的孵化条件温度: 入孵器为37.8 ℃,出雏期间为37.3 ℃ 湿度:整批:前期60% ~ 65% ,中期50% ~ 55% ,后期65% ~70% 分批:前中期50% ~60% ,后期 65% ~70% 通风: 换气、均温、后期散热 翻蛋: 防粘连、胎儿运动、受热均匀;鸡蛋前俯后仰各45°;转蛋时动作要轻、稳、慢; 每 2h 一次 凉蛋 20、预热种蛋及上蛋(1)预热:入孵前12 h 将种蛋大头朝上码在蛋盘里,放在22~ 25 OC环境下预热 预热的作用:a 防止凝水, b 可以使胚胎“苏醒” ,c 避免孵化器内温度下降 (2) 码盘(上蛋) 上蛋:把种蛋大头朝上、小头朝下放在入孵器的孵化盘内称为上蛋或码盘 种蛋消毒 开机入孵时间:下午4 点左右 21、照蛋:所谓“照蛋”是在家禽孵化到一定时间后,用照蛋器在黑暗条件下对胚蛋进行透 视,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剔除未受精蛋、死胚蛋、破损蛋的过程。

3 目的:检查胚胎发育情况,以指导孵化管理;剔除非正常胚蛋 22、一照的目的:是及时捡出无精蛋、死胚蛋、破壳蛋,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必要时调整孵 化条件 一照时间:白壳蛋5 日龄,褐壳蛋10~11 胚龄 5 天: 黑色的眼点明显,俗称“单珠” 二照的目的:剔除死胚蛋,观察胚胎发育情况, 为准确移盘和创造良好出雏环境提供依据鸡胚 19 日龄 23、移盘将胚蛋从孵化器的孵化盘移至出雏器的出雏盘称移盘,亦称落盘 移盘时间:鸡胚孵化到19 日龄,具体掌握在10% ~20% “打嘴”时移盘24、 蛋/ 母雏比 2.4-2.6:1 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受精蛋数×100% 入孵蛋孵化率(%)=出雏数/入孵种蛋数×100% 25、雏鸡出场:注射马立克疫苗 26、 初生雏鸡的雌雄鉴别 1 伴性遗传鉴别法:羽色鉴别法、羽速鉴别法;2 肛门鉴别法;3 器械鉴别法 快羽母雏,慢羽公雏;红羽母鸡,白羽公鸡 27、 雏鸡养育阶段的划分 幼雏期: 0~ 6 周龄 ,给温,称幼雏鸡 育成期: 7~ 20 周龄,不给温,称育成鸡又称青年鸡或后备鸡 28、 育雏方式:地面育雏、网上平面育雏、立体笼养 29、育雏前的准备工作每只占食槽长度2.5 厘米 ,槽上缘要比鸡背高2 ㎝;每只占饮水位置1.5-2厘米 鸡舍及设备的消毒:进雏前1-2 周熏蒸消毒: (1)药物: a. 甲醛、高锰酸钾熏蒸。

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8ml,高锰酸钾14 克, “冲入” 福尔马林二级) b. 氯制剂熏蒸目前多使用三氯异氰尿酸钠,点燃熏蒸 (2)方法:鸡舍密封,升高温度(30℃以上好)和湿度(60~70% ) 密封 24~48 小时后通风 2 天以上 (3)注意: 合理选择容器 必须先放好高锰酸钾 可在容器中先加入约占甲醛量1/5 的水 鸡舍门口设脚踏消毒池30、 雏鸡的饲养(一)饮水1、初饮: 给 1 日龄幼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也叫开水出壳 24-36h 凉白开水中加入葡萄糖、多种维生素、电解质、药物等雏鸡入舍安顿好并稍事休息后进行,人工饮水饮水器数量充足每只幼雏鸡至少有1.5 ㎝的饮水位置,或每100 只幼雏鸡有2~3 个3~4 ㎏大小的真空饮水器初饮一般应持续4~6h饮水 1~2h 后开食初饮后不应断水2、正常饮水饮水器高度要随鸡只的生长作适当的调整,要求饮水器的边缘与鸡背高度一致二)饲喂1、开食:初生雏鸡第一次喂料称为开食出壳后 24~36h,初饮后1~2h 开食,或在鸡群中有1/3 的个体出现啄食行为时开食过早开食会影响卵黄囊的继续吸收4 饲料颗粒小需引导(如强光等)不可过饱 1/3离开料槽时停喂2、正常饲喂足够的食槽,1~3 周龄的幼雏鸡每只至少应有2.5㎝的食槽位置,4~6 周龄为4~5㎝。

