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半夏是淮北市独有的地道中药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80809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4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半夏是淮北市独有的地道中药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宿半夏是淮北市独有的地道中药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宿半夏是淮北市独有的地道中药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宿半夏是淮北市独有的地道中药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宿半夏是淮北市独有的地道中药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宿半夏是淮北市独有的地道中药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半夏是淮北市独有的地道中药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项目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本项目由安徽省濉溪飞龙中药材科研开发研究所主办,安徽省濉溪经济开发区农村发展局协办。濉溪县飞龙中药材科研开发研究所设有信息网络中心、技术培训推广中心、营销中心、科研中心,建有科技示范园1 公顷,示范基地8 公顷,现有专职科研人员53 人,其中农艺师以上职称7 人。2000 年该所推广种植半夏、中药菊、脱毒丹参等 2000亩,总产量 350 吨,产值 500万元。二、项目背景中药材是中国的国粹。中药以其特殊的医疗保健功能,深受世人推崇。优质宿半夏是濉溪县的名特产品, 不仅是中药汤剂的原料,而且也是部分中成药品和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化学除草剂、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及

2、过度采挖,野生半夏品质下降,濒临灭绝。国家即将出台的GAP (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如果不建立 GAP 基地,不按 GAP 规范生产的药材商品将被视为非法。三、市场分析宿半夏为传统中药材,被中国、日本、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 近几年在欧美市场也倍受青睐。日本市场上的半夏露保健品,其半夏原料均从我国进口,价值达1 亿元左右。目前我国每年开发利用的半夏总量3000 万千克,价格始终保持在38-45 元/千克,开发利用半夏系列保健品前景广阔。四、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 800 平方米中药种苗脱毒组培繁育中心,100 亩良繁基地,100 亩日光节能温室,种苗基地5000 亩,商品生

3、产基地20000亩,年培育组培苗400万株,年产半夏1150万千克。五、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项目总投资1200 万元。年销售收入15566.7 万元,年利润526.7 万元 ,税收 126万元,投资回收期3.5 年。六、项目建设条件及当前落实情况飞龙中药材科技开发研究所与中国药材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安徽中医学院、 山东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联合,对宿半夏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巨大突破。项目区距“中华药都”亳州仅百里之遥,销路畅通。七、对外合作方案建议合资、合作,出资比例双方协商。八、联系方式:联系人:胡传秋电话:0561-7500969 传真:0561-7500969 E-mail : 宿半夏

4、是淮北市独有的地道中药材 ,据清光绪年间宿州志记载: “宿半夏唯独四铺、孙町(现在淮北市境内)佳也,宿半夏粉足、色白,北京同仁堂点名要此地半夏。”由于受到化学除草剂、化肥、农药和技术等因素影响, 宿半夏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了重振我市传统中药材辉煌, 培育药材支柱产业, 实现宿半夏规范化栽培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尤为重要。1. 选地整地 半夏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地之外,一般土壤均可,以沙质壤土为宜, 可种在桑园、果园或与高秆作物进行间作。施基肥,每 667平方米施农家肥5000 千克,饼肥 100千克和过 磷酸钙60 千克,浅耕细耙,整平做成11.2 米宽的畦,以利灌排。2. 块茎繁殖 选直径

5、0.51.5 厘米的块茎作种,淮北地区一般于春季 3 月份平均气温10左右时下种。栽前浇透水,块茎用5% 草木灰液或 50% 多菌灵 1000倍液浸泡 24小时,晾干后将块茎按大小分别栽植,行距1015 厘米,株距 25 厘米,穴深 45 厘米,每穴栽 2 块,芽头向上,覆土搂平, 稍加镇压, 667平方米用种量约75100 千克。一、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整地旱半夏性喜温暖、 湿润、半荫半阳的环境,宜选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 土壤 PH值 5.56.6。低洼地、粘重土不宜栽培。前作以豆类、玉米、甘薯等为好,并可以和玉米、棉花、小麦、油菜或果园林间套种。选好地块, 冬前深耕 3035 厘米,使土

6、壤风化疏松。开春后,每667 平方米( 1 亩)施土粪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或复合肥50 公斤作基肥,浅耕耙细,作成宽1米畦面。2、播种生产中采用块茎繁殖, 增重块,当年就可收获。播种时节以初春解冻后的35 月为佳。栽时严格选种,是获取高产的关键之一。选直径1 厘米左右的块茎作种,在选好的畦内,按行距20 厘米开 45 厘米深的浅沟,沟底要平,每畦开4 条沟,按株距4 厘米将种茎播入, 顶芽向上,覆土盖平。栽种后遇土壤干燥, 要及时浇水。每 667 平方米用种 60-70 公斤左右。 3、田间管理播种后,春季一般 20 天出苗。苗齐后及时松土锄草,浅施稀人粪尿一次。此时至5月上旬要控制浇水,

