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作瓷的由来与经典窑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42665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作瓷的由来与经典窑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宝作瓷的由来与经典窑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宝作瓷的由来与经典窑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宝作瓷的由来与经典窑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宝作瓷的由来与经典窑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作瓷的由来与经典窑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作瓷的由来与经典窑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作瓷 的由来与经典窑口引言现今,凡学者和收藏者论及陶瓷艺术时,几乎都是围绕单色釉、彩瓷、明清青花、官窑、民窑来展开话题。对于陶瓷发展史中曾一度出现过的“珍宝瓷”的研究却很少提及。珍宝入瓷工艺并非舶来之物,据考证,有近千年的历史, 且这一瓷中极品, 已被誉为国瓷工艺。我国古代早有瓷釉配法“非有书传,亦无定则,五金八石,皆可配入”之说。而且,人们很早就发现, 将金银、珍珠、玛瑙掺入胎釉,可以烧制出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瓷器。这种瓷器后人命名他为“宝作瓷”宝作瓷不仅奇观还有奇效宝作瓷,以珍宝制作陶瓷器。又称珍宝瓷、宝烧。源于唐宋御用官窑,是陶瓷器中的极品,被誉为“国瓷工艺”。宝作瓷的胎或釉中加有珠宝

2、与贵金属, 所含微量元素成份是一般瓷器不可比的,所以当使用宝作瓷饮茶或酒水时, 水如同在矿物质层中流淌般, 会出现山泉水效应,可有效提升口感,软化水质,所以使用或把玩宝作瓷,对人体颇有益处。这或许也是历代帝王青睐宝作的一个原因吧。宝作瓷的由来五代时期有一位多才多艺的君王,他就是后周世宗柴荣,他不仅文韬武略, 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这位帝王还有个爱好,那就是研究制瓷工艺。相传,皇帝柴荣一直有个心愿,可以烧造出和玉石玛瑙一样温润光滑、 与金银一样稳重的瓷器,他令御窑工匠想尽千方也为未能如愿。一日,刚刚被封为皇后的符氏,在和柴荣皇帝聊天时,得知皇帝的心思, 于是提出何不用金银为材料烧烧看,皇帝

3、连夜急招窑工前来商讨, 可经过了两年多的反复实验,只是偶尔有零零星星之处显现流光溢彩,但始终没有一件完美之作。皇后知道皇帝的心思, 也一直想帮助皇帝实现愿望,于是拿出母亲临终前交给自己的传世玉镯,让皇帝去试试, 但皇帝非常疼爱皇后,说什么也不同意。此后符氏病重,此事未再提及。皇后去世后,皇帝非常伤心,整日恍惚,一日御窑厂来人禀报,说宝作瓷烧制出来了,呈现给皇帝看,皇帝脸上又出现了笑容,急问怎么得此配方, 御窑师才把真相说出来:原来,在皇后去世前,偷偷派人把玉镯送到御窑厂,命窑厂师傅把手镯粉碎掺入釉中尝试一下,不曾想奇迹出现, 掺入宝玉的瓷釉质精色异、美轮美奂。因此宝作瓷被后世称为“诸窑之冠”。

4、后朝,以汝窑为首的宋代各窑纷纷效仿,珍宝入瓷的配方逐渐改善,因是皇家贡品,工艺不外传,所以珍宝入釉的宝作瓷还叫秘釉瓷。历经千年的经典“宝作瓷”一、五代“柴窑”二、宋代“汝窑”三、宋代“钧窑”四、明代“宣德红”五、明清“玉永子”一、柴窑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文献资料中, 最早的宝作瓷记载为五代后周的“柴窑”。古玩指南 记载“论瓷器者, 首曰柴、汝、官、哥、定”,“而最著名者,为后周之柴窑,为中国古窑之代表”。柴窑是五代后周皇帝柴荣自创的陶瓷窑。因对矿物内部组织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刻认识, 制作出集千般风情于一身的千古绝品。它集陶瓷古老工艺之大成, 用金属银和土混合作胎, 胎内布满精巧的进排气系统,而釉层像

5、件衣服套在胎体外,中间是空的留有间隙。由里而外的使陶瓷与自然融为一体。 柴窑釉色历经千载仍能历久弥新的如此美丽,是因为矿物金属与宝石的微粒始终保持着天然的活性。看上去,就如我们看天,看水,看树木,时时新鲜地亲切自然。柴窑的烧制成功,是陶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整个陶瓷丛林中的一颗参天大树。明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 “柴窑最贵,世不一见 ,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二、汝窑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五大名窑之一, 因产于汝州而得名, 汝瓷位居宋代 “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瓷文化又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它以其工艺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蕴润,高雅素净的丰韵而独具风采,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标志。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 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 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三、钧窑钧窑的工艺中有一点不同, 它是乳浊釉,一种不透明的釉。 官窑、哥窑、汝窑,都属于透明的玻璃

7、釉,釉是透亮的;钧窑不是玻璃釉,是乳浊釉。乳浊釉的好处就是遮盖力强,能够把胎土彻底遮盖住。这是一个优点,但同时又导致产生一个缺点, 就是钧窑对胎的要求不高,疏松或粗糙的胎都能被釉盖住。从民窑的钧窑中, 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现象。钧窑对中国陶瓷史有个巨大的贡献。它以铜为呈色剂, 在高温下一次呈现红色。 这不仅是对中国陶瓷史的贡献,也是对世界陶瓷史的贡献,这个贡献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都是辉煌的。我们对陶瓷要有一个基本常识的了解:陶瓷上所有的颜色都是金属在高温下呈现的颜色, 比如青色是用铁来呈色。 钧窑用铜作为呈色剂有一定的难度,铜在高温下会挥发,会变得没有颜色。钧窑为什么使用铜作为呈色剂呢?因为

