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上册音乐教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344954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上册音乐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摇啊摇摇啊摇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摇啊摇2、歌表演摇啊摇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目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三、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歌曲 请小朋

2、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3、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1、导入:聆听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 6/8 拍的强弱感。LU哼唱。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6)学生模唱学

3、习歌曲 (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5、编创与活动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3)分组展示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7)分组或集体表演。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小酒窝小酒窝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小酒窝 2、表演歌曲小酒窝3、欣赏乐曲我们多么幸福教学目

4、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小酒窝,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三、引导学生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酒窝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5、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三音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1、导入:(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2、听录音(学生交流,可动可唱)3、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一二还是一二三吗?(随音乐拍手感觉)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1)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用 LU 哼唱:重点: 3 1 0 63 0 5 3 0 5 6 05、节奏朗读歌词(重点读准:左边 0 一个 0 右边 0 一 个 0 读准八分休止处)6、 录音,轻声跟唱。7、教师范唱(学生边轻声随唱边拍手)。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

6、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小酒窝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9、 轻声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10、 分组排练表演唱。11 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我们多么幸福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1、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2、 听歌曲 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感觉象即可)幻灯出示歌词3、 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4、 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5、 谈谈对歌曲的感受6、 编创与活动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也可用竖笛参与演奏。8、自

7、编动作表演歌曲我们多么幸福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多么幸福课题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课型新授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唱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2、能边唱歌边用固定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并能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教学重点学唱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教学难点为歌曲进行伴奏和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教 学 过 程小麻雀小麻雀教学目标: 1、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2、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3、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一、谈话引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谈话引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1、学生拿出收集到的有关少数民族的图片

8、和文字内容,在小组内交流展示。2、选派代表汇报。二、了解藏族。二、了解藏族。播放有关藏族人民生活、人文、自然风光等图片,向学生向学生介绍藏族人民的生活等知识三、学习歌表演三、学习歌表演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1、播放藏族歌舞表演的视频。2、学生看一看藏族歌舞的表演,激发学生对藏族歌舞的兴趣。3、设计一些与歌词有关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小结出歌词大意,然后教师按照歌曲节奏引导学生朗读歌词4、歌曲采用全曲听唱法,教师唱完全曲后,学生跟琴唱,演唱时要求学生声音欢快、明亮,充满激情,速度中等5、“拍一拍”用固定节奏拍手跺脚为歌曲伴奏:先让学生单独练习前面两小节,熟练后再练习后面两小节,然后将四小节的固

9、定节奏连贯练习,最后学生一边唱歌一边用固定节奏为歌曲伴奏6、“演一演”老师先示范一些较简单藏族舞蹈动作的脚步,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编动作四、欣赏歌曲四、欣赏歌曲快乐的诺苏快乐的诺苏1、先向学生简单的讲解一下常见的民族弹拨乐器及乐器合奏的形式2、让学生完整的听一遍音乐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并能随着音乐“动”起来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学会歌曲小麻雀,并能边唱边演; (2)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2、难点:准确、合理地对他人的演唱进行评价,能指出演唱中的优、缺点。 教具准备: 电子琴、电脑、课件、头饰、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

10、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听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按照老师说的内容进行表演,例如:说小白兔就跟着音乐节拍模仿小兔子跳;说小鸟就一起做小鸟飞的动作等等。 2、谈话: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小鸟的种类?(如:鹦鹉、麻雀、喜鹊等)并让小朋友学一学它的叫声。 二、寓教于乐 1、老师边放边读歌谣(歌曲歌词):小麻雀,喳喳叫,走起路来蹦蹦跳,见了妈妈唱只歌讶,见了小朋友问声好。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只小麻雀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活泼的、 调皮的、懂礼貌的小麻雀等) 3、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一读歌谣,边读边指导。 4、请同学们为歌谣编上动作边做边读,加上表情读。 5、教唱。自选

11、打击乐器为歌谣伴奏,注意要符合歌谣的节拍。(可以多请几位同学来示范,每位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 6、请大家说一说除了加动作读,加打击乐器读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拍手读)说玩后,大家一起拍着手读一遍,节奏自编,但要同歌谣的基本节拍相同。 7、想一想除了为读小麻雀的歌谣,我们还可以把歌谣编成哪种小动物的歌?(如:小猫、小狗、小鸡等)然后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配上歌谣,大体不变,按课本上的要求来变。 三、创造表现 读了这么多遍小麻雀的歌谣,你想唱唱吗? 1、然后出示电脑课件 2:歌谱:一起来听一遍歌曲。 2、老师范唱,请大家为老师打节拍,注意歌曲三拍子的感觉。 3、放电脑课件中

12、的音乐范唱,请同学们听一听小朋友是怎样唱 的,并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 4、老师弹琴,请大家小声跟唱,老师大声唱。 5、老师讲解一下演唱中的难点和应该注意的地方,再一起将难点地方唱一唱。 6、点击课件伴奏音乐,请大家跟伴奏音乐唱一唱。 7、边唱边打节拍,注意三拍子菂貂规律。 8、把自己刚才创编的新歌词加入唱一唱,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同位两个一起配合着表演。 9、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注意节拍及菂貂。 10、一组唱,一组打乐器,和着同学们的歌声听听演奏的效果怎么样。一组玩后,交换玩成。 四、完美结课: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首新歌,而且还为歌曲编上了新的歌词,还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了伴奏,大家的

13、表现很好,表演的很精彩,同学们之间配合的也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学会更多好听的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时间像小马车教学目标:1、 通过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的声音变化,引导学生体验和表现声音的渐强与渐弱。2、 通过学唱歌曲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并提高学生的节奏感。教学重点:1、 渐强记号、渐弱记号的认识与其声音效果的感受与体验。2、 教唱歌曲,培养、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多声部合作的能力。3、 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参与学习1、 让学生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画面以及声音变化。教

14、师导言: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动画画面以及相应状态下的音响效果)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师:请你再仔细看一遍刚才的画面,看看“小马车“在行进的途中声音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变化)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师: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声音变大了,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声音变小了,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在音乐中用“强“和“弱“来表示,刚才的马蹄声是一下子变强,变弱的吗?(启发学生发现声音变化的逐渐性)学生发表自己的认识。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现这种慢慢的变化吗?(

15、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学生大胆尝试用各种肢体语言表现这种逐渐变化的过程。、介绍“渐强“,“渐弱“两种音乐记号。师:同学们能用自己想象的动作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了,真不错!在音乐中,有这样一个记号是用来表现声音慢慢地变强,这个记号叫“渐强记号“,渐“的意思就是慢慢地,表示声音慢慢地变弱的记号叫“渐弱记号“,它是这样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渐强、渐弱的声音变化。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老师用两个音乐记号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你想试试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声音渐强,渐弱的变化吗?请你选择一种简单的图形来画,画好以后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和做法。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讲、评学生作品。师:出示节奏:24 要求学生击掌拍出节奏。生:练习师:指挥学生以小组一组一组加入和退出的形式击拍出 24 的节奏来创造、体验声音的强弱变化。(以六个自然组为例:第一组从头到尾要击拍十一遍 24 的节奏;第二组击拍十遍;第三组击拍九遍)师:激励学生用打击乐器创造出渐强、渐弱的音响来为小马车“伴奏“。学生根据无声的动画用各种打击乐器为小马车的渐近、渐远的场面配上渐强、渐弱的音响。第二阶段:培养学生节奏,提高学生多声部合作能力。教唱歌曲时间象小马车、听歌曲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学生独立按节奏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