7、促使地下部分生长生育。5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株芽生长较快,及时追肥培土,每667平方米追施土粪肥5001000公斤与尿素 5 公斤混合撒于沟内, 并将行间土培在株芽部位, 以刚好盖住株芽为度。(56 月间,采集成熟株芽,按行距15厘米,株距 3厘米栽于 3 厘米深的沟内, 当年可长成直径 1 厘米左右的块茎。 次年秋,大的加工入药,小的继续栽种)。发现花苔,除留种外,及时剪除。大署及立秋间追施稀人粪尿加少量过磷酸钙一次。9 月上、中旬,用 10 公斤尿素、 20 公斤过磷酸钙与泥土混合,均匀撒于表土,起到培土和灌浆作用, 可明显增加产量。 雨季有根腐病发生, 应防止积水,发现病株拔除后用5

8、% 石灰水消毒病穴或灌根处理。虫害有天蛾幼虫咬食叶片,蚜虫及地下害虫,可用敌百虫按常规方法防治。4、采收加工块茎繁殖当年即可收获。 9 月下旬叶片发黄时采挖,挖出块茎,按大、中、小分级,大号加工成商品,中、小号作种块继续种植。加工时,每百公斤种块与5 公斤石灰拌合后,堆成15 厘米厚使其发汗, 23 天后,外粗皮稍烂时,装入箩筐或编织袋内,放入水池或流水处, 穿长筒胶鞋踩踏或用棍棒捶打,使外皮脱尽呈白色时,晒干或烘干即为成品。加工时应注意,因生半夏有毒,应严格避免手、脚及皮肤与旱半夏接触,以防中毒。二、效益分析旱半夏一般每 667平方米产鲜品8501000公斤,折干率为 30% ,可加工干品2

9、50300 公斤;同时,还可采收种球茎200 公斤左右,可扩大种植面积,经济效益显著。详见附表。旱半夏一、市场分析旱半夏需凉爽遮阴的生长环境,管理技术也比较复杂,所以全国种植面积不是很大。市场价格多年稳定在39-40 元/kg之间,每年销售顺畅。二、经济效益分析旱半夏生长期短, 四月种植,八九月即可收获。生长期在 130-150 天。亩产 200 公斤,按市场价40 元计算,每亩毛收入在 8000 元左右。旱半夏一般用地下球茎和珠芽繁殖,每亩用种量约 75 千克-100 千克。 由于旱半夏第一年投资大,收获费工,限制了它的很快发展。只要发展起来之后就是一个很好的致富品种。另外,旱半夏喜欢隐蔽的

10、环境,喜温湿润,半荫半阳的气候,耐寒,怕强光,不耐旱,适宜生长的气温 15-20 , 宜在疏松肥活的沙质壤土内载植 , 粘土地不宜。适宜林药间作,果药间作,粮药间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旱半夏是近几年提倡种植的品种之一,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茎入药。因其在夏季之半采收,故此得名。半夏有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消痞消结的功能, 是常用中药之一。90 年代起,随着中药制药工业的发展,半夏出口和国内需求由30004000吨增加到 50006000 吨,近年由于中药现代化的进展加快,半夏的年需量成倍增长。据业内人士统计,2006 年半夏产品加上野生采集品总量,仅能满足

11、市场需求的50%-60% , 供求缺口在 40% 左右。因此,半夏市场紧状短期内难有缓解。 鉴于半夏生长喜遮阴、 畏强光,喜凉爽、忌高温的生长习性, 在半夏的人工栽培中,许多地方药农把半夏和玉米、 小麦、芝麻等作物套作, 或在果园、果林、苗圃下间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既能充分利用林地和农田, 又保证了半夏的生长环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间作半夏暂不计小麦、玉米、芝麻及林果苗圃的亩产效益, 仅计算间作半夏的亩产效益。半夏如用块茎繁殖,应用温床或电热温床催芽。在3 月初,即雨水至惊蛰间, 5cm地温稳定在 8oC 10oC时,播种当年或第二年6 月中旬,在芒种和夏至之间便可采挖,不影响夏播秋季作物,

