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税法的考试大纲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397347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8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会计师税法的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注册会计师税法的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注册会计师税法的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注册会计师税法的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注册会计师税法的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会计师税法的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会计师税法的考试大纲(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税税 法法一、测试目标一、测试目标本科目主要测试考生的下列能力:1熟悉税法与税制相关的基本原理;2.掌握现行各税种的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地点和税收优惠等相关规定;3掌握不同企业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税种及应纳税额计算;4掌握个人取得各种收入涉及的税种、应纳税额计算及相关纳税事项的有关规定;5掌握同一经营活动涉及多税种的相互关系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6协助企业或个人准确无误地填列各主要税种的纳税申报表;7分析税收政策变动对企业等相关纳税人的潜在影响并能结合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提出税收筹划建议;8用恰当合理的专业性语言和报告明确表述企业税收遵从、涉税风险、纳税事

2、项等与税法执行相关问题的结论;9体现并培养税收遵从意识,提高纳税意识和税收服务意识,具备从公正立场为政府和纳税人服务的职业道德。二、测试内容与能力等级二、测试内容与能力等级测试内容测试内容能力等级能力等级(一)税法概论1.税法概念(1)税收概述(2)税法的概念(3)税法的功能(4)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2税法基本理论(1)税法的原则(2)税收法律关系(3)税法的构成要素3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1)税收立法(2)税法的实施4我国现行税法体系(1)税法体系概述(2)税法的分类(3)我国现税法体系(4)我国税收制度的沿革5我国税收管理体制1111111111111(1)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2)

3、税收立法权(3)税收执法权111(二)增值税法1.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1)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2)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3)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2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1)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2)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3税率与征收率(1)基本税率(2)低税率(3)零税率(4)征收率4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1)销项税额的计算(2)进项税额的计算(3)应纳税额的计算5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1)应纳税额的计算(2)含税销售额的换算6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1)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2)混合销售行为(3)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7进口货物征税(1)进口货物的征税范

4、围及纳税人(2)进口货物的适用税率(3)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4)进口货物的税收管理8出口货物退(免)税(1)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政策(2)出口货物退(免)税的适用范围(3)出口货物的退税率(4)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的计算(5)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111112222333333332232222329税收优惠(1) 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项目(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征免税项目(3)增值税起征点的规定(4)其它有关减免税规定10.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纳税期限(3)纳税地点(4)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5)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11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

5、及管理(1)专用发票的联次(2)专用发票的开票限额(3)专用发票领购使用范围(4)专用发票开具范围(5)专用发票开具要求(6)开具专用发票后发生退货或开票有误的处理(7)专用发票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8)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22212222211111111(三)消费税法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1)生产应税消费品(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3)进口应税消费品(4)零售应税消费品2税目与税率(1)税目(2)税率3计税依据(1)从价计征(2)从量计征(3)复合计征(4)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4应纳税额的计算(1)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2)委托加工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3)进口环节应纳消费

6、税的计算1111222233333(4)已纳消费税扣除的计算(5)税额减征的计算5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纳税期限(3)纳税地点(4)纳税申报331111(四)营业税法1. 纳税义务人与扣缴义务人(1)纳税义务人(2)扣缴义务人2税目与税率(1)税目(2)税率3计税依据(1)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2)计税依据的具体规定4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1)应纳税额的计算(2)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5税收优惠(1)起征点(2)税收优惠规定6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纳税期限(3)纳税地点(4)纳税申报22222232222222(五)城市维护建设税法1纳税义务人与税率

7、2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的计算3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1)税收优惠(2)纳税环节(3)纳税期限(4)纳税地点(5)纳税申报附:教育费附加的有关规定22211112(六)关税法1.征税对象与纳税义务人(1)征税对象(2)纳税义务人2进出口税则(1)进出口税则概况(2)税则归类(3)税率3关税完税价格与应纳税额的计算(1)原产地规定(2)关税的完税价格(3)应纳税额的计算4税收优惠(1)法定减免税(2)特定减免税(3)临时减免税5征收管理(1)关税缴纳(2)关税的强制执行(3)关税退还(4)关税补征和追征(5)关税纳税争议1111213322222222(七)资源税法1. 纳税义务人与税目、单位税额(1

8、)纳税义务人(2)税目、单位税额(3)扣缴义务人适用的税额2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的计算(1)计税依据(2)应纳税额的计算3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1)减税、免税项目(2)出口应税产品不退(免)资源税的规定(3)纳税义务发生时间(4)纳税期限(5)纳税地点(6)纳税申报22222221111(八)土地增值税法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1)纳税义务人(2)征税范围2税率3应税收入与扣除项目的确定(1)应税收入的确定(2)扣除项目的确定4应纳税额的计算(1)增值额的确定(2)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3)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5税收优惠(1)建造普通标准住宅的税收优惠(2)国家征用收回的房地产税收优惠(3)

