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94772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探(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本科生学年论文题目:天上人间情一诺 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探学生姓名:张亚男系别:中文系专业年级: 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指导教师:徐小琳2011 年 9 月 19 日2 摘 要: 纳兰性德,一个才华横溢却命运坎坷的词人,其悼念亡妻之词情真语挚, 凄婉动人, 广为世人传唱。 曲折的人生经历, 直接影响纳兰性德的性格,也让他的悼亡词拥有独特的韵味,每一首都是他血与泪的诗话。本文就试图从他生活的社会、 家族背景和坎坷的命运来分析其性格成因,且选取他悼亡词的氛围、主要意象、 词中所表现出的真情实感以及词风来研究,通过它们探寻出纳兰性德的性格与其悼亡词的密切关系,进而找出纳兰词恨的根源。 关键词 :纳

2、兰性德悼亡爱情人生3 Abstract: Nalan Xingde, a scintillating poet who has superb talent with a pr edestination which full of frustrations. To mourn over his wife s death , his lament was full of wholehearted sorrow. His words widely moved a generation by a generation for his devoutness. Tortuous experience of

3、 life directly affected the author s character , also made his mournful words have unique flavor, every piece is his blood and tears of poetry. Through the causes and analyses of his character based on the society which he lived in, his family background and rough fate, this passage choosed the atmo

4、sphere of his lament, the main intention, the real emotion and the style of his poems to research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character and lament, even found the source of his hate in the poems. Key words:Nalan Xingde lament love life 4 目录一 高门广厦山泽鱼鸟之思 . 6 (一)翩翩浊世佳公子 . 6(二)不是人间富贵花,7(三)此情已自成追忆

5、 . 8二 尘缘易绝梦好难留之恨 . 错误!未定义书签。9 (一)一生一代一双人9 (二)青衫湿遍忍相忘,10(三)一片伤心画不成 . 11 (四)十一年前梦一场 . 12(五)断肠声里忆平生13 三 结论14 参考文献15 文献综述16 致谢词175 天上人间情一诺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步探究绪论纳兰性德作为满清第一词人, 他的一切都是人们探索研究的焦点。在纳兰性德 24 岁时便将自己的自作整理成集,取名侧帽集,后改名饮水词 。传世的饮水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甚至形成了“ 家家争唱纳兰词 ” 的风气,以此纳兰性德成为清初词坛的杰出代表。然而这样一个出身贵胄的少年英才,

6、他的词作里却处处充斥着哀感顽艳的意蕴,十之八九皆为苦吟之作。 感情生活的一波三折, 仕宦生涯的事与愿违, 甚至是与朋友的久难相见都是纳兰性德生活里无法排解的痛苦。即便是家家争唱纳兰词, 纳兰心事又有几人知。 纳兰性德的词作中最负盛名的便是悼亡之作,他的蝶恋花 和苏轼的江城子贺铸的鹧鸪天并成为三大悼亡词,享誉文坛。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6 一 高门广厦山泽鱼鸟之思(一 )翩翩浊世佳公子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公元 1655年 1 月 19日) 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 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

7、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 因而可以说,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天皇贵胄的家庭里, 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 繁花著锦的。 其父纳兰明珠, 曾官至宰相、太子太傅。 生于乌衣门第、 繁华世家的纳兰性德可以说是很幸运的。其父明珠非常重视对儿女的教育,曾聘请清代著名的诗人查慎行为他家的教习。纳兰性德自小熟读诗书,有过目不忘之能。在童年时已语出惊人,“自幼聪敏,读书一再过即不忘, 善为诗,在童子已语出惊人。”1,加之满旗人有尚武的习惯,所以

