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译文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14.50KB
约94页
文档ID:3535154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译文_第1页
1/94

1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1 杨修啖 dan 酪 lao 翻译有人进贡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 字给大家看,没人看懂是什么意思轮到杨修的时候,他吃了一口,说:“主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有什么好怀疑呢?”词解1.饷:用食物赠送 2.魏武:指魏武帝曹操3.酪:牛、羊等的乳制品奶酪)4.题:写5.次:依次 6.至:轮到7.杨修:曹操的谋士8.教:让 9.啖:吃10.复:又11.便:就12.以:把13. 莫:没有句子解释 以示众:曹操把盖子上的字给众人看众莫之解:众人没有能够理解这题字复何疑?:又有什么可怀疑的?次至杨修:轮到给杨修看了问题问:杨修为什么敢吃?答:因为杨修理解了曹操的意思:“合” 字拆开就是: 一个人一口所以杨修敢吃2 王戎识李译 文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和他们一起去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尝〕曾经③〔诸〕众,一些,这些④〔游〕玩。

⑤〔子〕果实⑥〔折枝〕压弯(折)了树枝⑦〔竞〕争着⑧〔走〕跑⑨〔信然〕真是这样⑩ 〔唯〕只有⑩ 〔信〕果真〔然〕这样译 文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和他们一起去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启示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动脑筋,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23 诸葛恪得驴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 ”于是孙权听从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 ”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诸葛恪得驴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故事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地面对,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词解 1.瑾:指诸葛瑾,字子瑜,他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恪得驴诸葛恪得驴2.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3.会:聚集,汇合.4.题:书写,题写.5.听:听从.6.举:全部.7. 以:相当于“把,拿,将 ”8.使:让.9.益:增加.10.因:于是.11. 与:给.12. 益:在本文中指增加 还指好处.13.坐:同“座”座位.4 谢道韫 yun 咏絮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详细解释①内集:本族家人的聚会②辈:们这类)③俄而:过了一会儿,不久④骤:急猛⑤欣然:高兴的样子⑥差可拟:大约可比拟,差可: 尚可 ,略可,大致可以⑦未若:不如⑧因:乘⑨兄子:儿子(现译为侄子);兄女:兄长之女,侄女,指谢道韫⑾即:就是⑿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⒀无奕女:谢无奕的女儿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无奕,指谢奕,字无奕35 曹冲称象译文】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 。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 ,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 致:送给 群下:部下,下属 校:比较 太祖:曹操第二单元1 黄香温席译文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是江夏人当时年正好九岁很懂事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好好睡至于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温暖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2 陈遗贮焦饭注释1.孙恩:东晋末,孙恩聚众数万,攻陷郡县后来攻打临海郡时被打败,跳海死袁府君:即袁山松,任吴国内史(诸侯王封国内掌民政的长官,相当于太守)2.未展:未及3.主簿:县令的属官,负责文书及印章等4.斗:旧时量器5.至:非常6.溃:逃散 7.遁:逃 8.遗:送给 9.釜:锅 10.囊:袋子 11.辄:就 12.贮:保存 13.敛:收14.馁:饿 15.陈遗至孝:陈遗非常的孝顺;恒备一囊:带一个袋子后值孙恩掠郡: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无以为粮:没有粮食译文陈遗非常的孝顺。

