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74899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东至二中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历 史 试 卷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50 分) 1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 “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主张是()A 为政以德B以法为教C 兼相爱D有生于无2、李克强总理从“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个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 “除井田,民得买卖” 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3、 “仁政”是儒家思

2、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 “天人感应” 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 春秋大一统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4、朱熹和陆九渊曾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进行学术辩论,史称“鹅湖之会”。陆九渊记述: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 ) A 达到“理”的本源和实现的途径之争 B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决定性地位C 明清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 D “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联系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 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 B陆九渊 C李贽 D黄宗羲6、教士台彻

3、尔在布道讲台上喊道:“难道你们没有听见吗?你那死去的爹娘,死去的亲友正在哭喊:发发慈悲吧,发发慈悲吧,刑法太苦,受不了了。给点施舍,救救我们吧! ” “金银入库,灵魂起舞。 ”对此马丁路德后来写道:“他竭尽全力把上帝的恩仇卖的又亲切又便宜。 ”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教会利用教徒对地狱的恐惧来兜售赎罪券B. 当时欧洲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被教会所控制C. 马丁路德揭露了台彻尔的敛财骗局D. 罗马教会的教义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便可以得救7、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 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

4、 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A批判君权神授, 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C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D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8、明代的农政全书既总结了历代科技经验,又汲取了西方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 本草纲目则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16 部, “从微至巨” “从贱至贵”排序分类。这表明明代科学()A 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 B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C 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D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9、史书记载:宋朝对外贸易额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B.国家疆域的

5、扩大- 2 - C.儒学的发展 D.社会秩序的稳定10、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 , “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据推断,该刻石使用的一定是A草书 B篆书 C楷书 D隶书11、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这是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的感叹。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A 聊斋志异 B 三国演义 C 红楼梦D 水浒传12、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

6、多低迷感伤的情绪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13、20 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A. 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爱因斯坦 D. 玻尔14、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 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B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15、20 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

7、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B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C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 D电视机的成功发明16、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B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C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17、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C魏源的“

8、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18、由 19 世纪 60 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A B C D- 3 - 19、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这表明陈独秀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C主张“中学” “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20、 “无论

9、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 持之有故, 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A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B缓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矛盾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D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21、历史学家章开沅指出:“有些学者把戊戌变法与都列为追求制度变革的层次,这种说法有所依据但也不尽准确。” “这种说法有所依据”是指A宣扬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C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制度 D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这一条款主要是继承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A、伏尔泰 B

10、、卢梭 C、康德 D、孟德斯鸠23、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B. C. D.24、孙中山说: “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 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25、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 1927 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

11、最准确的理解是A发动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提出抗日反蒋的主张C、遵义会议的召开 D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二、材料题(共3 题,共 50 分)26(16 分) 中西方圣人的对话 对话主题一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孔子说: “知 ( 智) 、仁、勇三者, 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把“知” ( 智慧 ) 、“仁” ( 仁德 ) 、 “勇” ( 勇敢 ) 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 三种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命题是“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 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他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12、对话主题二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16 至 17 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 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 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 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4 -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 概论 (1)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的相同点。(4 分)(2) 结

13、合所学知识,根据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不同,分析两国思想家关注问题的不同角度。(4 分)(3)17世纪中国和18 世纪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家们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 么?( 2 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 ( 6 分)27、 ( 17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

14、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学派的观点?(4分)(2)材料二中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学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4 分)(3)材料三的 “两位先生” 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和教材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6 分)(4)据上述材料,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3 分)28、 ( 17 分) 2011 年 10 月 10 日是100 周年纪念日。1911 年爆发的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先生1905 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 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材料二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须有国务员副署,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力。同时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