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议论文 教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374566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议论文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议论文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议论文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议论文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议论文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议论文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议论文 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方位课外辅导体系Comprehensive Tutoring Operation System - 1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学科:语文学科:语文 任课教师:赵有才任课教师:赵有才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42014 年年 4 4 月月 1212 日日 星期星期 六六 档案号:档案号: 姓姓 名名魏汀奇魏汀奇性性 别别男男年年 级级初二初二课次课次: : 第第 8 8 次课次课 教 学 内 容文言停顿和断句、阅读理解重 点 难 点文言停顿和断句、现代文阅读教 学 目 标巩固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课前 检查 与交 流作业完成情况:交流与沟通: 教学过程针对性授课议论文阅读答

2、题技巧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 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 的判断句。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明确: 分论点可 有 N 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方法 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分析文章的论据。 (可 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开门见山,提出 中心论点;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 论点; 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结出中心论点; 作者从故事中提出

3、问题, 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2、论据(用什么证明) 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 据要紧扣论点) ;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 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 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 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记叙 道理论 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 议论 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比喻 在说明 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分析论证过程: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 道理和事实

4、,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 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4、 议论文的结构 一般形式: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 结论(解决问题) 。全方位课外辅导体系Comprehensive Tutoring Operation System - 2 -类型: 并列式 总分总式 总分式 分总式 递进式。 5、议论文的语言 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 生动(成语、各 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 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 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 要注意递进关系) 。6、驳论文的阅读

5、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 论据; 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7、常见考点 、议论文的论点考点: 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 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 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 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

6、议论文只有一个中 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 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议论文的论据考点: 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 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 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 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 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 不

7、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 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 构、总分式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 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 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全方位课外辅导体系Comprehensive Tutoring Operation System - 3 -胜于

8、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 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 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 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 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 XX 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 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答题思路:(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 (2)事

9、实论据,从哪个角度 来证明论点。 (3 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 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 (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 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要从逻辑的角度, 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 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 概念使用准确,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

10、,爱憎分明,恰当使用 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 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 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 (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 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 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

11、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 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 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 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开放性、拓展题考点 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 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 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考点 答题思路: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用不 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全方位课外辅导体系Compreh

12、ensive Tutoring Operation System - 4 -花团锦( )(c) 小( )(q) 冥(mng)思( )想 奁奁( ) ( )(shu)方 胭脂胭脂( ) ( )(tu)尽 粘粘( )连 ( )冽(lnli) 灼灼灼( ) 慷( )(kngki) 伫伫立( ) ( )(p)睨睨 ( ) 污( )(hu) ( )哮(poxio )鞺鞺鞳鞺鞳鞳( ) 迸迸( )射 播弄弄( )虐虐待( ) 雷霆霆( ) 鞭挞挞( )课堂 检测(二)、词类活用(二)、词类活用 1、互相轩邈: 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向高处伸展和向远处伸展。 2、以乐其志: 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13、 3、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5、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7、手自笔录: 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8、心乐之: 以为乐,形容词意动用法。 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10、下见小潭: 下,向下,名词作状语。课后 作业(一)给人生加个意义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从我的演讲一开始就不断地有纸条递上来。纸条上提得最多 的问题是“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真话, 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 话了。” 我念完这个纸条以后台下响起了掌声。我说你们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很好,我会讲真话。 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 反复地思索过这个问题。我相信,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会无数次地叩问自己我的 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 我想了无数个晚上和白天,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今天,在这里,我将非常负责地对大 家说,我思索的结果是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句话说完,全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如同 旷野。但是,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