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的机遇调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5378484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产业的机遇调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猪产业的机遇调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猪产业的机遇调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猪产业的机遇调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猪产业的机遇调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猪产业的机遇调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产业的机遇调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猪产业的机遇调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生猪产业的机遇调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前言:前言:2017 年,中国养猪业悄然生变:一是政策风向作用加大,环保可持续理念被提上“日程”,养猪准入门槛提升。二是养猪主体正在发生改变,散养户逐渐退市,取而代之的是规模猪场和集团化企业的扩张。三是消费者更加注重猪肉品质和安全,生态绿色猪肉颇受欢迎。 目前生猪市场受能繁母猪存栏量急剧下降、仔猪价格高居不下等因素影响,生猪养殖风险进一步加大。一、生猪市场现状一、生猪市场现状 1、目前生猪市场存栏减少 8%,调减生猪将近 3600 万头,环保拆迁潮抬高养殖门槛。各地大规模猪场清拆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据统计,已有超过 2

2、0 个省份发布了生猪禁养执行条例。随着整治行动不断升级,散养户和小规模生猪养殖场大量退出,一方面使传统的粗放养殖模式难以为继,促进养猪业准入门槛提高;另一方面退市后的市场缺口也给养猪巨头带来入局和营收的大好时机。大规模养殖企业集中“开工”,或将在 2018 年集中体现,产能过度膨胀,市场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届时,超长猪周期或将迎来拐点。2 2、一年赚一年亏,养猪业深冬即将来临、一年赚一年亏,养猪业深冬即将来临? ?国内生猪价格呈现出缓降趋势。受终端消费需求低迷的影响,短期部分地区猪价仍有稳中缓降可能。生猪养殖业的黄金期,其实是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建设期。“生猪价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供

3、应量增加生猪价格下跌减少母猪存栏量生猪供应量减少生猪价格上涨”,一直以来,我国生猪养殖业都难以跳出此周期怪圈,“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的猪周期似乎成了生猪市场难以逃避的规律。2016 年无疑是生猪市场的“金猪年”,猪价上涨态势明显,生猪产量和营收创新高,新希望、双胞胎等大批饲料巨头纷纷杀入养猪业。行业火爆的背后,实则反映了超长猪周期。养猪原材料玉米和豆粕价位走低,促使养猪成本降低。环保力度加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存栏量降低,另外原材料价格上不去,促进了强势猪周期。生猪养殖业加速规模化发展,传统的饲养模式正在加速退市,大型农牧企业利用已有的强大资本优势延伸上、下游产业链,谋求生猪产业链一体化运营

4、模式。所以更确切的说养猪业的黄金期其实是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黄金期。在农业用地减少、人力成本增加、政策限制等趋势下,养猪实现集约化生产是必然趋势。而规模化企业把控市场和抗风险能力强,在种猪育种、猪场管理等方面更加节能、高效,同时也利于猪肉质量监管。集约化生猪养殖是稳定市场猪肉供应的中坚力量。3 3、环保产业商机巨大、环保产业商机巨大第一表现在环保设施上,对于养猪企业来说,能否抢先布局环保设备,争取来自政府和其他机构的扶持和帮助,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第二表现在环保型猪饲料、生态育种等市场形势大好,同时粪污资源利用也有良好前景。目前全国畜牧粪污总量达 38 亿吨,利用率只有 50%,未来将继续加

5、大中小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的改造,继续实施无公害处理和合理利用,有效利用率将有望提升至 75%。猪粪不仅可以用来制造沼气,同时也是很好的有机肥。养殖户如果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增加效益,还能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4 4、存在的风险、存在的风险养猪产业受资本裹挟的狂飙突进,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饲料、兽药、疫苗的企业如今都在养猪,都是“公司+农户”。在没有自己的育种体系,没有充足的资金避险,没有与农户打交道的经验、缺乏人才培养体系、缺乏疾病、疫情防控的时候盲目进入,无疑导致投资收益充满了更大的不确定性。近年来,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目前全国生猪养殖规模 7 亿头,产业市值

