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表达技巧鉴赏题题组训练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3911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68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 表达技巧鉴赏题题组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古诗鉴赏 表达技巧鉴赏题题组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古诗鉴赏 表达技巧鉴赏题题组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古诗鉴赏 表达技巧鉴赏题题组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古诗鉴赏 表达技巧鉴赏题题组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 表达技巧鉴赏题题组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 表达技巧鉴赏题题组训练(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达技巧鉴赏题题组训练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一 、 基础题组 (1)想当年 , 金戈铁马 , 气吞万里如虎 。 (2)知否 、 知否 ? 应是绿肥红瘦 。 (3)战士军前半死生 , 美人帐下犹歌舞 。 (4)湖月照我影 , 送我至剡溪 。 (5)青山遮不住 , 毕竟东流去 。 虚写 (想象 )、夸张 设问、借代 对偶、对比 拟人 象征 1 2 3 4 5 6 7 8 9 10 (6)名岂文章著 , 官应老病休 。 (7)念去去 , 千里烟波 , 暮霭沉沉楚天阔 。 (8)总为浮云能蔽日 , 长安不见使人愁 。 (9)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10

2、)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江心秋月白 。 (11)蝉噪林逾静 , 鸟鸣山更幽 。 (12)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 反语 虚写 (想象 ) 象征、比喻 对写法 侧面描写 对偶、反衬 衬托 1 2 3 4 5 6 7 8 9 10 (13)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 。 (14)凭谁问:廉颇老矣 , 尚能饭否 ? (15)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 (16)休说鲈鱼堪脍 , 尽西风 , 季鹰归未 ? (17)过春风十里 , 尽荠麦青青 。 (18)星垂平野阔 , 月涌大江流 。 (19)淮水东边旧时月 , 夜深还过女墙来 。 (20)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

3、 , 雨雪霏霏 。 对比、借代 反问、用典 互文 用典 用典、虚实对比 动静结合、反衬 借古讽今 反衬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 核心题组 然后回答问题 。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 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 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 注 诗家:诗人 。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 1 2 3 4 5 6 7 8 9 10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 答案 (1)反衬 。 用芳春 (或晚春 )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 清景 ” (或以 “ 喧闹 ” 来反衬 “ 清景 ” ), 表达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 (2)对比

4、(对照 )。 “ 看花人 ” 对 “ 上林花似锦 ” 的追求与 “ 诗家 ” 对 “ 绿柳才黄半未匀 ” 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 (对照 ), 突出强调了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 。 1 2 3 4 5 6 7 8 9 10 (3)虚实结合 (以虚写实 、 以虚衬实 )。 一 、 二句是实写 , 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 。 三 、 四句是想象之景 。 春色秾艳至极;游人如云 , 喧嚷若市 。 三 、 四句的虚写突显 (反衬 )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 (任选其一即可 ) 1 2 3 4 5 6 7 8 9 10 然后回答问题 。 端 居 李商隐 远 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 阶下青苔与红

5、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 注 端居:闲居 。 素秋:秋天的代称 。 1 2 3 4 5 6 7 8 9 10 这首诗的三 、 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 请简要分析 。 答: _ _ 在艺术手法上 , 三 、 四两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对 “ 青苔 ”“ 红树 ” 以及 “ 雨 ” 景 、 “ 月 ” 色的描写 , 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 , 营造出冷寂 、 凄清的氛围 , 表达了悲愁 、 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 )回答 , 言之成理也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然后回答问题 。 秦楼月 向子 芳菲 歇 , 故园目断伤心切 。 伤心

6、切 。 无边烟水 , 无穷山色 。 可堪更近乾龙节 , 眼中泪尽空啼血 。 空啼血 。子规声外 , 晓风残月 。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 向子 :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 1 127 年 “ 靖康之变 ” ,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 1 129 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 乾龙节:古人以 “ 乾龙 ” 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此时他已被俘虏。 1 2 3 4 5 6 7 8 9 10 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 “ 切 ” 的 ? 请作简要赏析 。 答: _ _ 开头 写芳菲凋零 , 渲染苍凉氛围 , 接着写极目远眺故国家

7、园 , 想到美丽的故园已落入敌方之手 , 不禁悲从中来 , 连用两个 “ 伤心切 ” , 直抒胸臆 , 加重了内心的悲切程度;末尾两句描写迷离朦胧的烟水山色 , 表现了伤心之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山水一样悠远绵长 , 融情于景 , 进一步渲染了悲切之情 。 这样就将伤心之 “ 切 ” 抒写得淋漓尽致 。1 2 3 4 5 6 7 8 9 10 然后回答问题 。 客 意 金 元好问 雪 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 注 见归途。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 注 了了:了然,清楚。 1 2 3 4 5 6 7 8 9 10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 答: _ _ 虚实 结合 (以虚写实

8、 )。 诗歌第一句是 “ 实 ” , 写身处寒冷屋内面对昏暗灯火孤枕难眠的情形;后三句是 “ 虚 ” ,写想象中仿佛看见了回乡的路 , 看见儿女们在山间眺望 ,听到了他们在计算归期 。 拓展了诗歌意境 , 使 “ 客意 ” 表现得更加含蓄而深沉 。 1 2 3 4 5 6 7 8 9 10 6.(2008辽宁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 , 然后回答问题 。 正宫 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 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 江 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 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 周德清 (1277 1365), 号挺斋 , 高

9、安 (今属江西 )人 。 淀:蓝靛 , 蓝色染料 。 1 2 3 4 5 6 7 8 9 10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 答: _ _ 比喻 , 如将长江比作白练 , 将江帆比作疾箭 , 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 , 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 对偶 , 如一 、 二两句对偶 , 三 、 四两句对偶 , 五 、 六两句对偶等 。 比拟 , 如说新月 “ 学 ” 扇 。 1 2 3 4 5 6 7 8 9 10 然后回答问题 。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上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 本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 ,

10、 请结合全词分析其结构特点 。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本词的结构颇具匠心:上下片均为前两句写景 , 后一句由景入情 。 上片写远景 , 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下片写近景 ,抒发时光流逝之慨 。 这样的布局谋篇 , 把作者的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 1 2 3 4 5 6 7 8 9 10 然后回答问题 。 京 口 陆龟蒙 江干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斜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 宋帝 注 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 注 宋帝:南朝宋武帝刘裕 。 1 2 3 4 5 6 7 8 9 10 请简要赏析 “ 苍翠无烟草自生 ” 一句 。 答 : _ _ 这 一句运用反衬 (以乐景写哀情 )手法 , 以茂盛生长的野草来反衬古渡口的空寂荒凉 , 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 1 2 3 4 5 6 7 8 9 10 然后回答问题 。 人日 注 思归 隋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1 2 3 4 5 6 7 8 9 10 蜀道后期 唐 张悦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 注 人日:正月初七 。 1 2 3 4 5 6 7 8 9 10 薛诗的三 、 四句与张诗的三 、 四句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 试作比较分析 。 答: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