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382630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田知理田知理2008 年 6 月 30 日同志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87 周年,也是改革开放 30 周年, 根据中共济宁市委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的指示精神,今 天我们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庆祝党的生日,同时还有 70 多名 预备党员加入到党内来,进行入党宣誓,我感到非常高兴。在 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今天我借这次党员大会的机会,给大家上一次党课,就 如何发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谈一 下个人的体会,如有不当,请大家批评指正。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体现着

2、党的宗旨,关系党 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各级领导 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力量,其作风如何,对党和人民 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 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 求。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好,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才能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 用,才能自觉抵御消极腐败现象的侵蚀。2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倡导 “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

3、 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 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等八个 方面的良好风气。的这些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 领会。今天,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是“执政 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二是自觉维护党 的权威和形象,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共同责任 ; 三是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第一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是陈 云同志在 1980 年做出的重要论断。 党风即党的作风,是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的工 作与活动中的表现,是全

4、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 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 态度和行为。 作风问题,是大至一个党、小至一个党员,在自己的思维 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风格特点,包括学风、思想 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等。它反映的是按什 么样的思维方式研究问题、用什么样的态度学习理论、在什 么样的精神状态下从事工作、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将自己的 理想和主张付诸实施,以及向外部世界展示什么样的形象和 特点等问题。 1、从党的发展历史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历经千锤 百炼更加坚强的重要法宝。 我们党自创立之日起,就一直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我们党3之所以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5、一个极其重要原因就是我 们党在 28 年浴血奋战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 毛泽东同志曾自豪地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 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 作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我们党之所以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功伟绩,一个极其重 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 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传 统。 我们党之所以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一 个极其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更加重视作风建设,把党的作风 问题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

6、的高度予以加强。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闭幕后不久,就率中央书记处的 同志到西柏坡重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要求全党在新时 期继续发扬光荣传统,牢记“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 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 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 年 3 月 23 日,中共中央领导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 临行前毛泽东向同行的战友们提出了这样一道题说:今天是 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是共产党进北京,还是李自成进北京 呢?你们把这一道题好好讨论一下。” 讨论中有的说:“李自成进了北京,以为革命成功,天下太 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完全松懈了斗志。结果很快被吴三 桂引清兵打败

7、。”也有的说:“李自成进北京,以为革命有功, 应当坐享其成。三天一节,五天一年,贪图享乐,腐化堕落, 只坐了 48 天的皇帝,就把天下丢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4成立快 60 年了,就是因为我们共产党人牢记了毛主席提出的 两个务必,永远保持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才永远立 于不败之地。 我们党 80 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证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政治优势和鲜明特征,是我们党发展 壮大的重要保证。 2、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永 立不败之地、永受人民拥护的关键所在。从党所肩负的执政 使命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 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8、 我们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 党,是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加强作风 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实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需要我们 付出艰巨努力,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予以贯 彻落实。 如果作风不实、不正,就会影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就 会干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进程。 另一方面,新党员大量增 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干部走上了领导岗 位,这既给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又给党的作风建设 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 众的血肉联系。端正作风就是要想人

9、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 群众之所急,做人民群众之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红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就充分说明了我党我军对群众关系的重视。 红军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到之处,秋毫无犯,5人民群众一看就知道红军是真正为穷苦人闹翻身的军队,于 是积极参军参战,帮助红军打胜仗。 反之,如果一个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自私自利、贪图享受, 置人民和国家利益于不顾,群众就不会支持它、拥护它。 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之 所以相继失去政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作风建设,听 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群关系,导致严重脱离群 众,最终被人民

10、所抛弃。 苏联解体前不久,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 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 4%;认 为苏共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 7%;认为苏共是代表全体党员 的也只占 11%。而认为苏共是代表党内的官僚、代表干部、代 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 85%!调查结果揭示了一个无情的 现实:绝大多数苏联人并不认为苏联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 表!这是导致苏共解散,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有人总结说:布尔什维克党 20 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俄国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200 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反法西斯卫 国战争的伟大胜利;近 2000 万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政权。 苏共的悲剧告诉我们,人民群众

11、对党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基础。党要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 拥护和支持,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果 党放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然会脱离人民群众。 党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就必然会丧失执政地位。 江泽民同志也 多次告诫全党:“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 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 垮台。” 人心向党,政党必然生机勃勃;人心背党,政党必然凋零6败落。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 执政时间越长,越要从严治党,越要加强作风建设,这已成为 共产党执政的一条铁的纪律。 二、二、自觉维护党的权威和形象,加强党的执政

12、能力建设,自觉维护党的权威和形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共同责任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共同责任 全体党员包括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 放在首位,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党性锻炼 无止境,在为党为人民事业的奋斗中,每个党员都要切实做 到“三个增强、一个树立”。 (一)要增强宗旨意识。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中国共产 党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 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惟一宗旨。这是我们党 80 多年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宝贵的经验,是党的

13、活动的根本 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 也是每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和根本的人生价值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应该坚持的根本立场。一 个人从他加入党组织的那天起,就标志着他决心把自己的一 切献给党,献给人民的事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 己唯一的人生追求。但是也有少数党员,没有很好的解决思 想入党的问题,组织上虽然入了党,思想上却没有解决好立 场的问题,没有牢固树立起宗旨意识,甚至有的人的言行与 共产党员的要求格格不入, “没有共产党员的气味”,也有一些 人,在加入党组织的时候,基本上符合党员条件,入党后也为7党和人民做了一些有益的事,但是由于放松思想改造,

14、原来 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开始淡化了、削弱了、消失了。这些 人虽然人数少,但造成的影响却十分恶劣。因此,思想入党是 共产党员需要一辈子解决的问题,共产党员要坚持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和改造,不断地解决“为什么人”这样一 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 核心问题,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要求。我们党 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就 是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 史。正因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才能在人民群众 中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号

15、召力,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 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立党立得稳、执政执得牢。 一个共产党员,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是与党拉开了距离;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了,就是“数典忘祖”;心中没有群 众,就是忘本,就是变质,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 “我们党的 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 群众。”党与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党群 关系密切,我们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党群关系、 干群关系处理不好,就是自毁长城。 1934 年,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一文中说过,“土地、劳动、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妇女学 犁耙问题、生小孩问题,小孩要读书的问

16、题,修桥的问题,群 众生疮害病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看上去琐碎,但对每个群众8和每个家庭来说,就是大事。”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群众利 益无小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在任何 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化为具体行动,贯穿到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 的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和 行动中去,真正体现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要牢牢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工作的着 力点放在基层,为群众操心,在基层使劲,摸实情、办实事、 解难题,做人民群众需要的发展带头人,做人民群众信赖尊 敬的贴心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 要认真落实到关心全体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必须围 绕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把实现师生的 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 价值理念,时刻把教职工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凡是涉及教 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 要竭尽全力去办。学校 的建设、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