6、 1.24 万亿元,但一直陷于“猪周期”困境中,长期缺乏风险管理工具。如果没有政府补贴,中国的规模化猪场将会有几个存活下来呢?二、生猪养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二、生猪养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2016 年,我国猪肉产量 5299 万吨,比 2015 年减少 101 万吨。就目前情况,应围绕生猪生态健康养殖和安全优质肉品消费,以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养殖环境问题有效解决为目标,从农业全产业链的角度来思考生猪生态养殖。各地要充分发挥土地承载优势,大力推进以合作养殖为主导、种养结合为主体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持续改善养殖设施,不断创新养殖机制,转变养殖方式,有力推进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那么

7、如何才能可持续的发展现代生猪产业新思路呢?(1 1)打造现代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产业体系三位一体的现代生猪产业发打造现代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产业体系三位一体的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新模式展新模式1、树立 “以地定养、农牧一体”的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生猪养殖,首先是生态养殖、健康养殖。只有生猪养殖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生猪产业才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地定养根据区域范围内畜禽粪污的土地消纳能力,合理规划养殖场地和养殖规模。坚持种养平衡坚持养殖跟随种植走,种植配套养殖场,做到种养平衡、农牧一体。 坚持粪污综合防治坚持环境优先,强化粪污综合治理、粪肥就近利用。统一划定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对大型规模养殖

8、场推行工业化治污,实行强制达标排放。对中小适度规模养殖场推广“一个猪场、一口沼气池、一片林果基地”的“综合处理+土地利用”防治模式,保护养分平衡和维护生态平衡。2、创新“合作养殖、融合发展”的现代养殖模式现代生猪产业是关联度极强的产业,涉及种苗、饲料、兽药、防疫、养殖、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积极引导,推进养殖生产中的不同环节、不同主体的紧密结合、融合一体、整体发展,提升养殖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农户”合作养殖模式公司与养殖户签订委托养殖合同,把育肥猪饲养环节交给养殖户完成。公司负责向合作养户提供种苗、饲料、疫苗、兽药、技术和管理服务,并回收商品猪向市场销售,然后以内部价格结算或保护

9、价收购方式稳定养殖户收益。这种合作养殖正逐步成为各地生猪养殖的主导模式。“公司+农户”的合作养殖,养殖户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养殖单元”,而是龙头企业主导的养殖产业链条中的“养殖车间”,其最大好处是投入少、风险低、效益稳。“养殖企业+上下游企业”合作养殖模式改变传统“自制饲料、自主饲养、自主管理”的养殖模式,与上下游关联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饲料方面,与饲料加工企业合作其价格按原料成本价结算,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了饲料转化率,料肉比下降。技术方面,与专门从事生猪养殖技术服务的农牧企业合作。销售方面,与大型屠宰企业合作,签订生猪保底收购价,保障其养殖户的合理利润。 “公司+公司”合作养殖模式“公

10、司+公司”的合作养殖模式,有利于推进大规模养殖企业不同生猪饲养阶段的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管理风险,提高养殖效益。3、 建立“设施先进、技术先进”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生猪产业是资本、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需有一流养殖设施、一流饲养技术、一流专业人才提供坚强支撑。发展现代种猪产业实施生猪良种工程,建立原种猪扩繁场、种猪场。养殖繁殖率高、瘦肉率高、屠宰率高、料肉比低,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种猪。 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坚持用先进养殖技术引领现代生猪养殖,规模猪场实行智能化、数据化管理。提升改造传统养殖在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企业的同时,全面推进传统养殖企业提质升级改造,促使传统养殖脱胎换骨,发展