他的母亲喜欢吃锅底煮焦的饭当时陈遗是一个郡的负责文书的官员,他总是带着一个袋子每次煮饭后,就将锅底烧焦的饭收集起来,等到回家后就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来掠夺陈遗所在的郡,郡守袁山松立刻出兵征战,当时陈遗已经收存了数斗焦饭,于是就来不及回家,就带着这些焦饭从军作战后来与孙恩的战役失败,全军溃散,4逃进深山沼泽,没有可以当作粮食的东西,很多人都饿死山野,但是唯有陈遗因为自己带的焦饭可以充饥而存活下来人们都认为这是陈遗的孝心得到上天的回报了3 哑孝子译文“哑孝子” 生下来就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赞他为“哑孝子”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并且出入都一定会给父母请安后来乡里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吃剩的食物,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竹篮中留着,自己则去挖掘野草来吃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竹篮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 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注释1. 而:表并列2. 性:性格、性情3. 呼:称呼4.既.....复: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5.挛:蜷曲不能伸直6. 佣工:名词作动词,做佣工7.饥:灾荒8.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可以翻译为“在”9.遗(wei):送给10.易:以金换得 11.卒:死12.蕃息:繁殖13.悯:同情 14.赖:依靠 15.恸:极度悲伤 16.之:去、到、往 17.至:十分 18.信:讲信用4 郑人实履 lu【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究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     郑 ——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 ——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度 ——音夺(duó) ,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dù) ,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 ——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 ——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操 ——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罢 ——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5无 ——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5 鲁人锯竿如入城鲁国有个拿着长竿要进城的人,开始竖立起来拿着,不能进城,又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不一会,有一个老人来了,说:“我并不是圣人,但是我了解的事很多你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锯断再进城呢?”于是那个鲁国人就按照老人的办法截断了长竿子后进城了词语注释1.鲁:鲁国 2.执:手拿着 3.老父:老人4.圣人:才智超人的人5.亦:也6.俄:一会儿,不久7. 但:只是;不过8.计:方法,计策9.计无所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10. 遂:于是;就11.初:起初12.以锯:用锯子13.依:按照14.中截:从中间断开 15.者:的人解释句子1 计无所出:想不出什么计策2 何不以锯中截之:为什么不用锯子把它从中间截断3 世之愚,莫之及也:世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了第三单元1 智永退笔冢(zhǒng)”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之后就有十几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石(那么重)。

前来求取墨迹、并请(他)写匾额的人多得像吵闹的集市一样他) 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洞来,于是(就)用铁皮包裹住门槛,人们称之为 “铁门槛”后来( 智永)把笔头全部都埋了,称之为“退笔冢”注释1 永公:即智永; 公,对人的敬称他是陈、隋间著名书法家 2 吴兴:古地名,今浙江湖州3 积年:许多年4 秃笔头:写坏的毛笔头5 瓮:(wèng)口小腹大的容器6 石(dàn) :旧时重量的单位一石相当于 60kg)7 觅:寻求 8 书:墨迹( 亦可作“书法”),字9 题额:写匾额10 户限为之穿穴: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 .穴:窟窿11 市:热闹的市场成语有门庭若市12 铁叶:铁皮13 以:用 14 瘗:(yì),埋15 瓮:口小腹大的容器16 号:被称为,名词作动词17 冢(zhǒng) :坟墓18 户限:门槛19 穴:洞,凹陷20 反:通“返” , 返回21 号:称6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需要勤学苦练,才有机会成功任何学术要达到高峰,没有捷径可走,亦无秘诀可言,只有勤学苦练,才是唯一的途径2 一箧磨穴砚(yí qiè mó xué yàn)古时候有个向别人学习书法的人,自以为学成了,告别师父离去。

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送给其他人,想让你安放在某座山下面那个人同意了,因为箱子上的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于是就打开来看,箱子中都是些磨出洞的砚台,有几十枚,知道了是师父过去用过的顿时觉得十分惭愧,于是返回继续学习,直到他精通了技艺注释1.箧:竹箱 2.书:文字 3.辞:告别 4.去:离开 5.付:托付,寄托 6.托:托付 7.置:放8.于:向 9.受:接受 10.封题:封条与封条上的字 11.乃:于是 12.启:开启,打开13.视:看 14.穴:穿洞 15.方:才  16. 夙:一直 17.反:同 “返”,返回 18.至:直到19.精:精通简要这是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其中的深意就是讲学无止境3 王羲之书六角扇译文王羲之是东晋的大书法家曾经在蕺(jí)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在卖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每把扇子)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起初有点生气于是)王羲之就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凭此)就可以卖到几百元钱了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果真)人人都争着买扇子过了几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去找王羲之,求王羲之再写一次,王羲之笑着并没有回答注释善良但仍然十分有原则(1)尝:曾经 2)蕺(jí)山:古地名,今中国浙江绍兴市。

3)姥(mǔ):老妇人4)之:代词,指代六角扇(5)王右军:即王羲之,因其曾任东晋右军将军而得名6)愠:恼怒7 )色:脸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