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60920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7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蚌埠市 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5. 3一、选择题12钱穆在 国史大纲 中指出: “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度D军机处制度【考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解析】 三公九卿制是秦汉时期中央官制,当时宰相位高权重,不符合?合理?、 ?互为节制?,故 A 项错误;魏晋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逐渐形成,相权能适当节制皇权,皇权又能通过有效政府机制来控制相权,比较符合?合理?互为

2、节制?,故 B 项正确;内阁制度是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逐渐形成的辅政制度,不符合题意,故C 项错误;清朝的军机处已经达到君主专制的顶峰,原有的宰相对皇帝权力的限制几乎完全丧失,不符合题意,故D 项错误。【答案】 B 13清代定制,如有洋商人等将官银私运出口,或内地商人交易时找给外商货价使用官银者,一经查出,无论银数多少,全部充公,仍照私运例治罪。此规定()A阻止了白银外流B有利于纸币的流通C阻碍了国际市场拓展D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海禁?政策【解析】 面对西方的经济入侵,题干材料反映的政策从主观目的上来看具有阻止白银外流的意思,但是随着西方经济优势的确立,实际上无法阻止白

3、银的外流,故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纸币,故B 项错误;材料政策实际上是因噎废食的愚蠢举动,面对西方的经济入侵,没有从经济制度、货币制度等国策的完善方面积极进取,反而采取被动消极的保护政策,最终受害的是国内工商业对外的发展空间,故C 项正确;如上所述,此种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抵御外来侵略,故D 项错误。【答案】 C 14墨家思想在先秦曾经与儒家学说并称“显学”。然先秦以降,墨学几成绝学,鲜有学者问津。20 世纪初,墨学再热。学术界和社会上“人人争言墨”“家传户诵,几如往日之读经”。 20世纪初墨学再热的主要原因是()A知识分子通过振兴墨学挽救民族危机B墨学民主与科学等主张迎舍时代需要C西学已渐入末

4、路知识分子反求于中学D知识分子借墨学的实用主义批判儒学【考点】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 20 世纪初民族危机是客观存在,但是挽救民族危机不可能依靠墨学的振兴是实现,故 A 项错误;民主不是墨学的主张,故B 项错误;当时的西学仍然是时代的先进代表,是先进的中国人借以改造传统的利器,故 C 项错误; 20 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为了反对封建势力及其思想理论的基础 儒学,知识分子借助墨学的实用对其加以批判,以促进对西方的进一步学习,故D 项正确。【答案】 D 15阅读图3,对中国18651911 年对外贸易状况分析准确的是()A这一时期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状态B闭关锁国导致了1875 年前的贸易

5、状况C政策调整使1895 年以后外贸发展迅速D辛亥革命阻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考点】 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解析】 1875 年以前的出口额高于进口额,按教材所学,这是贸易中的出超,属于贸易顺差,故 A 项错误;鸦片战争之后,国门已开,主动和被动的出口贸易远远高于受自然经济限制的进口贸易,故B 项错误; 1895 年以后,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的高级阶段,加上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无论进口还是出口都有明显的上升,故C 项正确;材料截止于辛亥革命,故D 项错误。【答案】 C 16近代史专家徐中约认为,1898 年戊戌政变削弱了汉人激进派和温和派的势力,满人重新占据了要职。这

6、些人拒绝外交和与各国互相迁就, 在他们的影响下,太后也决定不再向外国列强作出更多的让步。作者认为戊戌政变()A维护了民族独立B直接导致革命发生C顺应了中国近代化D表明清廷日趋保守【考点】 戊戌变法戊戌政变【解析】 材料反映了满人和太后在当时对外的态度,但是没有体现出对民族独立的维护,故 A项错误;辛亥革命的发生在1911 年,而且材料没有表明革命与政变之间的逻辑关系,故B项错误;戊戌政变是违逆潮流的反动事件,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故C 项错误;在国门被打开,被动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大趋势下,满人和太后拒绝西方的政策产生的最大危害就是不利于中国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故D 项正确。【答案】 D 17图

7、4 是 1927 年 3 月 25 日国民日报关于安庆“三二三”反革命事件的报道。对这一事件描述符合史实的是()A国共两党公开决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B中共隐忍妥协,力保北伐战争取得胜利C中共仍坚持“左”倾路线,导致革命失败D国民党全面抛弃新三民主义,叛变革命【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解析】 国共两党公开决裂发生于汪精卫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故A 项错误;按材料所述,面对蒋介石 ?又唆使反动派捣毁省党部?的行为,仍然称其为 ?革命领袖?自诩革命?省党部?等,体现了当时共产党依然维持两党的合作,力图以退让求团结,故B 项正确;对反革命的忍让是右倾的表现,不是?左?倾,故C 项错误;当时蒋介石

