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登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97278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3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文登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文登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文登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文登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文登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文登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文登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页1 第高三物理试题B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 小题,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a、b、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x-t 图像如图所示,图像 c 是一条抛物线, 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a、b 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t=5s 时, a、b 两个物体相距最近D.物体 c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2.图示为A、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

2、已知第3s 末他们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 A 的速度比物体B 的速度变化得快B.物体 A 在 3s 内的位移为12m C.物体 A、B 出发点的位置关系是,B 在 A 前 3mD.物体 A、B 出发点的位置关系是,B 在 A 前 6m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着一副扑克牌,总共有54 张,每一张牌的质量都相等为m,牌与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最下面一张牌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也都相等为 。用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按压第一张牌,并以一定的速度v 水平移动手指,将第一张牌从牌摞中水平移出 (牌与手指之间不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A.第 1 张牌受到手指的摩擦力方向与手

3、指的运动方向相反B.从第 2 张牌到第54 张牌之间的牌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C.第 2 张牌与第3 张牌之间摩擦力大小为2 mgD.第 54 张牌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4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设抛出时t0,得到物体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h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5s 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5m C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8 m/s2D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25 m/s t/s x/m 0 5 10 10 20 a b c t/s v/(m.s-1) 0 1 2 3 2 4 A B 页5如图所示, 质量为 m

4、 的小环套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 的光滑大圆环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小环经过大圆环最高点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环对大圆环施加的压力可以等于mgB小环对大圆环施加的拉力可以等于mgC小环的线速度大小不可能小于gRD小环的向心加速度可以等于g6.质量为 m 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启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从t1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f,则A. 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v2=1 1 1(1)fmvvF tB. 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等于11vmtC. t1-t2时间内,汽车的功率等于1 2 1()fvmFvtDtl-t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于12 2vv7.如

5、图所示,平直木板AB 倾斜放置,板上的P 点距 A 端较近,小物体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 到 B逐渐减小。先让物体从A 端由静止开始滑到 B 端, 然后将 A端着地,抬高 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体从B 由静止开始下滑到 A 端。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物体经过P 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B.物体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C.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D.物体从顶端滑到P 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8.如图所示,河的宽度为L,河水的流速为u,甲、乙两船均以静水中的速度大小v 同时渡河。出发时两船相距为 2L,甲、乙船头均与河岸成

6、60 角,且乙船恰好能直达正对岸的A 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船也正好在A 点靠岸B.甲、乙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C.船速和河水的流速之间的关系为v=2uD.甲船的渡河时间为2 33Lv二、实验题 (共 14 分) 9 (8 分) (1)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A P B 页3 第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某同学平衡摩擦力时是这样操作的: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乙) ,直到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木板向下滑动为止请问这位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当如何进行操作?答:如果这位同学先如中的操作,然后不断改变对小车

7、的拉力F,他得到 M(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情况下的 aF图线是下图中的(填选项代号的字母) 调整好装置之后,实验小组进行实验。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则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表达式F= (用 m、M、g 表示) ,分析该表达式可知在满足的条件下,能减小该实验的系统误差。10.(6 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 。弹簧测力计A 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 点,手持另一端使结点O 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 和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 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

8、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的示数为_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下列的一些做法中,哪些是该实验中必须的实验要求_。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B.实验中必须保证OB 水平C.应测量重物M 所受的重力D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E.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F.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AO 与 OB的夹角不变(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两个解决办法。_ ; _ 。页4 第三、计算题(本题共3 小题,满分48 分)11 ( 14 分)一密封盒B放置在水平面上,密封盒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

9、因数 =0.5,密封盒的内表面光滑,在内表面上有一小球A 靠左侧壁放置,此时小球A 与密封盒的右侧壁相距为l,如图所示。A、B 的质量均为 m。现对密封盒B施加一个大小等于2mg(g 为重力加速度) 、方向水平向右的推力F,使 B 和 A 一起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当密封盒B 运动的距离为d 时,立刻将推力撤去,此后A 和 B发生相对运动,再经一段时间球A 碰到盒的右侧壁。求( 1)在推力F作用的过程中盒子的左侧壁对小球A做的功 ; ( 2)球 A 相对于盒从左侧壁运动至右侧壁所经过的时间t 并说明此时l 与 d 之间的关系。12.(19 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AOB,杆的水平部分粗