8、当时钧州的神垕(音后)镇出产孔雀石,孔雀石含有大量的铜。所以就近取材,用铜做呈色剂,使钧窑在高温下呈现出红色。尽管那个红色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说,不是大红色,但已经非常接近于鲜艳的红色了。上文提的钧窑瓷器加入的宝石叫“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孔雀石的英文名称为Malachite ,来源于希腊语 Mallache ,意思是“绿色”。中国古代称孔雀石为“绿青”、“石绿”或“青琅玕”。孔雀石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而获得如此美丽的名字。孔雀石产于铜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 常与其它含铜矿物共生 (蓝铜矿、辉铜矿、赤铜矿、自然铜等)。四、宣德红宣德红釉瓷之所以如此鲜艳亮丽,宝光四溢, 据记载是因为

9、 “以西红宝石为末入釉” , “用红铜条、 紫英石合成” 。宣德以后, 成化、正德年间虽有烧制, 但成功率甚低, 且成品的颜色不可与永宣器同日而语。到了嘉靖年间,因用于烧制高温“铜红”釉的紫英石料已断绝用完,只能以低温的矾红釉替代。 矾红以铁为呈色剂, 故又称 “铁红”。明代矾红器多以刷抹方式涂于白釉上,可见刷丝痕,又称“抹红”从此以后,高温“铜红”釉中断了 100多年,至清代康熙时期才再度烧成。清代高温“铜红”釉主要有郎窑红、豇豆红、霁红等。郎窑红釉层厚润,红艳奔放,有玻璃光泽, 见开片和牛毛纹, 又称“牛血红” 。豇豆红呈色如煮熟的红豇豆皮,有粉质感。因烧成温度条件有差别,呈色有几种,明艳

10、正红的叫“大红袍”、浅淡粉红的称“豇豆红”、鲜嫩娇艳的称“美人醉”。霁红是仿明宣德祭红釉的产品, 深沉红艳,釉面不流不裂, 见桔皮纹。清代低温红釉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铁为呈色剂的珊瑚红, 另一种是以金为呈色剂的胭脂红。珊瑚红即明代的矾红,因烧成温度较明朝高, 红中带黄如红珊瑚。 胭脂红有浓淡两种,浓的称“胭脂紫”,淡的称“胭脂水”。五、玉永子保山古称永昌。永昌有三宝,永子、料丝灯和玛瑙。其中永子名列榜首。“永子”即永昌所产的围棋子,又名“永棋”,是以保山南红玛瑙、黄龙玉、翡翠和琥珀等天然原料, 采用保密配方和绝技熔炼、传统手工制作, 棋子质地细糯如玉又异常坚硬,犹如天然玉石磨制而成,外形古朴

11、、内敛凝重,入手圆润、冬暖夏凉是古往今来举世公认的棋中圣品。明代永昌(保山隆阳) 人李德章,官至翰林院庶吉士, 返乡之后,他就用当地盛产的南红玛瑙、玉石、琥珀等原料烧制成了“永子”,嘉靖年间永子被赦令为贡品。清代咸丰年间,由于保山地区的战乱,永子被叛兵掠夺,后技术部分失传。1964年 3 月,陈毅元帅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他当时还兼任中国围棋协会名誉主席 )到云南视察,曾询问永子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后 续两点不同分析一、瓷器或是玉器的替代品,宝作瓷工艺或更早就有考古发现,中国先民早在约 8000-9000 年前,几乎同时成熟了手工制作瓷器的前身陶器和玉器,开创了世界制作史上“手工艺术”之先河。几

12、千年来,瓷与玉互相辉映,光耀中华文明史,是东方精神最佳物化表现,寄寓民族审美与人文情怀,成为中华文明的基石之一。陶瓷和玉雕同时出现是不是有其它缘由在其中,在两者的历史背景资料里,不难发现,相对容易获得的陶瓷器,或是相对难以获得的玉器的代替品。换言之,陶瓷的工艺追求就是模仿玉器,假如这一假想成立,古代陶瓷工匠使用下脚料玉石尝试陶瓷烧造是很有可能的。那这种尝试的时间也应更早。二、古代名窑部分或胜在近水楼台先得月1、马未都先生在著作中提到,“钧窑为什么使用铜作为呈色剂呢?因为当时钧州的神垕(音后)镇出产孔雀石,孔雀石含有大量的铜。所以就近取材,用铜做呈色剂,使钧窑在高温下呈现出红色。”如出一辙,有学者举例汝窑附近,有玛瑙等宝石矿2、今天的保山,应该是很多文玩界所熟知,那里的南红非常有名,称作“宝山料”,明清两朝的永子是以保山南红玛瑙、黄龙玉、翡翠和琥珀等天然原料,采用保密配方和绝技熔炼、传统手工制作。这种材料的棋子质地细糯如玉又异常坚硬,犹如天然玉石磨制而成, 外形古朴、内敛凝重, 入手圆润、冬暖夏凉是古往今来举世公认的棋中圣品。所以说古代名窑或胜在所处位置拥有适用的珍宝矿藏。【参考:柴窑、汝窑、钧窑百科; 唐人国瓷坊对陶瓷与玉雕的发展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