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93954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3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95 年试题一、选择题:每题有 34 种选择。但只有一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1E. coli DNA polymerase I具有 3 5和 5 3外切核酸酶活性,这两种酶活性的区别在于a 3 5活性只切割碱基配对处的二酯键;b5 3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键;c 3 5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键;d两种活性对切割处的碱基配对与否无选择,只是5 3活性一次只切除一个核苷酸。2在缺刻前移 (nick transiation) 反应中加入E. coli DNA pol I a是为了利用其5 3的合成特性;b是为了利用5 3的外切核酸酶活性;c是为了利用其3 5的外切核酸酶活性;d是为了既

2、利用其5 3聚合特性又利用5 3的外切核酸酶活性。3在真核细胞中tRNA 的转录是为a RNA pol 负责的;bRNA pol 负责的;c RNA pol 负责的;d不由任何RNA pol 负责。4原核 RNA pol 识别的启动子位于a转录起始点的上游;b转录起始点的下游;c转录终点的下游;d无一定位置。5增强子 (enhancer)与启动子的不同在于a增强子与转录启动无任何关系;b增强子包含数个功能单元(module elements),而启动子则只有一个单元;c启动子可位于起始点的上游,而增强子只能位于起始点的下游;d增强子可能位于上游和下游,但不靠近起始点。6放线菌素D(actino

3、mycin D) 抑制的转录酶是a细菌的全酶(holoenzyme) ;b细菌的中心酶(core enzyme);c真核细胞的pol ;d真核细胞的pol 。7在翻译过程中,真核和原核的起始tRNA 均运载蛋氨酸作为起点氨基酸,蛋氨酸的形式a在真核和原核中均为N-甲酰蛋氨酸;b在真核和原核中均为非甲酰的正常蛋氨酸;c真核为N- 甲酰蛋氨酸,原核为正常蛋氨酸;d真核为正常蛋氨酸,原核为N-甲酰蛋氨酸。8基因的起始密码通常为AUG ,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为GUG 或 UUG。这种少数情况a仅出现于真核细胞;b仅出现于细菌;c在真核和细菌中均有发生。9mRNA 核苷酸顺序的3 5分别相应于蛋白质氨基酸

4、顺序的a N 端-C 端;bC 端-N 端;c与 N 端、 C 端无对应关系。10氨酰 tRNA 靠它的反密码子识别mRNA 的密码子,对于终止密码子UAA 、UAG 和 UGA 来说a氨酰 tRNA 仅识别 UAA ;b氨酰 tRNA 仅识别 UAG ;c氨酰 tRNA 可识别所有终止密码子;d氨酰 tRNA 均不识别。11在研究原核翻译过程中,可用不同的抑制剂研究翻译诸阶段,其中链霉素可抑制a起始:b延长;c肽基由P 位移至 A 位;d核糖体移位。12当细菌核糖体亚基在CsCl 介质中进行离心时,30S 和 50S 亚基分别变为23S 和 42S 亚基,这是由于除去了某些成分所致,被除去的

5、成分是a 16S rRNA ;b23S rRNA ;C16S rRNA+23S rRNA ;d蛋白质。13细菌核糖体系统中S1蛋白的功能是a负责启动30S 亚基同 mRNA 的结合;b负责肽基由P 位至 A 位的移动;C负责 30S 亚基与 50S 亚基的结合;d参与上述各过程。14细菌中各种mRNA所编码的蛋白质数目常有差异,据此有monocistronic , polycistronic和intercistronic 之分。多数mRNA 是a monocistronic mRNA ;bpolycistronic mRNA ;Cintercistronic mRNA 。15真核细胞液中的mR

6、NA 通常是a monocistronic ;bpolycistronic ;Cintercistronic 。16真核的mRNA 在其 3端有 poly(A)+结构,而对于poly(A)-mRNA 来说a根本不存在;b偶有 poly(A)-mRNA ,但不能被翻译;C偶有 poly(A)-mRNA ,似乎也能被翻译,但与poly(A)+mRNA 动力学不同;d偶有 poly(A)-mRNA ,也能被翻译,而且其动力学与poly(A)+mRNA 基本相同。17在细菌转录中,使RNA 聚合酶与DNA 启动子牢固结合的关键因子是a 2;b;C2 ;d(sigma)。18转录的启始反应方程为(箭头只

7、表示顺序),其中R=RNApol ,P=promoter,RPc=closed binary complex ,RPo=open complex, RPiRNA=ternary complex 。在这些步骤中a 1 是可逆反应;b2是可逆反应;c 3 是可逆反应;d1、2、3 均不是可逆反应。19原核 mRNA 的 Shine-Dalgarno 顺序通常是a多嘧啶序列;b多嘌呤序列;c嘌呤和嘧啶基本各半。20叶绿体有内外两层膜,其所需的蛋白质与膜相连并通过膜而进入的机制是a前体蛋白质(precursor)直接与膜相连;b蛋白质 N 端加一前导序列;c蛋白质C 端加一后置序列;d蛋白质内部加一信

8、号序列。21细胞核所需的蛋白质也在细胞质中合成,其返回细胞核的机制是a前体蛋白质加ATP;b蛋白质 N 端连一前导信号,加ATP;c蛋白质C 连一后置信号,加ATP;d蛋白质内部连一信号,加ATP。22原核启动子在-35 和-10 处有两个中心,-10 处的序列对DNA 解链有重要作用,此处a富 A-T :b富 G-C;c A-T/G-C 各半。23E. coli 的 lac 基因是典型的负调节操纵子,在适当的底物存在时可以合成其产物-半乳糖苷酶。 当培养基中存在IPTG(isopropylthio galactoside) 时a lac Z 不表达;blac y 不表达;c lac A 不表

