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380452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古代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古代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古代文学)(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代文学元明清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元明清名词解释临川四梦:临川四梦: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前两个剧本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因“四剧”皆以虚幻的纪梦方式,表现现实人生,故名之。“临川四梦”是作者以戏剧形式表现出自己对人性、人生极其意义的思考。汤显祖所重的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真情” ,二是“矫情” 。 牡丹亭是“临川四梦”影响最大,并奠定了作者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地位的一部传奇。“岭南三大家岭南三大家”: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是清代初年岭南著名诗人,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被誉为“岭南三大家”。诸宫调:诸宫调:所谓“诸宫调”

2、 ,指取向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结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它由韵文与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但它的唱词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元杂剧:元杂剧:元杂剧有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主要特点:1 由“四折一楔子”构成;2 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3 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4 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它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

3、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散曲:散曲:1 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2 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 ,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 。3 作为一种起源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宋元话本:宋元话本:宋元流行一种民间伎艺“说话” ,这种讲唱

4、文学的兴盛,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的发展影响极大。话本小说就是由“说话”衍生而来的。1话本小说是经过文人编撰整理的小说话本,是“说话人”说话所依据的底本。今存的清平山堂话本 、 古今小说 、 醒世恒言等白话短篇小说集中。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2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有:“烟粉类” 、 “灵怪类” 、 “传奇类” 、 “公案类” ,这些题材内容具有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3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形式、叙述方式、语文体(白话进行演讲)等方面形成了很明显的特色。南戏:南戏:1南戏又称南曲戏文,是宋以来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又叫“永嘉杂剧” ,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2南戏的体制结构灵活自由,曲牌的运用比较随便;表演时不拘一格,有独唱、有对唱,还有轮唱和合唱,各类角色都能歌唱;剧本的开头,有介绍创作意图和叙述剧情梗概的开场戏,称为“副本开场” 。3 张协状元是今存南戏剧本中最早的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