11、现代养殖。猪场按“精细化、设施化、智能化”生产要求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将传统养殖模式改造成环境自动控制、饲料自动投喂、母猪集群饲养、粪污综合治理、信息自动采集的现代生产管理模式。(2 2)各地政府职能部门要在各地政府职能部门要在“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壮大养殖主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壮大养殖主体体”三方面做出突破三方面做出突破1 1、优化发展环境、优化发展环境规划引领,精准布局坚持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防治结合、减少污染”的思路,对生猪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规划,划定规模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将每个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养殖地点、养殖方式以及需配套的林

12、果园面积规划到每个乡镇、每个果园、每片林地。全程跟踪,强化服务将生猪养殖作为农村精准扶贫、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项目。优惠政策,加大支持生猪规模养殖的用地、用水、用电、用材,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相关收费;生猪规模养殖的育肥猪实行政策性保险;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支持生猪规模养殖的粪污治理、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粪污干湿分离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2、创新体制机制机制活,产业兴。创新金融支持机制搭建起政府、银行、养殖企业三方合作的互助保险金融平台,保险公司按风险补偿金的比例向种养大户提供贷款风险担保,为生猪养殖提供了强大资金支持。 创新养户管理机制推行合作养殖后,龙头企业承担了其合作养户的养殖生

13、产行为监管职责。以温氏合作养殖为例,温氏公司对合作养户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技术、统一饲料、统一回收销售的“五统一”管理,生产原料由温氏配送,生产技术由温氏提供,产品质量由温氏把关,温氏对合作养户实行全程电脑监控,每月抽检疫苗抗体合格率和尿样中的抗生素、违禁物品残留,防控了重大动物疫情,防止了滥用抗生素和违禁物品,确保了生猪质量安全。创新新生代职业养猪从业人员培养机制稳定新生代职业养猪人,是解决“未来谁来养猪”和生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注重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土地流转,支持发展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实现生猪养殖“从副业变成职业,由职业变成事业”,让新生代养猪从业者有职业感、事业感、成

14、就感,从而热心养猪事业、扎根养殖事业。3、壮大发展主体生猪养殖主体,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基石。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源于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型养殖主体。以现代化、设施化养殖为主要特征的大型养殖企业以生态化、集约化养殖为主要特征的养殖园区以种养平衡、适度规模为主要特征的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三)推进现代生猪产业发展必须注重(三)推进现代生猪产业发展必须注重“四个同步四个同步”的发展路径的发展路径1 1、要注重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要注重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推进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要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合理确定养殖规模,合理采取养殖污染治理措施。既要科学划定生猪规模养殖的禁养

15、区、限养区、适养区,又要有序推进生猪养殖的进与退、养殖粪污的防与治。要坚持“以地定养、种养平衡”,立足生猪粪污环境承载能力,将生猪规模养殖精准规划到每个乡村、每块土地,既要规划规模结构,又要规划粪污防治,促进生猪粪污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促进生产和生态一体发展。2 2、要注重养殖主体和养殖机制同步创新、要注重养殖主体和养殖机制同步创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兼业型养殖将继续退出,专业化规模养殖将稳定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适应现代生猪产业新形势的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养殖经营体系,尤其要大力发展以生猪养殖为主体的家庭农场,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养

16、殖,支持林果蔬菜基地配套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场,支持适度规模养殖场配套发展种植生产,形成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的现代家庭农场和养殖园区。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多种形式的合作养殖、纵向一体化养殖,促进生猪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各个主体既分工又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形成“分工不分家”的紧密型完整产业体系,提升生猪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整体效益。3 3、要注重良种良法和先进设施同步推进、要注重良种良法和先进设施同步推进生猪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越高,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高。要把现代种猪产业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实施生猪良种工程,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要大力引进、研发和推广应用先进养殖技术,建立健全生猪标准化生产体系,积极推进以自动饲喂、自动清粪、自动控温、自动通风为重点的养殖设施应用,着力提高规模养殖场的自动化装备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要加大各类生猪养殖从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大批“以生猪养殖为职业、占有一定养殖资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拥有一定资金投入能力、家庭收入主要来自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