12、 半夏一般亩产鲜块茎600800公斤/亩,折干率 25%-30% ,可折干品 150200公斤/ 亩,按收购价 40元/ 公斤计算,半夏的亩效益是75008000 元/亩。加上小麦、玉米、芝麻的亩效益(林果亩效益暂不计)600700元/ 亩,总效益应计在800011000 元/ 亩。夏播秋季作物及蔬菜如夏玉米、夏花生、大白菜不再另计效益,单上述亩效益对农民来说,可谓可观。因此,我们提倡农田、林间尤其是退耕还林土地、间作旱半夏。可大大提高农田当年和近年经济效益。半夏属天南星科草本植物, 药用地下球茎, 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的功能,对治疗湿痰、呕吐、反胃、咳、痰多、头痛失眠有很好的疗效。 根据近

13、几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国半夏年需求量约为 450万公斤,出口量约为120万公斤 -200 万公斤。现供需矛盾日益加大,已从原来的 20-28 元/ 公斤上涨为现在的40-52 元/ 公斤,价格一直坚挺,后市看好。原因如下:1、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半夏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或树林下,但由于开垦荒地, 荒地伐林使其生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农田亦有生长,可大量使用灭草剂,农田中的半夏已基本绝迹。目前全国不少野生半夏基地几乎明存实亡。2、人工栽培发展缓慢。几年来旱半夏货源较紧,种植也少,半夏亩用种量较大,种植成本高,让药农望而生畏,一般都不敢大规模发展,再加之种植技术不过关,只是小面积种植,自己

14、培养种苗后再扩大种植,出现了家种面积数量增长慢,总产量不高,不能及时充足市场供应。3、走势分析: 预测走势必须弄清产销量。经菏泽市康源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中心业务科予统计,目前全国野生半夏年产量予计约200 公斤左右,如遇上干旱年份或严重的涝灾产量会更少。山东菏泽地区因受连年的涝灾呈逐年减少之势,山西新绛县为半夏主产区, 虽然发展较稳定, 但因连作重茬、病虫害严重产量也呈下降之势,甘肃西和县为主的半夏基地目前产量约20 万公斤,河南禹州今年新种植基地产量约为2万公斤,全国零星种植产量约30-40 万公斤。野生加家种目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量的四分之一,供需缺口之大在常用中药材品种实属罕见。 半夏功效

15、显著为制药企业所收录,随着入世及药厂GMP 的改造,各厂商为争夺市场均注重自己的品牌和质量,保证质量的根本除技术外因素外就是采用药效含量高的原料,不少生产止咳、化痰的中药厂家便纷纷抛弃次货多的水半夏而改用旱半夏投料,从而使旱半夏市场需求量猛增。预计今后 1-3 年内半夏将继续紧缺, 将成为中药材品种中的一颗灿烂辉煌的明珠。效益分析:半夏的最佳播种期是惊蜇即清明前后,当年处暑前后收获, 据我们多年实践证明, 一般亩产商品 250公斤商品地块在300 公斤以上(自然灾害除外)亩效益均在一万元以上,效益可观。根据半夏的生长特性即能在田间间作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 又能和蔬菜、棉花套种,还可以与果树林

16、下立体种植效益更佳。一、发病原因半夏生长到了810 月份,也就是进入了霉雨季节,早春种植的半夏形成的二代、三代、四代珠芽和夏季栽培的半夏形成的一代、二代珠芽迅速膨大, 形成了块茎,栽培时做种的小母茎也在自身膨大。此期是半夏块茎生长最快的阶段,也是半夏块茎低御外界侵染能力最弱的时期,块茎越大,抵抗力越弱,块茎越小和珠芽防御能力越强。地下各种不同规格半夏块茎的迅速生长,需吸收大量土壤中氧气和有机质来完成,而这期间土壤中的微生物也相当活跃,繁殖最快,也需要大量的氧气, 并同时排出多种有害气体和物质。如此期间,阴雨连绵,土壤湿度大或土壤板结, 土壤与空气中气体不能及时交换时,正在处于迅速膨大期的半夏块茎, 由于外皮的保护层低御侵染的能力较弱,土壤中的大量有害气体和病菌就会很轻松地侵入半夏块茎中并迅速蔓延,使半夏块茎在较短时间内腐烂,轻者一周腐烂80% ,发生重的地块, 35 天时间,半夏块茎全部烂掉,整个地块的土壤和空气中散发出腥臭的气味。造成半夏的全军覆没,辛苦种植管理的半夏,收获时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