9、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需要而搬迁税收优惠(4)个人转让房地产的税收优惠6征收管理(1)加强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2)纳税地点(3)纳税申报122223332222111(九)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法1.房产税法(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2)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3)税收优惠(4)征收管理2城镇土地使用税法(1)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2)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3)税收优惠(4)征收管理3耕地占用税法(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2)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3)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23222322232(十)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法1.车辆购置税法(1)纳税义务人与

10、征税范围2(2)税率与计税依据(3)应纳税额的计算(4)税收优惠(5)征收管理2.车船税法(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2)税目与税率(3)应纳税额的计算与代收代缴(4)税收优惠(5)征收管理232122322(十一)印花税和契税法1印花税法(1)纳税义务人(2)税目与税率(3)应纳税额的计算(4)税收优惠(5)征收管理2契税法(1)征税对象(2)纳税义务人、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3)税收优惠(4)征收管理123212322(十二)企业所得税法1.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与税率(1)纳税义务人(2)征税对象(3)税率2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收入总额(2)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3)扣除原则和范围(

11、4)不得扣除的项目(5)亏损弥补3资产的税务处理(1)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2)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3)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4)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2222223333222(5)存货的税务处理(6)投资资产的税务处理(7)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差异的处理4.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所得税处理(1)资产损失的定义(2)资产损失扣除政策(3)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5.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1)企业重组的定义(2)重组的一般性税务处理方法(3)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方法6税收优惠(1)免征与减征优惠(2)高新技术企业优惠(3)小型微利企业优惠(4)加计扣除优惠(5)创投企业优惠(6)加速折旧优惠(7)减计收入优

12、惠(8)税额抵免优惠(9)民族自治地方优惠(10)非居民企业优惠(11)特殊行业优惠(12)其他优惠7应纳税额的计算(1)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2)境外所得抵扣税额的计算(3)居民企业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4)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5)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6)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预缴税款的处理8源泉扣缴(1)扣缴义务(2)扣缴方法(3)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若干问题9特别纳税调整(1)调整范围(2)调整方法2222222222223333333333333223333322(3)核定征收(4)加收利息10征收管理(1)纳税地点(2)纳税期限(3)纳税申报(4)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

13、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5)合伙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6)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调整(7)纳税申报填写方法222222223(十三)个人所得税法 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1)纳税义务人 (2)征税范围 2税率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税率 (2)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3应纳税额的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4)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5)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8)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4、 (9)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0)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1)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2)应纳税额计算中的特殊问题 4税收优惠 (1)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 (2)减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 (3)非居民纳税人的减免税优惠 5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 6征收管理 (1)自行申报纳税 (2)代扣代缴纳税 (3)核定征收 (4)个人所得税的管理223333333333333322232222(十四)税收征收管理法1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1)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立法目的(2)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3)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遵守主体(4)税收征收管理法权利和义务的设定2税务管理(1)税务登记管理(2)账簿

15、、凭证管理(3)纳税申报管理3税款征收(1)税款征收的原则(2)税款征收的方式(3)税款征收制度4税务检查(1)税务检查的形式和方法(2)税务检查的职责5法律责任(1)违反税务管理基本规定行为的处罚(2)扣缴义务人违反账簿、凭证管理的处罚(3)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的法律责任(4)对偷税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5)进行虚假申报或不进行申报行为的法律责任(6)逃避追缴欠税的法律责任(7)骗取出口退税的法律责任(8)抗税的法律责任(9)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法律责任(10)扣缴义务人不履行扣缴义务的法律责任(11)不配合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的法律责任(12)非法印制发票的法律责任(

16、13)有税收违法行为而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法律责任(14)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拒绝配合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法律责任(15)擅自改变税收征收管理范围的法律责任(16)不移送的法律责任(17)税务人员不依法行政的法律责任(18)渎职行为的法律责任(19)不按规定征收税款的法律责任(20)违反税务代理的法律责任6纳税评估管理办法(1)纳税评估指标11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纳税评估对象(3)纳税评估方法(4)评估结果处理(5)评估工作管理(6)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7纳税担保试行办法(1)纳税保证(2)纳税抵押(3)纳税质押(4)法律责任222222222(十五)税务行政法制1税务行政处罚(1)税务行政处罚的原则(2)税务行政处罚的设定和种类(3)税务行政处罚的主体与管辖(4)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5)税务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6)税务行政处罚的执行2税务行政复议(1)税务行政复议的概念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