少喂勤添, 八成饱 在 0~2 周龄每天喂料6~8 次,在 3 周龄后减至每天喂料4~5 次不留残料料量不足料槽高度的1/2 31、培育幼雏鸡所需的环境条件 (1)合适的温度:1~2 日龄应达到34~35℃, 3~7 日龄 32~34℃,以后随鸡日龄增加而 渐减,每周降低2~3℃,直至降到6 周龄左右可脱温,但不应低于18℃2)适宜的湿度党俊英, 36-37 ℃时,湿度55-65% 前高后低在10 日龄前为60% ~70% ,以后降至50% ~60% ,切不可低于40% 也不可高出75% (3)合理的光照:1~3 日龄每天24 小时, 4~5 日龄每天减至20 小时,第二周末减为 15~16 小时,随后每周减少光照20 分钟每 15 ㎡鸡舍用一个40w的白炽灯泡悬挂于离地面2m高处,照度可达3~4w/㎡,从第二周龄起换用每个25w 的灯泡,以达1~2w/㎡照度方可灯泡与灯泡的间距应为灯泡高度的 1.5 倍4)良好的通风换气有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种5)适宜的密度过大生长缓慢发育不整齐,易患病和产生恶癖,过小经济上不合算0-7 日龄, 30-50 只/m2,中期 20-30 只/m2,育成期 5-6 只 /m2 32、断喙:俗称为“断嘴或切嘴”,可减少饲料浪费,防止鸡只啄癖。

1、时间:一般6~10 日龄较好,可在9~ 16 周龄时修整2、方法:用断喙器进行将上喙切除1/2 ,下喙切除1/3 断喙器刀片呈深樱桃红色断喙边切边烙,以接触3 秒钟为宜3、注意事项:断喙时将雏鸡上下喙闭合好,用食指拨压雏鸡的舌根部,使舌头缩在口腔内,可防止断掉舌尖为了减少应激,防止流血,在断喙前后的1~2 天内额外添加复合维生素或VC及维生素K3 ,抗生素在鸡群患病或免疫接种时要推迟断喙,防止病情加重或引起死亡断喙后 1 周内饲喂粉料,增加料桶内的饲料厚度33、免疫方法:注射法:肌肉、皮下、颈部皮下滴鼻点眼法、气雾免疫、饮水法、刺种法34、免疫时注意事项①根据雏鸡日龄、流行病学特征等合理选择疫苗②疫苗必须现用现配③滴鼻点眼、注射等最好在晚上或光线稍暗的环境下接种④接受接种的鸡群须是健康鸡群(紧急接种除外)⑤以活疫苗免疫前后2 天及当天不要进行任何方式的消毒,以确保免疫效果⑥有些药物对活毒疫苗的免疫效果会产生影响,限制使用⑦防应激添加VC 、VE 、红霉素、大观霉素⑧为提高疫苗应答效果,可使用左旋咪唑、黄芪多糖等可添加疫苗保护剂等5 ⑨在进行疫苗饮水免疫时,应控制好停水时间(一般 2-3 小时)和稀释疫苗的用水量,以保证所有的鸡都饮到足够剂量的疫苗。

以在2~3 小时内饮完为宜,35、转群及注意事项1、尽量减轻应激转群前 3 天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或多维及抗应激药物,以增加鸡群抗应激能力不能与断喙、免疫同时进行,防止引起强烈应激反应抓鸡、搬运、装卸鸡时一定要轻拿轻放,以减少应激或损伤冬季应选择在暖和的中午进行,夏季在凉爽的早晚进行;春秋避开雨天, 车辆前部和顶部要用蓬布遮盖,以防雨淋和前部鸡群受寒运输车辆最好选用保温通风的空调车,并且运输车辆和笼具应经过消毒处理2、合理分群在转群的同时, 饲养人员应对鸡群进行挑选,淘汰病弱鸡、 残次鸡, 保证上笼鸡的质量,并清点鸡只3、做好转群前后饲养管理的前后衔接(1)转群前育成鸡舍添好料和水2)接鸡当日,可适当延长光照时间3)转群前后3-5 天,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多维电解质4)日常操作程序固定,饲养人员固定,防惊群5)要加强对鸡群的巡视逃逸、采食、饮水、粪便、精神状况等是否正常6)给予弱鸡特殊照顾,尽快赶上大群7)按照免疫程序,备好所需疫苗,待转群稳定后适时免疫接种36、 限制饲养的方法有:限时、限量、限质等不同的方法37、光照制度:密闭式,开放式38、 育成率:指育成期结束成活育成鸡数占育成入舍雏鸡数的百分比。

39、鸡白痢:鸡白痢沙门氏菌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典型症状与病变:雏鸡、育成鸡、防治措施1. 药物防治:发病后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