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角的度量说课稿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391070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角的度量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角的度量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角的度量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角的度量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角的度量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角的度量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角的度量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角的度量角的度量的说课稿的说课稿一、 说教材 (1、教材出处)角的度量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部分第二节课的内容.这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一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内容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才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本课教学将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角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数学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并结合我们山区城镇小学的实际,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

2、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操作探究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2)能力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通过协作探究活动,培养团结协作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养成学生积极关注、收集、处理生活中数学信息的习惯。根据课程标准,在通读教材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重点:是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难点:是怎样读量角器内

3、,外圈的度数。怎样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呢?下面我将从以下的教学与学法中进行突破。(教学策略)(教学策略)2结合知识特点,教学中多运用开放式教学策略。以有限的课堂为载体,带学生进入广阔的知识天地。引趣激趣策略。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任务型活动策略。设计各种活动,以达到在做中学,在做中练,在做中巩固的目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主导、引导,更多是充当辅导、协助”的新课堂模式 。(教学理念(教学理念 1)根据新课标精神,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游戏型的教学,使学生对角有所了解

4、,并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多说、多写、形成自主、探究性学习,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及建立培养自信心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理念(教学理念 2)多媒体教育技术结合到具体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归根到底,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地培养人才。(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情境创设,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问答交流教学法,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

5、其学习热情。开展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生活 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学习理念(学习理念 1)古语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 ,现代也流行这样一句话:“现代 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 视学法的指导。(学习理念(学习理念 2 2)小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阶段应当抓住学生特点,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纵观各个阶段的个人情感,也都乐于享受表扬,苦于接受批评,3可说是人之本性,遵循这一心理特点,必须注意及时肯定,善于表扬,才能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积极。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本着“

6、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阵地,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 体验数学”的思想,我结合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情特点,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因此,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到游乐场游玩”的情境,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滑梯吗?这是三种角度不同的滑梯,请大家说一说:你喜欢玩哪种滑梯?为什么?”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正当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的时候,我适时追问:三种滑梯坡度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这时有的学生会说是由“滑道与地面的角度大小”决定的。于是我继续抛

7、出问题:要想知道它们的角度我们该怎么办呢?从而揭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2、 自主探究,实践操作。(1)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首先,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观察交流的方式认识量角器。为了规范语言,同时也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在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后,指出量角器就像一个“ 大迷宫”,里面有“四座大城堡”:分别是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并进一步细化知识,让学生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然后课件演示将半圆分成 180 等份的过程,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 度,记作 1。在多媒体课件生动活泼的演示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 1 度角的大小,形成正确的表象。(2)学会从量角器

8、上读出角的度数。在了解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后,学生可能对量角器的内、外刻度十分感兴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极大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推出几个开口方向不同的角让学生尝试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明确角的开口方向不同,测量的方向也不同。从而理解量角器4上两排刻度的用处:角的边与量角器左边的零刻度线重合时,应读外刻度;角的边与量角器右边的零刻度线重合时,应读内刻度。(3)尝试量角,归纳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是本节课的重点。根据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我在这一环节大胆地作出了这样的尝试:先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发现,交流量角的一般步骤;然后集体交流,

9、汇报总结,归纳量角的正确方法。在学生汇报完毕后,我提议他们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角的度量方法,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角的度量方法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举两得。同时这个环节也是学生将新知内化的一个过程。在学生自主归纳方法的基础上,我通过课件将角的度量方法完整地演示出来,并将角的度量方法制作出了四句顺口溜,使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至此,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了对角的度量方法的发现和总结。3、应用提高,巩固深化。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活动。(1) 基本练习,判断。(用手势表示)选择学生在量角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巩固了学生对量角方法的掌握,并满足中下层学

10、生的基本学习需求。(2)我会量度数在这个练习中,目的在于巩固学生量角的方法,积累一些常见角的大小的表象,并且进一步了解角的大小跟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3)游戏:同桌两人做游戏。1)一个小朋友说一个角的度数。另一个小朋友试着画出来。(不用量角器。)2)用量角器量出来,误差在 10 度以内记 1 分。3)两人轮流 5 次。谁的积分高,谁赢。本游戏的目的是:1、双方都能在游戏中,进行估计角度,量角的训练。不但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4、质疑反馈,总结评价,感受生活中的“角”。5有总结才有收获。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这种做法,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然后通过课前的一些收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角度”5、作业,拓展延伸。本节课的作业布置分为两方面,一是基本作业,完成课本 38 页做一做第二题。二是课外实践作业,在放大镜下,一个 30 度的角是多少度呢?通过这样的延伸练习,让学生在思维火花剧烈碰撞的同时,巩固新知,提升自我,回味无穷。四、板书设计 最后,值得一提是我的板书设计,出发点是科学、合理,形成一个简洁的知识架构,也体现整个知识流程、体现重难点有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