9、达;dlac Z、lac Y、lae A 皆表达。24在一个E. coli 细胞中同时存在两个lac 操纵子,其中一个的操纵基因为野生型(Oo),另一个的操纵基因为组成突变型(Oc),则a由于 Oc的存在, Oo不起作用,即不再结合阻抑物;b由于 Oo的存在, Oc无效,即含Oc的操纵子,也不能结合阻抑物;c两个操纵子互不影响。25tRNA 的反密码子能识别mRNA 的密码子。反密码子的第一碱基能识别一个以上的密码子第三碱基(wobbling) 者为a A:bA 和 C;c U 和 G:dC。26DNA 分子可以呈超螺旋型和松散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自由能,a螺旋型具有较高的自由能;b松散型具有

10、较高的自由能;c两者所具有的自由能大体相等。27转座子可以由一位点移至另一位点,所以转座子的跳动可以导致a缺失突变;b缺失突变和插入突变;c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和易位突变;d缺失突变、插入突变、易位突变和倒位突变等。28DNA 解链 (熔解 )温度 Tm决定于a A-T 碱基对的比例;bG-C 碱基对的比例;c A-T 碱基对的比例和DNA 变性条件;dG-C 碱基对的比例和DNA 变性条件。29双螺旋DNA 有 A 型、 B 型、 C 型以及 Z 型等结构形式,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占优势的形式是a A 型;bB 型;c C 型;dZ 型。30RNA 并接需要snRNP 的协助,其中能识别左端(5)

11、拼接点共有序列的snRNP 是a U1 snRNP;bU2 snRNP;c U5 snRNP;dU2 snRNP+U5 snRNP 。二、术语解释1Alu 族12渗漏突变 (leaky mutation) 2att 位点13RNA 驱动杂交 (RNA-driven hybridization) 3mRNA 丰度 (abundance) 4顺反试验 (cis/trans test) 14拓扑异构酶 (topoisomerase) 5DNA 不连续复制15V 基因和免疫球蛋白可变区6交换固定 (crossover fixation) 16hnRNA 7C0t1/217B 细胞和 T 细胞8染色质

12、(chromatin) 18snRNA 9C 基因和免疫球蛋白恒定区19反向调节 (retroregulation) 10GT-AG 规则20topological isomers 11溶源性 (lysogeny) 三、论述和实验设计1以M13mp9am16和 M13mp9rev 86 为材料,图示定点诱变的过程。错配校正负菌株为E. coli BMH71-18muts(sup E+,repair-),amber 校正负菌株为E. coli MK30-3(sup E-)。2T4 噬菌体 32 基因可以合成gp32 蛋白,此蛋白可以结合ssDNA 和 mRNA ,而且此蛋白一旦合成 又会反过来抑

13、制本身的进一步合成(表达的自我调控)。请设计一项实验,以便阐明这种自我调控是转录水平的还是翻译水平的。3假如某一转座子在染色体内部转座,其转座前的染色体状态和转座位置如箭头左方所示,请图示 出在转座以后经过复制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中转座子的位置。1995 年试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有 34 种选择。但只有一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1E. coli DNA polymerase 具有 3 5和 5 3外切核酸酶活性,这两种酶活性的区别在于a 3 5活性只切割碱基配对处的二酯键;b5 3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键;c 3 5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键;d两种活性对切割处的碱基配对与否无选

14、择,只是5 3活性一次只切除一个核苷酸。答: c 2在缺刻前移 (nick transiation) 反应中加入E. coli DNA pol a是为了利用其5 3的合成特性;b是为了利用5 3的外切核酸酶活性;c是为了利用其3 5的外切核酸酶活性;d是为了既利用其5 3聚合特性又利用5 3的外切核酸酶活性。答: d 3在真核细胞中tRNA 的转录是为a RNA pol 工负责的;bRNA pol 负责的;c RNA pol 负责的;d不由任何RNA pol 负责。答: c 4原核 RNA pol 识别的启动子位于a转录起始点的上游;b转录起始点的下游;c转录终点的下游;d无一定位置。答: a

15、 5增强子 (enhancer)与启动子的不同在于a增强子与转录启动无任何关系;b增强子包含数个功能单元(module elements),而启动子则只有一个单元;c启动子可位于起始点的上游,而增强子只能位于起始点的下游;d增强子可能位于上游和下游,但不靠近起始点。答: d 6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 抑制的转录酶是a细菌的全酶(holoenzyme) ;b细菌的中心酶(core enzyme);c真核细胞的pol ;d真核细胞的pol 。答: d 7在翻译过程中,真核和原核的起始tRNA 均运载蛋氨酸作为起点氨基酸,蛋氨酸的形式a在真核和原核中均为N-甲酰蛋氨酸;b在真核和原核中均为非甲酰的正常蛋氨酸;c真核为N- 甲酰蛋氨酸,原核为正常蛋氨酸;d真核为正常蛋氨酸,原核为N-甲酰蛋氨酸。答: d 8基因的起始密码通常为AUG ,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为GUG 或 UUG。这种少数情况a仅出现于真核细胞;b仅出现于细菌;c在真核和细菌中均有发生。答: b 9mRNA 核苷酸顺序的3 5分别相应于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a N 端-C 端;b C 端-N 端;c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