8、的行为还不能代替国民党全体,而且国共保持合作,说明当时的国民党没有叛变革命,故D 项错误。【答案】 B 18阅读表3 可知()表 3 1987 1992 年台湾与大陆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状况(单位:百万美元)年度台湾向大陆出口大陆向台湾出口台湾的顺差1987 122653 28894 93759 1988 224222 47869 176353 1989 289649 58690 230959 1990 327825 76536 251289 1991 466715 112585 354130 1992 628793 111897 516896 A间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B大陆为台湾经济发展做出巨

9、大牺牲C香港在两岸经济交流中起决定作用D “三通”的实现促进了两岸经济交流【考点】?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解析】 题干通过历史数据反映1987 1992 年台湾与大陆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状况,其中客观说明了海峡两岸以及香港之间在经济方面的互利局面,故A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两岸的贸易往来,但是看不出来 ?牺牲?,故 B 项错误;香港在这种贸易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是决定作用,故C 项错误;据材料意思,可知?三通?还没有实现,故D 项错误。【答案】 A 19美国宪法制定者之一汉密尔顿认为:“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因此,我们必须在政府中为出身富裕的阶层

10、永久地保留一定的地位,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 也就可以保持政府的正常和良好运作。” 汉密尔顿的核心主张是()A以财产区分民众等级B实行代议制民主C保留美国的奴隶制D保持贵族特权地位【考点】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解析】 材料虽然提及 ?出身富裕?,但是没有据此建议区分等级,材料整体的重心是突出?民众甚少判断是非善恶?与?理性的判断 ?之间的区别,故A 项错误;汉密尔顿言下之意是反对直接民主,认为普通民众受文化素质或能力的影响,无法有效和理性地管理国家,而相对富裕的阶层其能力和政治素养相对较专业,有利于提高管理国家的效率,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奴隶制,故C 项错误;

11、材料中的 ?民众?和?富裕阶层 ?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故 D 项错误。【答案】 B 20图 5 反映了英国18561868 年纺织业的发展情况,综合分析图中信息可知()A19 世纪 60 年代,英国已经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B19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技术进步导致1868 年蒸汽织机台数、在业人数下降D1861 年以后,工业革命对英国纺织业的影响日益减弱【考点】 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 垄断组织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出现的,故A 项错误;材料没有其他国家工业产量和英国工业产量的对比数据,只是单方面表明了英国纺织业的相关数据,无法体现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故B 项错误

12、;因为工业革命的完成,更先进技术的推广,纯粹依靠织机和工人数量的经营模式发生变化,进而依赖于质量,故C 项正确;从实际数据来看,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不是减弱,而是加强,故D 项错误。【答案】 C 21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指出:“世界经济在19501973 年间比任何时候增长都要快,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 ,其原因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 ”下面属于“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内容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经互会世界贸易组织ABCD【考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 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

13、一部分,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重建与发展,属于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的根基之一,故正确;关贸总协定成立于 1947 年,符合题干时间范围,作为战后的国际贸易体系,有利于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故正确;经互会是苏联带领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经济组织,不是材料中涉及的资本主义秩序,故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 年出现的,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项错误,选项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 22从体裁角度,史料大致可以分为文献、实物、口传三种。下列史料兼具文献和实物两种属性的是()A安徽省历史地理志B阜阳出土苍颉篇等汉简C安徽寿县芍陂D 胡适口述自传【考点】 史学理论 史料使用【解析】 安徽省历史地理志只是文献,

14、故A 项错误;阜阳出土苍颉篇等汉简首先是出土的文献, 其次它本身是实物,故 B 项正确; 安徽寿县芍陂是实物,但不是文献, 故 C 项错误;胡适口述自传是口传,故D 项错误。【答案】 B 二、非选择题36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刑狱)以贵治贱,故仁可以为民父母,而暴亦可豺狼。是故天下虽极治,其刑罚终不能以必中,而侥倬之人,或可与法相遁。若夫今世欧洲之立宪,宪非其君之所立也,其民既立之,或君民共立之,而君与民共守之者也英国以富而为强者实以立宪之美而为强也。惟美、惟法、惟德莫不强者而皆立宪而后有此。王拭主编严复集按语材料二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15、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 ?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削的自由。世界近现代史 (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年版美 国 宪 法 具 有 重 要 的 历 史 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问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严复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和西方近代法律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严复的这一

16、法律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0 分)(2)据材料二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16 分)【考点】(1)维新思想 严复思想主张(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解析】(1)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一中“ (中国古代刑狱)以贵治贱,若夫今世欧洲之立宪,君与民共守之者也英国以富而为强者实以立宪之美而为强也。惟美、惟法、 惟德莫不强者而皆立宪而后有此。? 等关键信息, 从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两个角度概括即可;第二小问背景,首先要紧扣严复的身份是维新思想家,以此为思维展开的立足点,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