8、纳兰性德不但博学能文, 而且还是一名弓马娴熟的少年武士。性德十七岁入国子监读书,十八岁中举人,深得座师徐乾学的喜爱。其为人举止闲雅,“性周防” ,不喜结交权贵,但他非常重视友情,为人正义,所谓“黄金如土,惟义是赴,见才必怜,见贤必慕。”2他极力营救因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的吴兆骞一事,三百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他还善长书法“书法遒逸”3,而且“于书画评鉴最精”4, “岁丙辰应殿试, , 在二甲,赐进士出身,, 授三等侍卫,,久之晋二等,寻晋一等”5,曾随皇帝巡游全国深得康熙赏识, “先后赐金牌、彩缎、上尊、御馔、袍帽、鞍马、孤矢、字帖、佩刀、香扇之属甚伙。是岁万寿节,上亲书唐贾至早朝七言律赐之

9、。月余,注释 : 1345 徐乾学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墓志铭A通志堂集附录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梁佩兰祭文A通志堂集附录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P838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7 令赋乾清门应制诗,译御制松赋 ,皆称旨。”1然而,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 “虽履盛处丰, 抑然不自多。 于世无所芬华, 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2 (二) 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后为避太子讳始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年少聪颖过人,工诗文、擅骑射,文武全才,于康熙十五年(1676 年)二十二岁时参加了殿试,得二甲第七名,

10、 赐进士出身。但他并没有如愿成为翰林院庶吉士,而是受到皇帝的赏识留在身边伴驾,授予三等侍卫官职, 后循进一等, 武官正三品。在旁人眼里,这种“皇恩眷顾”是平步青云的好机会,可纳兰性德的文人气质及其对汉文化的向往是与这种赳赳武夫的差事大相径庭的,本来就淡薄门第利禄的他并不以为然。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 ,这些不肯落俗之人, 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 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 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 使得其住所渌水亭 (现宋庆龄故

11、居内恩波亭) 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 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究其原因, 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注释:1徐乾学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墓志铭A通志堂集附录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8 (三)此情已自成追忆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 “ (卢氏)伉情尘表,则视若浮云,操抚闺中,则志存流水。” 1。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 “赌

12、书消得泼茶香” 2。但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3。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自卢氏亡后,无论是妻子的生日,还是忌日,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都满怀对妻子的深切怀念。 他的悼亡词哀婉伤怀, 缠绵悱恻。 清代著名诗人顾贞观曰“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4。清代谢章铤在赌山词话中说“纳兰容若深于情者也。俎豆兰畹,而一声河满,輙令人怅惘欲泣。”5 纳兰性德悼亡词有如王国维所说李后主后期词作“字字皆血泪凝结而成”,而纳兰性德在亡妇后的七、八年中,深刻

13、的思念依然不变。尽管续娶官氏,又纳妾数名,仍然无人能取代卢氏在他心中的地位。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 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 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6而况周颐也在其著作蕙风词话中赞誉纳兰性德为“国初第一词手”。7 注释:1 叶崇舒纳兰性德妻卢氏墓志铭A纳兰词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2 张草纫纳兰词笺注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34 纳兰性德 . 纳兰词笺注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5 唐圭璋 . 词话丛编 M. 北京:中华

14、书局 2005 6 王国维. 人间词话 M. 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 7 况周颐. 惠风词话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胜利学院中文系本科学年论文9 二 尘缘易绝梦好难留之恨 (一)一生一代一双人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词人们倾心着力描写的热门题材。但是最令纳兰性德痛苦的也莫过于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其爱情词和悼亡词多哀婉凄凉, 到了无词不泪的地步。 纵然岁月流逝, 词人对亡妻如泣如诉的爱情一直没有淡薄。年少夫妻,几年的恩爱生活,让他难以忘怀。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不尽的哀惋凄楚的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一生一代一双人”,此句翻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名句“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表达的是与卢氏的情爱未逝,但怎奈人鬼殊途,“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他怒骂上天的不公,既已赐予他人生最美好的事物,为何又要在他最珍惜的时候强要夺走。他说这样的别离之痛, 有谁能够释怀?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写到此处,他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