10、糙,动摩擦因数为0.20,杆的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分别为2.0kg 和 1.0kg 的小球 A 和 B,A、B间用细绳相连,初始位置OA=1.5m,OB=2.0m,g=10m/s2。(1)若用水平拉力F1沿杆缓慢拉A,使之移动0.5m,则在该过程中小球 A 受到的摩擦力多大?小球 A、B 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变化量多大?(2)若小球A、B 都有一定的初速度,A 在水平拉力F2的作用下,使B 由初始位置以1.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 0.5m,此过程中F2做的功?(绳子始终处于绷紧状态)13.(15 分) “ 嫦娥一号 ” 的成功发射,为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奔月梦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1、。已知“ 嫦娥一号” 绕月飞行轨道近似圆周,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飞行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假设宇航员在飞船上,飞船在月球表面附近竖直平面内俯冲,在最低点附近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宇航员质量是m,飞船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是v;。求:(1) 月球的质量M是多大?(2)经过最低点时,座位对宇航员的作用力F 是多大?FlBAF A B O 页5 第2013 高三考试物理试卷B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 小题,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题号1 2 3 4 56 7 8答案D

12、 AC BD BC C AD AB CD 二、实验题 (共 14 分) 9 (8 分) (1)用如图(甲)所示 的实 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某同学平衡摩擦力时是这样操作的: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乙) ,直到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木板向下滑动为止请问这位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当如何进行操作?答:错误。应该给小车一个初速度使小车能够匀速下滑 (2 分)如果这位同学先如中的操作,然后不断改变对小车的拉力F,他得到 M(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情况下的 aF图线是下图中的C (填选项代号的字母) (2 分)调整好装

13、置之后,实验小组进行实验。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则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表达式F= MmgmM (2 分) (用m、M、g 表示),分析该表达式可知在满足mM (2 分) 的条件下,能减小该实验的系统误差。10.(6 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 。弹簧测力计A 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 点,手持另一端使结点O 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 和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 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 本 实 验 用 的 弹 簧 测 力 计 示 数 的 单 位 为N ,

14、图 中 的 示 数 为 _3.6_N ( 保 留 两 位 有 效 数页6 第字) 。 (2 分)(2)下列的一些做法中,哪些是该实验中必须的实验要求_ACD_ _。 (2 分)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 A.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B.实验中必须保证OB 水平C.应测量重物M 所受的重力D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E.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F.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AO 与 OB的夹角不变(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两个解决办法。_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大小(1 分) _减小重物M的质量 _ (1 分)_

15、 (或将 A更换成较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方向等) 。三、计算题(本题共3 小题,满分48 分)11 ( 14 分)一密封盒B放置在水平面上,密封盒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5,密封盒的内表面光滑,在内表面上有一小球A 靠左侧壁放置,此时小球A 与密封盒的右侧壁相距为l,如图所示。A、B 的质量均为 m。现对密封盒B施加一个大小等于2mg(g 为重力加速度) 、方向水平向右的推力F,使 B 和 A 一起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当密封盒B 运动的距离为d 时,立刻将推力撤去,此后A 和 B发生相对运动,再经一段时间球A 碰到盒的右侧壁。求( 1)在推力F作用的过程中盒子的左侧壁对小球A做的功 ; ( 2)球 A 相对于盒从左侧壁运动至右侧壁所经过的时间t 并说明此时l 与 d 之间的关系。解: (1)方法一将盒子和小球作为一个整体22Fmgma (1 分) 小球为研究对象,盒子左侧壁对小球做的功WF dmad (1 分 ) W=0.5mgd (1 分) 方法二将盒子和小球作为一个整体,推力F作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lBA页7 第2221)2(mvdmgF将=0.5 和F=2mg代入解得槽B的速度gdv小球 A的动能增加量等于左侧壁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