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地质地层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75452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峨眉山地质地层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峨眉山地质地层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峨眉山地质地层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峨眉山地质地层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峨眉山地质地层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峨眉山地质地层年历表界系统地方性地层名称代号厚度(米)备注新生界第四系Q 新第三系新第三系N 135 砾岩、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的韵律层中生界白垩系下统溪口组K1g 1600 又称嘉庆统(K1j )底部以砖红色泥岩与夹关界分界。下部为棕红色泥岩、页岩、粉砂岩、砂岩,夹杂色页岩、泥灰岩,下部为棕红色泥岩、页岩夹浅灰色泥灰岩及褐色页岩。本组岩层中发育有波痕、泥裂、虫迹等构造,并夹石膏薄层。夹关组K1j 400 砖红、大红色铁质厚层块状砂岩为主,发育波痕、泥裂构造,具泥质同生砾岩。底部砂岩含石英砾石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 150878 底部为灰绿色中厚层,透镜状泥质、钙质粉砂- 细砂岩,全组岩性主要为

2、棕红、砖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中统遂宁组J2sn 200335 棕红色、砖红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中上部局部产透镜状石膏薄层。沙溪庙组J2s 500900 灰绿色岩屑砂岩和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互层,中部夹一层厚13 米的黑灰色、黄灰绿色页岩。其内含叶肢介化石。自流井组J2z 224422 灰白色、浅灰色、灰绿色石英砂岩,岩屑石英岩和紫红色、紫灰色砂质泥岩互层,底部夹有中至薄层状粉砂、细粒石英砂岩。下统白田坝组J1b 3475 灰褐色粘土岩和页岩,夹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局部含煤线。三迭上统须家河组T3x 520950 广义嘉陵江组。主要分布在峨眉山北侧(川主)和东南侧(高桥-龙池)。在东麓高桥至龙门洞

3、之间,由于峨眉山大断层和报国寺断层的破坏而大多缺失。底部为灰黑色页岩,薄层粉砂岩,夹多层深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有人将此曾单独命名为“垮洪洞组”)。中统雷口坡组T2L426 广义飞仙关组、本组地层主要发育于峨眉山东麓。由于岩石坚硬,通常形成峡谷地貌。如龙门峡、庙儿岗峡、张沟口峡等。下部为灰至深灰色薄层钙质页岩及白云质泥灰岩,本层底部常有一层水云母粘土岩(绿豆岩)。中部为浅灰色, 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石灰岩及白云岩,夹有瘤状石灰岩及角砾状灰岩。部为灰至深灰色中厚层至薄层状白云岩。顶部为深灰色膏溶角砾岩(约2040 米厚)属浅海至滨海沉积。峨眉山地质地层年历表系下统嘉陵江组T1j 169 下部:黄灰色薄

4、层泥质灰岩。中部:灰至浅灰色薄层灰岩及中厚层灰质白云岩互层,部分为紫色。上部:浅灰色中厚层灰质白云岩及浅紫色膏溶角砾岩。属滨海相沉积。铜街子组T1t 114 下部:紫色薄层细粒钙质岩屑砂岩与浅灰色灰岩(碎屑灰岩、 鲕状灰岩等)互层,在露头上紫色白色相间,十分醒目,极易辨认。岩层中波痕、斜层理、虫迹、泥裂等曾面构造发育,属滨海至浅海相飞仙关组T1f 198 紫红色薄至中厚层细粒岩屑砂岩,夹粉砂岩,粉沙质泥岩及中粗粒砂岩,含钙质结核,具大型斜层理,泥裂等,属河流及三角洲沉积。古生界二迭系上统沙湾组P2s 95 又称乐平统( P21)主要为暗紫色铁质凝灰岩、页岩、粘土岩、粉砂岩与黄绿色、灰绿色岩屑砂

5、岩、铁质粘土岩互层,含菱铁矿结核。峨眉山玄武岩P2227 本区玄武岩底部常有一层灰色薄层粉砂岩,夹炭质页或透镜状煤层及灰色铝土质泥岩。 本区玄武岩主要为黄绿色斑状玄武岩,暗灰绿色微晶玄武岩及杏仁状玄武岩三种,一般可见由斑状微晶(柱状节理发育)杏仁状的喷出顺序,均属大陆喷发性质。下统茅口组P1m 346 深灰色厚层含燧石结核灰岩,下部夹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纹层。茅口灰岩的预面呈凹凸不平,具黄褐色色调, 代表经过一个时期风化剥蚀作用。 其上的煤系地层代表海岸沼泽,故二迭系上下统间为一平行不整合面。栖霞组P1q 282 灰色、深灰色中至厚层灰岩,白云岩灰岩及白云岩、易碎,富含方解石脉及沥青质。梁

6、山组P1L0.5 16 灰色,黄绿色及黑色砂质页岩夹灰质页岩及赤铁矿、菱铁矿组。奥陶系下统大乘寺组O1d 148 又称新阳统 (P1y)以黄绿色及灰绿页岩为主、夹薄层砂岩, 整合于 O1L 上。罗汉坡组O1L159 底部为浅灰色页岩及石英砂岩,夹多层竹叶状灰岩。下部为浅灰、橘红、紫色薄至厚层白云岩夹浅灰色石英砂岩。上部为黄绿色、 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白云质砂岩及结晶灰岩,发育波痕及交错层理等构造。寒武中上统洗象池组?23X165 灰色中厚至厚层致密细晶白云岩,炭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夹少量钙质砂岩,底部常见35 米厚的浅灰石英砂岩,本层致密坚硬,常成绝壁,洗象池,仙峰寺一带的悬岩上部均由它构成。

7、中统大鼻山组?2d 21 杂色(浅灰、紫红、黄、灰、灰绿)薄层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细砂岩之互层。下部泥砂质教重,中上部钙镁质较重其中夹有多层紫红色岩、与Q2其中的紫红色夹层想对照,称“上红层”。下遇仙寺组? 1y 171 下部为灰色中层石英砂岩夹紫红色泥岩、灰绿色粉砂岩及白云岩。上部为灰色薄层至厚层泥质白云岩、鲕状白云岩及白云岩。含三叶虫化石(古油节虫、莱得利基虫)峨眉山地质地层年历表系统九老洞组? 1j299 底部为一层黑色、灰色炭质页岩及粉砂岩,其上为灰、深灰、黄灰色等薄至中厚层泥质粉砂岩,顶部为灰色页岩。该层页岩中含三叶虫化石。与下伏麦地坪组为平行不整合。麦地坪组? 1m 38.42 主

8、要为浅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状微晶白云岩,中夹有硅质岩, 硅质条带及磷块岩,是本区最主要的含磷矿层位。元古界震旦系洪椿坪组Zbh942 洪椿坪( Zbh)为浅灰色薄层微晶白岩,局部夹硅质条带,含丰富的藻类化石,与下伏喇叭岗组及上伏麦地坪组呈整合接触。喇叭岗组ZbLl47.5m 喇叭岩组( ZbL)下部浅灰色砂岩夹薄层不纯白云岩,底部有一层含细砾石英岩(不稳定),上部为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层泥至白云岩,顶部夹黑色碳质页岩,厚47.5 米。峨眉山花岗岩峨眉山岗岩、 埋藏在峨眉山背斜核部,由于断层的抬升和流水的切割才零星出露地表,主要分布在张沟两侧谷坡上及黑龙江、白龙江深谷中。岩性特征:灰白色、浅灰色及肉红色,中至细粒结构(一线天一带)和中粗粒似班状结构(张沟)。岩体出露部位为边缘相和过渡相。峨眉山地层划分简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