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黄河船夫曲》教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374325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音乐下册《黄河船夫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黄河船夫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黄河船夫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黄河船夫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黄河船夫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音乐下册《黄河船夫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音乐下册《黄河船夫曲》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音乐下册七年级音乐下册黄河船夫曲黄河船夫曲教案教案七年级音乐下册黄河船夫曲教案1、感受歌曲风格特点,能够用自然豪放的声音演唱。师:对。 黄河船夫曲采用了劳动号子的体裁形式,展现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船夫与暴风雨奋力拼搏的生动形象体现了华夏子孙吃苦耐劳和必定能到达胜利彼岸的优秀品质。3、 学会用陕西方言演唱歌曲,体味名额的地域特点。生:劳动号子。1、 初步感受西民歌音乐特点,准确演唱这首歌曲。2、 认识“民歌”。教学难点:3、一问一答唱歌词,师唱生答(生答时,教师要给手势)之后生问师答时:一时力求准确并有韵味的演唱歌曲,在学生参与勾当中更好的体现歌曲情绪。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前播放爸爸往哪儿

2、2 主题曲:“白日依尽,黄河入海流”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从古到今有数不清的艺作品是赞美黄河的,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黄河的歌曲。引出黄河船夫曲 。学生回答。师:同学们,刚才这首歌曲人人应该很认识吧!让我们一路唱一下引子部分吧!师生同唱。师: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名字是甚么吗?师明确:这首诗的名字叫登鹳鹤楼 ,是诗人面对东往的滚滚黄河感叹人生苦短应走进,看一看开拓自己的视野。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从古到今也吸引了无数的人墨客赞美他。这节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黄河的歌曲。2、初听歌曲 让学生凝听歌曲后,思考歌曲的节拍、旋律、情绪各有甚么特点?旋律2、一问一答接歌词,师问生答节

3、拍教学目的:情绪年级:初一年级师:通过凝听歌曲,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黄河船夫曲属于民歌当中的哪一类?师:同学们,你能告诉我这首歌曲的作者是谁吗?三、介绍民歌特点师:本上并没有交代在首歌曲的词曲作者。只告诉我们是“陕西民歌”。那这首歌曲是怎样产生的,又是谁创作出的呢?难道它是凭空出现的么?(引出民歌概念)师明确:民歌是由劳感群众创作并口头相传的歌曲形式。民歌分为劳动号子、歌、小调三类。(1) 、号子-节拍光鲜,音调粗狂,与劳动紧密结合,即兴编词,一领众和。一组唱;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对答的太默契了,老师现在都忍不住想唱了,看看哪些同学能和我对唱起。四、介绍黄河船夫曲预设:学生觅找

4、资料,并未在本上找到“答案”。明确:旋律线给人一种起伏、摇荡的感觉。中速、节拍平稳又具有必定的力度,仿佛看到了黄河迂回迂回的河道及陕北群众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出了陕北群众对黄河的深深热爱。2、 掌握民歌概念,初步了解民歌。五、再次凝听歌曲,认识歌词和旋律。师:谁发现了旋律的特点?生:重复师:那重复的甚么地方呢?让我们在学唱的过程当中找出重复的地方吧,看重复了几次?学唱旋律一遍,找出重复的乐句。 (出示曲谱)师 :(旋律创作运用了重复手法,这种手法可加深人们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记忆和对音乐的印象。 )我们曾经找到重复的地方了,现在请同学们找出谱子上不认识的音

5、乐符号。六、学唱歌曲1、出示曲谱,引导学生找出不认识的音乐符号(前倚音 下滑音 连音线)师重点讲解前两个。师对比树模唱带前倚音、下滑音的乐句和不带前倚音、下滑音的乐句,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一下哪一种更有陕西民歌的韵味,之后学生自己对比演唱,让学生感受下滑音的演唱,在唱时必定把那种弯给带出。加入音乐记号更能体现歌曲的地方风格,让歌曲演唱更具体现力师:现在让我们再加深一下对音乐的理解与记忆吧(完好演唱旋律)教学内容:(3) 、小调-节拍规整,曲调流利,细腻师:同学们的声音比我的好听,我和在坐的老师都想听同学们的演唱,听听是女生问的好还是男生答的棒。4、生生合作,女生问男生答、男生问女生答师:男同学的演唱特别有船夫的那股劲,女生可要加油哦!同学们唱的都特别棒,有一位陕西歌手要用方言给我们演唱,请欣赏。、播放方言版黄河船夫曲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教学重点:7、引导同学们测验考试用陕西方言演唱。七、创编勾当:(2) 、歌-节拍舒展自由,音调悠长下亢二组喊;三组拍手;四组表演动作;齐心协力把船儿搬九、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